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奇诺防线主要目的(孙承宗修建的关宁锦防线)

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曾说过,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所谓穷则思变、居安思危,在危机关头往往才能爆发出人类最强的智慧和勇气。一旦人们陷入安全区中,那么就离失败不远了。就像是饥饿的狼群,甚至可以击杀狂暴的棕熊,如果是吃饱的狼群呢?那么战斗力一定会大打折扣。

法国人的“安全区”:马奇诺防线

马奇诺防线是法国在一战后,为了防御未来德国的威胁,花费重金修建的一条现代化防御战线,它类似中国的长城,但是在科技含量上,马奇诺防线就高级得多。这条防线是法国在一战后,为了阻止德国的入侵而修建的。

马奇诺防线主要目的(孙承宗修建的关宁锦防线)(1)

修建防线的总费用在50亿法郎,前后修了12年,由于消耗巨大,这条防线只修建在德法边境线上。比利时政府不同意在其边境修筑防线,在比利时边境,法国布置了相当数量的精锐部队,来防止德国从此入侵。

马奇诺防线主要目的(孙承宗修建的关宁锦防线)(2)

法国在一战后经济一直处于颓势状态,加上长时间的经济危机,也使法国实力大不如前。修建防线就是为了能把战争防御在国门之外。然而这种心态却害了法国,二战中,空军已经成为主力部队,不列颠控制全部都是空中较量,而且比利时地区是没有防线的,单靠一条貌似坚固防线是没有作用的。

马奇诺防线主要目的(孙承宗修建的关宁锦防线)(3)

防线修好之后,法国人就放松了警惕,因为他们认为防线能保护他们的安全,但事实并非如此,德国人并不会傻傻地进攻坚固的防线,那样绝对会造成极大的伤亡。德国发明了闪电战,以极快的速度,在空军、坦克和机械化步兵的统一配合下,快速赢得战争。

1940年德国偷袭法比边境的阿登高地,直接绕过了马奇诺防线,进入了法国境内,马奇诺防线失去了作用。在二战时期,这条防线几乎没有什么太大意义,它是法国人的“安全区”,而我们都知道的是,一旦人进入安全区,防范意识就会下降,战斗意志就更低。

马奇诺防线主要目的(孙承宗修建的关宁锦防线)(4)

战争依靠的国家的整体实力,德国有强大工业能力,和上百万的精锐士兵,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法国却不是苏联,它没有寸土不让的决心,没有誓死抗争的勇气,所以德国只花费了39天,法国就投降了。没有强大国力做支撑,战败只是时间问题。

宋太祖开国攻灭后蜀

宋太祖赵匡胤,灭后蜀的时候,孟昶就以剑门关天险来做倚仗,根本不在乎北宋的军队。“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的就是后蜀此地的天险。李白还有云“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的就是剑门关。

马奇诺防线主要目的(孙承宗修建的关宁锦防线)(5)

后蜀由于有天险,在五代十国时期,其境内少有战争,百姓安居乐业,甚至聚集了大量财富。因为剑门关和蜀地的天险,孟昶放松了警惕。北宋军则不然,赵匡胤下令攻入后蜀之后,大兵们可以肆意抢掠,这就给了这些士兵极大的战争动力。

马奇诺防线主要目的(孙承宗修建的关宁锦防线)(6)

赵匡胤命令西川行营凤州路都部署王全斌,率军攻打后蜀,他们绕过剑门关,从悬崖峻岭间攻入了后蜀,后来后蜀大乱三年,金银宝物被抢夺一空。以防御来做主导思想,有的时候是很不靠谱的,提升自身实力才是硬道理。

孙承宗创建的关宁锦防线,其作用如何?

明末的关宁锦防线和马奇诺防线有很大区别,关宁锦防线是山海关、宁远、锦州三地建立的纵向防御阵地,而不是马奇诺防线的大横向战线。孙承宗上任蓟辽督师之后,便和袁崇焕一方面练兵,一方面修建宁锦防线。

马奇诺防线主要目的(孙承宗修建的关宁锦防线)(7)

当时天启年间的明朝国力已经大不如前,但是国家战争意志尚存,寸土必争的决心是有的。但从萨尔浒之战之后,明帝国已经没有实力再进行大规模决战,只能以防守为主。这是实力决定的,必须如此,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

孙承宗的战略思想,是以守为进,刚开始修建宁锦防线的时候,满清是不以为然的,相当于部分大明直接收复了领土。袁崇焕修筑锦州时曾上奏皇帝“修松山等处扼要城池,以四百里金汤,为千万年屏翰,所用班军四万,缺一不可。”

马奇诺防线主要目的(孙承宗修建的关宁锦防线)(8)

正是因为宁远、锦州修筑的好,而且城墙上大炮、火器齐全、弹药充足,在之后的宁锦大捷中,明军才能大胜皇太极。以坚壁清野、大炮对阵骑兵的方式是非常正确的。满清对宁锦防线是极其痛恨的,因为他们无法攻破,哪怕他们的骑兵再强大,也无法攻破。

于是皇太极在崇祯二年,发动了己巳之变,满清八旗绕道蒙古,从龙井关等进入关内,攻克遵化等地,直接威胁京城。危机时刻,袁崇焕的关宁军可以直接赶回来救援,最后皇太极只能撤回辽东。皇太极孤军深入,无法维持长时间作战,速战失败就必须撤军。

马奇诺防线主要目的(孙承宗修建的关宁锦防线)(9)

皇太极绕道蒙古是很费体力的,效果也很差,虽然后来多次绕过宁锦防线进攻京畿重地,但都是无功而返。满清最佳的进攻路线还是从山海关,但是宁锦防线是他绝对无法攻破的,这就是关宁锦防线的重要作用。

在敌人来攻的时候,可以据城坚守,以大炮等重火器大量杀伤敌人。如果敌人撤退,就可以继续以工程兵的推进方式收复失地,以缓慢的方式来蚕食满清的根据地。要不是朝廷内部争端和财政问题,让辽东出现差错,否则,这条防线是绝对不会被攻破的。

法国的马奇诺防线是单纯的防御作用,在生产力进步飞速发展的二战时期,防御是很难起到作用的。最后的事实是马奇诺防线的资金白花了,一点意义也没有起到。关宁锦防线是纵向防御阵线,它极大牵制了满清的力量,取得了宁远、宁锦两次大捷,他的防御效果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宁锦防线以防守反击为战略思想,如果当时的明帝国实力尚存,那么这条防线可以进攻的姿态取得胜利。这明显是马奇诺防线无法企及的。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只有在技不如人的条件下,才会出现防守的策略。战争的胜利依靠的是强大国力的支撑和士兵、人民的战斗意志,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很多时候“安全区”并不安全,甚至比前线更危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