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德比”历史起源介绍(球迷不了解足球德比的深层含义)

“德比”,现代人看到这个词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足球比赛,可有多少人知道“德比”(derby)的真正读法更像中文音译的“达比”,这种望字生音的错误并不少,例如“leicester”英语的发音为“莱斯特”而非中文音译的莱切斯特。

德比一开始并不在足球比赛中使用,而是赛马比赛中形容同为3岁,体重相仿的两匹赛马之间的比赛。当时在英国最古老的舍瑞郡爱普森赛马比赛中,德比十二世伯爵爱德华·斯塔利首次把德比这个词带入赛马比赛。

然而到了21世纪,爱普森赛马比赛仍在举办,但当球迷们听到“德比”一词已经不会联系到除了足球以外的一切了。“德比”比赛现代的含义为,足球地理上同城或邻城之间的对抗,像英格兰有曼市德比、利物浦德比、北伦敦德比,意大利有罗马德比、米兰德比、都灵德比,西班牙有马德里德比、巴塞罗那德比等等。

足球“德比”历史起源介绍(球迷不了解足球德比的深层含义)(1)

说起“德比”最著名的同城“德比”莫过于曼彻斯特德比了。曼市德比中充满着各种矛盾,也发生过很多冲突,每一场比赛都是球迷之间津津乐道的谈资。然而作为现代足球的起源地英国,德比其中的深刻含义更多能映射出足球的发展以及足球对于英国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以曼市德比为蓝本,翻开尘封多年的历史。

1904年,当时的曼城俱乐部是曼彻斯特市(下文简称曼市)的唯一足球主人,他们已经有能力和当年最强的英格兰足球俱乐部阿斯顿维拉、埃弗顿分庭相抗,而曼联只是一支在牛顿西斯的鱼腩球队。而这个时段正是英格兰足球变革是时代,随着十九世纪末期职业球员的诞生,职业俱乐部成立以及职业联赛的开展,球员薪水问题一直都处在风口浪尖。一方面职业球员薪水与当时工人阶级一样,另一方面在当年英国的上流社会一直认为足球只是工薪阶级的娱乐运动通过英足总使用强制措施规定球员薪水不得超过普通矿工最高月薪4英镑。但是职业足球已在英国发展了20余年,这样的薪水标准并不能满足球员对于收入的期望,一来大多数职业球员除了足球并没有其他一技之长,二来退役之后几乎没有什么积累不能保证以后的生计。在这种情况下大俱乐部唯有通过“褐色信封”(足球老板私下通过邮寄出额外收入送给主力球员)这种违法的交易来保证球员的生计,让球员在不担心生计下,全身心的投入到足球中。

当时“褐色信封”已经是各职业俱乐部间心照不宣的规矩,但一位作死的伯明翰记者却在这个时候捅破了那一层砂纸,向英足总检举了曼城俱乐部,起因却是可笑的伯明翰队在联赛中惨败于曼城队。官僚习气严重的英足总随即对曼城对实施了严惩,而受害者就是当年大名鼎鼎的威尔士球星“比利·梅勒迪斯”,他被勒令罚款并停赛9个月。但曼城队的寒冬并没有这么轻易的过去。在1906年,英足总勒令曼城俱乐部把一线队的17名球员全部抛售以示惩戒,而当年还叫牛顿西斯的曼联队一举拿下包括梅勒迪斯在内的六名曼城主力。之后曼联崛起,曼城降入低级联赛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重回顶级联赛。这是曼市德比的起因,曼城球迷一致认为没有当年英足总的严惩就没有现在的曼联,曼城也会继续成就他们在曼彻斯特的传奇故事。

足球“德比”历史起源介绍(球迷不了解足球德比的深层含义)(2)

纵观曼市的发展,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曼市就是一座工业城市,发达的纺织品生产通过英格兰各个港口源源不断的销往世界各地。曼市在传统上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城市,他们更倾向于和他们风格相近自身平实、朴素风格,身穿“蓝领色调”队服的曼城队,而与高度商业化的曼联则格格不入。曼市在二十年代初期中期一直都是工业重镇,而随着英国制造业近代的衰败,曼市也随之衰败,曼城球迷大多以工薪阶级为主,这种衰败让当地球迷更能在情感中融入到球队中,毕竟曼城也曾经辉煌过,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球队也随着制造业的衰败逐渐淡出顶级联赛。相反处于曼市西部的曼联近年来的成功,紧跟时代步伐的高度商业化,让其成为了世界足球上不可忽视的一股红色旋风,让工薪阶级的曼城球迷更生恨意。直到近十年曼苏尔酋长卖下曼城,用“金钱”创造出曼城的一个新时代,曼市德比中更多了几分“钱味”。

足球“德比”历史起源介绍(球迷不了解足球德比的深层含义)(3)

但矛盾与冲突永远不会缺席每一次曼彻斯特德比,这里面充满着新仇旧恨、充满着英国人对于足球的信仰与归属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