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是不是词语(饕餮原本非褒义)

饕餮是不是词语(饕餮原本非褒义)(1)

饕餮(tāo tiè),《现代汉语辞海》的解释:一是传说中的一种凶恶的贪食的野兽。二是比喻凶恶贪婪的人。三是比喻贪吃的人。可见,饕餮代表的是人性的贪欲。

《辞海》中,饕餮盛宴、饕餮大餐都不是成语。从饕餮的含义来看,饕餮盛宴、饕餮大餐也都不是褒义,原意是贪食者的盛宴,是一个贬义的词组。

后来,在形容美食众多或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时,又常常用饕餮盛宴、饕餮大餐来形容。饕餮的词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含有了褒义,用来形容有很多美食的宴会或丰富多彩的演出节目,用以表示数量多、炫丽夺目等意思。

《周书·多方》云:“有夏之民叨懫。”孔安国传解叨懫为“贪叨忿懫”。孔颖达注疏:“桀既不忧于民,故民亦违逆桀命,为贪叨忿懫之行。《左传》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之民谓之饕餮。说者皆言贪财为饕,贪食为餮。饕即叨也。叨餮,谓食财、贪食也。忿懫,言忿怒违理也。”因此,吃货可称之为“老饕”或“老餮”。

《史记·五帝本纪》载:“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司马迁把饕餮、帝鸿氏的儿子浑沌、少暤氏的儿子穷奇、颛顼氏的儿子梼杌并称为恶徒。因为《左传》早于《史记》,两本史书的记载惊人的相似,司马迁的史料应该源自于《左传》。

从上述两部史书的记载看,饕餮是人。但现在又有种说法,饕餮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是龙生九子之一。大概是根据《神异经》的记载而来:“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还有人说,饕餮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这个好理解,是人们对饕餮的丑化,因为它是贪欲的象征,形象不能儒雅绅士。这种说法有没有出处,我就不知道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