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知识远离毒品危害:禁毒关于毒品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这些

毒品是世界公认的敌人,是万恶之源毒品不仅损害人的身心健康,毁坏一个家庭,而且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经济发展,阻碍人类的进步本期的《食品药品监督最前线》,小编将带大家去了解一些禁毒方面的知识,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禁毒知识远离毒品危害:禁毒关于毒品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这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禁毒知识远离毒品危害:禁毒关于毒品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这些

禁毒知识远离毒品危害:禁毒关于毒品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这些

毒品是世界公认的敌人,是万恶之源。毒品不仅损害人的身心健康,毁坏一个家庭,而且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经济发展,阻碍人类的进步。本期的《食品药品监督最前线》,小编将带大家去了解一些禁毒方面的知识。

Q

&

A

什么是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通俗的讲,一切列入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一旦非法使用就是毒品,因此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也属于我国特殊管理药品。

毒品和药品区别在哪里?

药品与毒品没有本质的区别,往往具有双重性,用于医疗目的就是药品,反之违反法律规定生产、使用的就是毒品,如吗啡针剂、可卡因、杜冷丁等。但部分毒品没有任何药用价值,如冰毒、摇头丸等,它们在临床上不具有任何药用价值,仅有毒品单一的属性。

毒品都有什么基本属性?

毒品具有毒害性、依赖性(成瘾性)、滥用性和被管制性,这四个属性缺一不可,缺一而不能成为毒品,而毒品的依赖性是基础,它决定了毒品的其它三个属性。

日常生活中常见到或常听到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

(1)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

(3)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4)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日常生活中常见或常听到的毒品有:(一)传统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杜冷丁、古柯、可卡因、可待因、罂粟等;(二)新型毒品:冰毒、摇头丸、K粉、咖啡因、三唑仑等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

麻醉药品与麻醉药有什么不同?

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后易产生依赖性,能导致瘾癖的药物。主要是从罂粟、大麻、古柯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生物碱或由人工合成,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品类、药用原植物(如罂粟壳)及其配剂等。

麻醉药是指能使人的整个机体或机体局部暂时、可逆性失去知觉及痛觉的药物。临床常见麻醉药有恩氟烷及异氟烷、氧化亚氮 (笑气)、硫喷妥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氯胺酮等。除氯胺酮外,这些药品虽具有麻醉作用,但不会成瘾。

火锅店在火锅底料中加入罂粟壳,算不算违法行为,吃了会上瘾吗?

2014年12月24日,国家禁毒办、公安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工商总局联合下发《关于严厉打击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行为的通知》,明确以“零容忍”的原则严厉打击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犯罪行为。

某些火锅店为揽生意,在火锅底料中加罂粟壳是违法行为。罂粟壳中含有吗啡、可待因、蒂巴因、那可汀等鸦片中所含有的成分,虽含量较鸦片小,但经常食用罂粟壳易使人体产生依赖造成瘾癖。因此,罂粟壳被列入麻醉药品管理的范围予以管制,只能用于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生产以及医疗配方使用。

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物又有什么区别?

精神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依据精神药品使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精神药品又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这些药品具有麻醉、镇痛、镇静、催眠、兴奋中枢神经、抗癫痫、抗焦虑等多种作用。

而抗精神病药物过去又称神经阻断剂、强安定剂等,只具有治疗精神病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失常的躁狂症状。

两者虽皆为中枢神经系统药,但有着本质的区别。抗精神病药物除了发挥正常的药理作用外,长期用药不会产生精神依赖性。而精神药品长期用药后可产生精神依赖性,产生周期地或连续地使用某种药物的欲望,即产生强迫性用药行为,以便获得满足或避免不适感等,给用药者本人造成伤害。

容易上瘾的止咳水是不是含有毒品的成分?

容易上瘾的止咳水主要是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制剂,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正常服用是不会使人上瘾的,但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会上瘾。应当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除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还有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复方甘草片、复方甘草口服液、复方地芬诺酯片等含特殊药品的复方制剂滥用也会产生成瘾性,需要按照规定合理使用。

国家对成瘾性药物在药店经营中有没有管制措施?

依照《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这些药品实行特殊管理或专门管理。

(1)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所有零售药店都不得零售。

(2)除经批准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外,其他药品零售企业不得从事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活动。(到目前为止,我市全部零售药店都没有经营第二类精神药品资格。)

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时,必须凭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并经执业药师或其他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复核,才能调配销售;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

第二类精神药品实行“四专”管理:专用账册、专人负责、专柜保管、专册登记。

(3)罂粟壳属于麻醉药品,必须凭盖有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公章的医生处方配方使用,不准生用,严禁单味零售。

(4)药品零售企业销售复方甘草片、复方甘草口服液、复方地芬诺酯片严格凭医师开具的处方销售;除处方药外,非处方药一次销售不得超过5个最小包装。

药品零售企业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应当查验购买者的身份证,并对其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予以登记。除处方药按处方剂量销售外,一次销售不得超过2个最小包装。单位剂量麻黄碱类药物含量大于30mg的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必须凭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销售。

含特殊药品的复方制剂,应当设置专柜由专人管理、专册登记。发现超过正常医疗需求,大量、多次购买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的,应当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毒品的危害都有哪些表现?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

(1)毁灭自己。吸毒者的生理功能会发生紊乱,扰乱正常神经活动,侵害大脑、心脏、肝脏、肾脏等组织器官,加上生活方式的改变,极易感染艾滋病等多种疾病。毒瘾发作时,如万箭刺心、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种难以忍受毒瘾巨大的痛苦,往往导致自伤、自杀、自残。严重的吸食、注射时直接导致死亡。

(2)祸及家庭。一方面吸毒需耗费大量的钱财,毒瘾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即使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只能维持一时;另一方面吸毒者为满足毒瘾,不惜遗弃老人、出卖子女,甚至胁迫妻女卖淫以获取毒资,往往导致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不堪后果;另外女性吸毒者还可能使刚出生的婴儿染上毒瘾成为小小的“瘾君子”。

(3)危害社会。吸毒和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并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必然会扰乱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如何防止医疗用途的药品成为毒品?

(1)预防治疗过程出现药物滥用行为

患者: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处方药,应当在正规的医疗机构和药店就诊或咨询,在服用药品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用药,避免超剂量、超范围使用药品,在本次疗程结束后应征求医生意见方能继续服用或开始下一疗程。如果出现停药后不适或用药渴求,应当积极就诊,不要继续服用。

患者家属:应当关注和监督患者的用药情况,如果发现患者存在过量、长时间服用某种药物的情况,或用药后出现异常反应,应当带领患者立即就诊。

(2)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

家长:了解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征,帮助自己的孩子学会克服好奇心、追求时尚等心理;要学会识别有滥用潜力或成瘾性的医用药品,孩子生病不宜自行决定随意服用药物,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青少年:应该认识到滥用药物的后果;小心选择朋友,以防误交朋友;未经医生和家长同意,不要滥服药物;遇到困难或有心理压力时可向家长和老师求教;当遇到身边其他人滥用药物的诱惑或邀请时,要敢于拒绝。

学校:多肯定孩子的表现,并注意适当给孩子减负,以防其通过滥用药物摆脱压力与烦恼;平时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神情怪异举止反常,应主动深入调查,并及时与家长联系;应该充分让孩子知道药物滥用的可能性及其危害,举办家长讲座,并邀请专家讲解相应的知识。

在日常生活有哪些防毒的建议?

正确防毒,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不要听人蛊惑,受人引诱;二是不要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三是不要轻易接受有吸毒劣迹的人送的香烟、饮料;四是远离毒品,不沾毒。在对待毒品问题上,一定要时刻警示自己,坚决拒绝毒品,千万不要尝试第一口。

宁夏禁毒—往期要闻回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