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之乡之百年梨园(三庆百年梨园风华再现)

北京三庆园,又名“三庆戏院”,位于前门外大栅栏街18号,

别看其仅为戏园,历史上,三庆园与广德楼、广和楼、庆乐园并称为戏楼中的“四大名园”。

水韵之乡之百年梨园(三庆百年梨园风华再现)(1)

三庆前门

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为乾隆帝弘历祝寿,

期间各地戏曲剧种杂糅,三庆班与前门宴乐居合营,成立专供戏曲艺术的娱乐场所,更名“三庆园”,

京戏雏形渐显,三庆也被认为是京剧的发祥地。

到了清末民初,三庆园又与广德楼、广和楼、庆乐园、同乐轩、庆和园、中和园被誉为“京城七大戏园”,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许多声名显赫的梨园艺人都曾在此演出。

然这般重要的三庆,也是命运多桀,几经波折。

1900年,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起火,三庆园被烧毁,五年后由张云鹏等人合资复建;

1950年,三庆因建筑安全问题停演,此后,一直被作为商业经营场所;

2013年,已有220年历史的三庆园老戏楼重建项目正式启动,消息传出后,一众票友自发前来组织了重建前的最后一场演出,

据悉,当年最后一场戏为荀慧生先生的《红娘》。

复建后的三庆园建筑面积约1600平米,从高挂的“三庆园” 金字匾额下踏门而入,便是一条笔直的通道,

漫步其中,可见数个画框整齐地排列着,细细展示着中国京剧文化,诉说着三庆园的发展历史,

水韵之乡之百年梨园(三庆百年梨园风华再现)(2)

长廊

在长廊的尽头雕刻着的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题写的“三庆戏院”四个大字。

水韵之乡之百年梨园(三庆百年梨园风华再现)(3)

苏士澍题字

再往里便是戏池,戏台前挂有抱柱联——假象写真情,邪正忠奸,试看循环之理;今时传古事,衣冠粉黛,共贻色相于斯,

入眼满是古朴优雅的装饰,配以现代的灯光音响设备,给观众带来视听艺术享受。

观众席设置有传统池座、廊座,二楼还有小包厢,可容纳观众200余人,票价选择多,60至500不等。

水韵之乡之百年梨园(三庆百年梨园风华再现)(4)

自三庆复建,便由郭德纲联合多位名家联合创办的民营剧团麒麟剧社进驻,

17年德云八队接棒进驻,

18年成立了德云书馆于三楼演出,

19年正式成立太平剧社,

见证了京剧从萌芽到形成、从成熟到繁荣的三庆增添了评剧、相声、评书等多种项目,如今更是门庭若市、一票难求。

#北京旅行##三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