李商隐诗7卷赏析(谈李商隐及其诗)

前面提到,李商隐全面继承了王昌龄七绝注重意境的创作手法,但是两人在七绝上,也有不小的差异。

众所周知,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其最高成就是在边塞诗上。他的诗是属于典型的盛唐诗风,尤其是其五古,非常的明显。但是,在七绝上,由于当时近体诗还处于成型阶段,他本人付出了巨大的心力,让七绝走向成熟。盛唐时期的七绝不到五百首,而王昌龄一个人就创作了七十余首,并且综合水准很高,以致于被冠上了“七绝圣手”和“诗家夫子”的称号。王昌龄的边塞诗突破了传统用乐府旧题、以长篇歌行为主的风格,而采用七言绝句这种相对短小精练的格式来创作。其追求意境的创作风格,给他的七言绝句带来了引领时代的魅力。

王昌龄的七绝的内容追求明快简练,艺术成就很高。他往往在起句上“弄奇”,不愿意做太多的铺陈,然后到第三句又“弄险”,希望把意境再推高或推进一层。这种创作手法,对技巧的要求非常高。不过一旦成功,基本上都是佳作。比如说《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还有《从军行七首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等。就这一点来说,王昌龄是非常成功的,不过他的作品中能成功做到这种境界的,其实也并不多。

王昌龄的七绝中数量最多的,其实是送别寄远类的诗歌,这种诗的数量占据了王昌龄七绝作品一 半以上。本人仔细拜读过王昌龄的三十来首送别类的七绝,应该说他的作品确实是属于意境流,追求唯美。不过读多了,总感觉有点套路化。本人作了一首七绝,来让大家对他的七绝创作的“套路”理解的更深刻一点。

调王昌龄送别七绝

饮弄水月

描山写水诉离情,别地别时与别声

或酒或歌或明月,有云有树有虫鸣

简单说,就是他的送别七绝中,前两句一般是写景,说送别的时间、地点,还有大概的心情;三四句就一般是写别后,思念和回味。当然,我这样说,只是为了更形象地搞笑而已,王昌龄的水准是非常高的。

这里引两首他的送别类七绝的代表作。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李商隐诗7卷赏析(谈李商隐及其诗)(1)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李商隐诗7卷赏析(谈李商隐及其诗)(2)

选的时候,没太在意。引在这里时,才发现两首都是押的下平七阳韵,有意思。

可能是王昌龄是属于那种比较乐观型的,他的诗呢,即使离别,也没有太多的惆怅和感伤。即使这有一点点的“离伤”,也是淡淡的,轻轻松松地被他的慰别和展望,消弥于无痕中。

李商隐的风格刚有很大的不同。李商隐的感伤,看似平淡,然而却是在逐字、逐词、逐句不断加深中,然后他通过上下文的互文、回环,让这种愁绪绵绵不绝,最后给读者带来的是无尽的惆怅和感伤。

以他的另一首七绝佳作《到秋》为例。

到秋

李商隐

扇风淅沥簟流离,万里南云滞所思。

守到清秋还寂寞,叶丹苔碧闭门时。

写愁思之诗,押上平四支韵不少见。支字韵的一些常用字像“思”、“时”、“期”、“追”、“知”、“机”、“悲”“枝”、“离”等,都是比较合适用来表达这种意象的。

李商隐诗7卷赏析(谈李商隐及其诗)(3)

李商隐精于练字,追求字尽其用。他不太愿意写像王昌龄的“送君不觉有离伤”,或者李太白的“李白乘舟将欲行”这种类型的句式。不是他不会,事实上他在咏物和咏史诗中,也会有类似的写法。比如说,“永定河边一行柳”、“一片琼英价动天”等,不过总的来说这种句式还是相对比较少。原因在于他追求在有限的字数里,表现更多的内涵。

这首诗可谓李商隐的炫技之作。

这首诗的诗题为“到秋”。“到”字用得奇妙,可以有多重的理解。这首应该是篇怀念友人或者期待政治前途之作。

第一句“扇风淅沥簟流离”中,写“风”他不用“秋风”,而是用“扇风”。一个很奇怪的意象,但却准确地表达出了习习的凉风,并且还把风给形象化了。不仅如此,第一句堪称双声叠韵的典范。“扇”与“簟”,“淅”与“沥”,“流”与“离”,“淅沥”与“流离”。七个字,他写了三种意象、两种感觉,表面跟诗人完全无关,但每种意象、每种感觉,似乎都是来自于诗人的。这种句子我很难想象,义山到底用了多久写出来的。以俗子之心,度天才之腹,不外如坐井观天罢了。

第二句是“万里南云滞所思”。“万里”二字也包含多重含义。一方面实写是南方的云多,连绵万里之远,另一方面说自己离家万里之遥。“滞所思”也比较少见。我印象中一般是应该是“xxxx有所思”比较多。比较有名的像义山七律中的“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秋兴八首》中的“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用“滞”字,意思是南云太多,把自己的思绪都阻隔了。如果联想到大中二年的政治背景的话,“万里南云”可能有更深刻的内涵,因为当时宣宗上位后,为了结束党争,选择将李党全面打压,对李商隐可能相当于政治前途是一片灰暗。

第三句点题,把“到秋”二字的一重含义阐述出来。居然是“守到”。坦白说,一般很难想到这一重含义的。这样的话,相当于诗人,拿着扇子,躺在凉席上,从夏天一直等到秋天,以为有好消息,结果却是“还寂寞”。

尾句呢,“叶丹苔碧闭门时”,跟《端居》中”阶下青苔与红树“很类似,不过还加上了”闭门“,更深一层地渲染了孤寂、落寞、无人问津。以艳丽的色彩,反衬悲凉的意境,这个是义山诗的常用手法。

而以上这些义山独有的特色和技巧是在王昌龄的七绝中,是很难看到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