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为什么要造车(华为造车的三条路)

2022年7月4日,问界M7发布揭示了华为造车的三条路:,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华为为什么要造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华为为什么要造车(华为造车的三条路)

华为为什么要造车

2022年7月4日,问界M7发布

揭示了华为造车的三条路:

1、零部件供应模式,本质是Tier 1;

2、解决方案集成HI模式,本质是Tier 0.5;

3、智选车模式,本质是Tier 0。

为了研究智能电车时代的产业趋势,我们先复盘智能手机市场的现有格局。

我们将智能手机产业链分为四大块:

1、集成商(Tier 0):华为、小米、三星、苹果等品牌商,作为品牌商,负责整合资源;

2、被集成(Tier 0.5):SoC OS,两大核心部件,承载了算法 软件,是智能手机产业链最大的价值量所在,同时占据SoC OS的苹果是行业的绝对领导者,高通/联发科/谷歌Android分别掌控SoC OS 占据了重要核心位置;

3、零部件(Tier 1):手机的核心部件,但是不能承载算法和软件,主要包括了DRAM、NAND、CMOS、射频、BP、滤波器、模拟等众多芯片半导体;

4、ODM/OEM:服务于集成商 被集成 零部件,代表企业是富士康、立讯精密、工业富联、歌尔股份、闻泰科技。

整个智能电车产业将加速从目前的“中华酷联”时代,转向“华米OV”时代,我们再复盘那一段转型,发现了最后成功的三种重要模式:

第一个是坚决的站队了Tier 0.5(SoC 操作系统),比如苹果自研的iOS A系列SoC;诺基亚由于早期自研OS,后期站队不成熟的Windows,最后落败;华为/小米/三星站队了Android最后成功

第二个是以方案整合商的位置打造品牌和产品,从产品设计、交互体验、生态融合、供应链管理四大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模式,这是HOVM能成功最大的优势。

第三种模式是掌握了核心零部件供应,最后异军突起保持长期竞争力,比如三星对OLED屏幕、DRAM、NAND芯片、CIS芯片的长期全球领先地位,最终构成了其手机的深厚壁垒。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智能电车板块,未来的竞争优势将加速向四大方向倾斜:

1)掌握自有品牌的Tier0,建议关注:比亚迪、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江淮汽车、小康股份、小米集团;

2)坚决转向集成Tier 0.5华为HI的整车品牌,建议关注:江淮汽车、长安汽车、小康股份、比亚迪、长城汽车、北汽蓝谷;

3)提供零部件的Tier 1,建议关注:德赛西威、经纬恒润、斯达半导、士兰微、时代、韦尔、君正、闻泰华阳集团、华安鑫创、上声电子、京东方精电、伯特利

4)提供智能电车时代ODM/OEM,建议关注:富士康(工业富联)、立讯精密。

风险提示:

1、自动驾驶发展不及预期;

2、智能座舱发展不及预期;

3、汽车需求不及预期;

4、上游晶圆紧缺加剧;

5、宏观经济环境下行。

本文源自金融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