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线工具推荐(渗线小教程)

今天说说渗线。

渗线工具推荐(渗线小教程)(1)

渗线是很多高达模型制作中经常会使用到的细节刻画方式,按理说这其实也是一个相当基础的操作。

渗线工具推荐(渗线小教程)(2)

但依旧还是有很多粉丝不能完全掌握或者是将渗线当作一个过于高深的制作手法。以至于昨天还有粉丝问渗线的问题。简单的回答了一下,但是觉得问题有普遍性,所以干脆就拿到学园来开课吧。首先要说的是,渗线的操作并不复杂,也不高深,更不需要去参悟什么,按照次序来做就可以了。

渗线工具推荐(渗线小教程)(3)

首先说渗线的基本原理,这是液体在细管内的毛细现象。例如上面这个装置。本身U形管内的液体如果按照液体压强原理来看应该是等高的但是由于越往右侧管子的内径越小,因此在毛细作用的参与下我们发现管子里的液体呈现出了阶梯状升高的样子。

当然了,这就是一个渗线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本身做模型的时候也就不需要再做什么精确的计算。只需要知道当渗线液接触到刻线的部分后,会经由毛细现象导致渗线液在刻线上跑位就可以了。

渗线的时候对于你是用的渗线液、珐琅漆、马克笔、自配墨水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其实都不重要。只要液体能够经毛细现象扩展就可以了。

在很多的渗线教程里面也在提,先将马克笔的墨水挤出到调漆皿内,然后再用面向笔蘸墨水渗线。其实这个做法在很多的细马克笔上甚至都是没有必要做的。

渗线工具推荐(渗线小教程)(4)

只要你的马克笔的笔尖湿润度是够的,直接点一下就可以完成基本的渗线。

所以说这件事其实是没那么大的门槛的。

渗线工具推荐(渗线小教程)(5)

渗线完成后,直接用zippo油点在棉签上,将棉签在纸巾上吸到近干的状态,直接擦掉刻线之外的痕迹就可以了。

如果你觉得做一次渗线的颜色很淡,大可以在第一遍渗线液干燥后再做第二次和第三次,直到达到你想要的渗线深度。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可以反复进行的。

渗线工具推荐(渗线小教程)(6)

至于擦渗线污渍的过程,就谨记同性相溶的原理。例如昨天的对话过程中(得从下往上看)用消色笔挤出来的溶剂如果用来擦同样性质的渗线液的话,刻线周围用马克笔上的颜色也就会一起被擦除了,这就是粉丝问的“擦成一片”的原因了。

实际上这种在马克笔涂过的平面上用马克笔的墨水做渗线后想擦除渗线的污渍的操作是不可解的。理由很简单——违背了“同性相溶的原理”。

但是这件事还是可以利用“次序”的方式解决的。你如果能熟练的使用打火机油擦掉渗线的污渍,那么你就已经具备了完成这个次序的基本技能。

怎么做:

1.先在没有用马克笔涂色的模型上做渗线。

2.用zippo油将渗线污渍擦掉。擦掉污渍的过程中如果你能发现蘸了zippo油的棉签既能擦掉污渍,又不会破坏刻线里面的颜料。这时你就可以算是可以合格的擦除渗线了。这时你要记住棉签上的zippo油的干湿程度

3.等渗线部分完全干燥后。将马克笔内的颜料导出。用棉签蘸上马克笔颜料后再用纸巾将棉签的干湿程度调节到和你记住的Zippo油的干湿程度相同。

4.用这个棉签去涂刻线周围的颜色。这时也可以做到不伤刻线而在刻线周围上色。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用这个棉签替代马克笔将整个模型的零件涂完。或者,涂完刻线的四周后再用马克笔将其他的部分上色。

实际上这样做,是用马克笔的颜料做“干刷”。

再说一个题外话:

很多人渗线液会导致模型零件的饼干化,使得渗线液处理过的模型很容易破裂。这个是因为为了提高渗线液的流动性,在珐琅漆和渗线液中添加了酮基助剂的原因。这个东西一方面可以提高流动性但另外一个方面的确会对塑料造成腐蚀性。如果怕这个现象出现的话,可以自己配一点渗线液。

渗线工具推荐(渗线小教程)(7)

方法很简单,zippo油 油画颜料。但这种方式配置的渗线液往往颜色会偏淡。需要进行多次渗线操作后才可以得到满意的渗线效果——一个词总结就是“麻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