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九十二、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九十二、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原文:

醉后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万事皆已定,浮生空白忙。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

注释:

醉后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我个人感觉,这句话有一股豪迈之气。就如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写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据传。张旭在一次喝醉后,写了一幅书法,醒来后没有一点印象,但是看着这个字,又像是自己写的又不像是自己写的。然后照着写了几遍,再也没有这种韵味。

我个人认为,这就是“醉后乾坤大”最真实的写照。

当然,不可否认,有些人确实是酒品不好,有些人喝多了就直接趴下睡觉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我个人认为,这其中必然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而这个原因并不是个人体质有别的原因。

有人一杯醉有人千杯不醉,这应该是个人体质有原因。而有些人酒后无德,如李白张旭焦遂这些人,酒后反而才情横溢,这必然还有其他的非个人体质的原因。

孟子说:养吾浩然之气。

或许可以理解为另一种的“豪杰之气”。喝到尽兴之时就可以彻底激发这股“豪杰之气”。

而有些人因为有一股“戾气”,清醒的时候和情绪稳定的时候,还能压制住,一旦自己喝多了和情绪激动的时候,体内戾气就爆发出来。

于是有些人酒后无德,有些人在自己情绪激动之下就会做出残忍恶毒的行为。这都应该是自己原本就有一股“戾气”的原因。

孟子为什么要养“浩然之气”?我个人认为,浩然之气就是君子的品性,能化解体内的戾气提升自己的品德。于是能让自己在任何时候也不会做出败坏自己品德的思想和行为。

浩然之气和豪杰之气,是对自己有正面意义的“气”,所以我们可以叫它“正气”。而对自己有负面效果的“气”就可以叫它“戾气”。

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遭遇会有不同的反应。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遭遇会有同样的情绪,同样会激动气愤痛苦等感受,但是会产生不同的行为。

比如说甲和乙,同样是失恋,同样是不甘和不舍,同样是悲伤和痛苦。甲会祝福对方,乙则会报复对方甚至是会报复社会。

这固然可以归结于是两人的思想和三观不同造成的。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也是存在这样的情况,既在平常情况下,实际上乙的思想和三观比甲还要“好”还要“正”。

所以,如果只是把不同的人,遭遇到相同的事,产生了相同的感受和情绪,但是却有完全不同的反应和行为,完全归结于是思想和三观的不同,是不够恰当和准确的。

非要讲科学的话,即便我们现在的科学已经可以探测到比中子质子更小的粒子,但是依然无法解释思想是什么?思想是怎么来的。

我们的人工智能,靠的是计算,就算是假定这种计算就是思想的初始来源。人工智能设备需要硬件和软件。没有软件,硬件再好也不会计算。

然而,人生下来父母只是生产出了硬件,那人的这种“软件”又是什么时候装上去的?如果说人的“软件”也是在娘胎里就自动安装了的,那么应该就和机器人一样,生下来就会有完整的思想。这又该做何解释?

这些且不说,就是光到底是什么,科学也无法给出科学的解释。

这些,或许未来科学会给出科学的解释。但是未尝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科学会对“正气和戾气”也给出科学的解释。

而且,有些人就是会酒后无德,有些人就是会在酒后才思敏捷意气蓬发。这些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所以“正气和戾气”也应该是客观存在的。

不能因为目前我们不知道“正气和戾气”是什么就否定它的存在。就如同我们也不知道光是什么就否定光的存在一样。

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去“蕴养”自己的“正气”。(姑且用蕴养这个词)

蕴养自己的正气,就能消除自己的戾气。就能更快更好的消除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能让自己始终拥有更好的精神状态。

甚至能影响和改变客观结果。比如说身心健康,比如说升职加薪事业有成等。

因为精神状态很好的时候,往往百病不生,精神状态不好的时候,往往更容易疲劳和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就被病毒入侵。

这些也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但是这可能往往会被一些邪教所利用。因为这些现象往往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但是目前又没有科学而让人信服的解释。

既不知道是如何产生的,又不知道为何会产生。

我个人的感觉而言,应该还是思想的因素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孔子的儒家思想中有“诚意正心修身”的理念,同时释迦牟尼的佛教思想中有“正见正念”的“八正道”理念。

就我个人的认知而言,孔子和释迦牟尼都已经是脱离了“贤”的境界达到了“圣人”的地步。而两位“圣人”都有类似的“正心诚意”“正见正念”的思想理念,由此可以大胆的推断出自我修养修炼的关键就在于此。

《大学》里说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就我个人浅薄的知识来理解。

格物,就是观察自然。

致知,就是感悟“自然规律”“天道法则”。

诚意,就是思想要建立好,要“诚”。

正心,就是“正三观”。

修身,就是修炼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于是我们就能比较好的来理解这段话: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只有先观察自然,才能感悟自然,才能领会和掌握“规律法则”。

意,指的就是思想。感悟到的“自然规律和天道法则”越多越正确,自己的思想才会越“诚”。很多人思想不纯,就是感悟到的“规律和法则”不够甚至是没有,所以他就会认为思想不纯没关系,反正别人又不知道。

意诚之后才能心正。心,指的就是思想活动。正心就是正三观。“三观”就是自己的思维模板。通过自己的感知器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知到外界的客观因素,反应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必然会导致自己的思想活动。而自己的这种思想活动,会有一个思维模板,也就是“三观”。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都没建设好,自然就做不到“心正”。

比如说。三个人甲乙丙,都做了同样的一件事,我都当面给他们指出了其中的错误。

甲本身就是自己的思想不纯,就是想干坏事,甲就会有把我先害了的打算,免得我坏了他的事。

乙和丙,虽然同样是没有坏心思,属于好心办坏事,反应也会不同。乙会感谢我指出他的错误。丙则会怪我冤枉他,他是一片好心,脾气暴躁的甚至可能会骂人打人等。这就是三观不同造成的。

虽然乙和丙都是好心好意。但是因为三观不同,也就是他们的思维模板不同,导致他们的思想活动会对同样的遭遇做出不同的反应和行为。

正心之后才能修身。身,指的就是躯体和灵魂。没有灵魂的,只能算是躯体或者说是肉体。只有躯体和灵魂相结合,才能叫身体。

正心诚意,就很可能是蕴养正气,消除戾气的方式方法。

同样的,佛教的“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在我个人看来和儒家的诚意正心修身是殊途同归。或者说是相同的目的不同的表述。

正见,就是建立自己“正”的思想。正思维就是正三观,建立“正”的思维模板。

有了“正”的思想和思维模板,自然就会,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不会说不该说的话,不会做不该做的事,不会过不该过的生活,就会在正确的方向上提升自己,不会有不该有的念头,就会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修炼自己。

至于为什么要加后年的呢?我个人认为,这是为了照顾众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六祖慧能那样,听别人念了一句佛经就大悟彻悟。

所谓“法无顿渐,人有迟疾”。当自己无法顿悟的时候,就用“渐修”的方式方法。

比如说我不知道什么样的思想和思维模板是“正”的思想和思维模板,于是就慢慢用倒推的方法来确定“正见和正思维”。

因为正见和正思维是抽象的概述,无法用客观的文字准确的表达出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而正语正业正命正念,则是比较容易用客观的文字和语言能比较正确的表述的。特别是在证伪这方面能准确的表述出来。

什么是正语正业正命正念可能依然有些抽象,但是话不能说,什么事不能做,什么念头不能有,否则就不是正语正业正念。这都能用文字准确的表述出来。

所以我们可以倒推,逐渐的确定“正见正思维”的范围。

如果是自己条件反射性的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有了不该有的念头,就应该知道是自己的思想和三观出了问题。通过自我反省,于是就能慢慢的感悟到“正见和正思维”,这就是“渐修”的法门。

壶中日月长。我个人认为,说的是蕴养自己的正气,消除自己的戾气,是一生的事。即便是有捷径,也应该持之以恒不间断的持续修炼自己。

据说很多高德大僧,能准确的预知自己圆寂的时间。而且前一天都没有任何的身体机能要消亡的征兆。

就算是不考虑这身体机能的情况。就事实而言,正见正念和正心诚意,确实是能消除和避免自己很多的烦恼和痛苦。

万事皆已定,浮生空白忙。

不要误解这句话的本意。

现在比较流行这样一句话:你赚不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即便是一时凭运气得到了自己认知之外的钱,也会凭本事亏回去。

“你赚不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就是从“万事皆已定,浮生空白忙”这句话衍生出来的。

据说有人做过统计,那些买中了五百万甚至更多的人,一年之后,有一半以上的人过的还不如中奖之前,时间再拉长,十有八九的人过的还不如中奖之前,十个人里面只有一两个人会因为中奖的原因获得正收益。

姑且不论这是不是真的,数据会不会准确,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真的有人因为自己中大奖了之后,生活过得还不如中奖之前。

而且,就我个人有限的信息,没有任何一个白手起家的人,是因为自己中大奖才起步的。

不是因为中奖概率会发生偏移和侧重,而是因为凡是有能力有限潜力有可能白手起家的人他们不会去买。

在没发家之前,他们不会为了那千万分之一的概率,而放弃自己的大概率致富的可能。所以他们不会把钱用在买上。

所以,按照正常的逻辑推理,所有买的人,都是自认为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赚到五百万,靠自己赚五百万的概率为零,而买,中五百万的概率固然极其小,总归是有概率的。

而“万事皆已定,浮生空白忙”还有其他的两种含义。

第一,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心生邪念,不要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去做各种为非作歹作奸犯科伤天害理的事。这些都是空白忙,你赚不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即便是赚到了,你也守不住。特别是现在的社会,法制建设已经基本完善了。

第二,就是告诉我们,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先向“内求”。也就是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能力,有所成就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另外,我们要对“空白忙”这个词有准确的理解。

万事皆已定。指的是自己的认知和能力固定了之后,自己向“外求”客观结果,比如说财富身份地位权势等,结果就是固定的,或者说结果的上限就是固定的。

浮生空白忙。指的是自己去追求自己认知之外的财富身份地位权势等就是“空白忙”。自己追求的是自己这个固定结果的上限之内的,就是一份付出一份收获,这自然就不是“空白忙”。

所以不要看到“浮生空白忙”这句话,就认为自己一辈子都是“空白忙”,干脆躺平得了。这就是自己的思维模板出现了偏差甚至是错误。

当自己已经达到了这个上限之后,你想再有所精进,就会发现阻力重重,无论如何都难以寸进。我相信总会有那么一些人遇到这种情况,也就是所谓的“瓶颈”。这个时候就要意识到是自己的认知和能力不能支撑自己进一步的追求客观的结果。

千万不要心生邪念,而应该先“内求”,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能力才是正确的方向。否则就会不可避免的陷入“空白忙”的境地。

坚持不会成功,努力也不会成功,坚持努力依然不会成功。只有坚持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才会成功。

但是话说回来这个“正确的方向”也是比较空泛的,而且往往因人而异甚至是因时而异。

比如说,同样的方向,有些人轻松惬意就能成功,有些人就始终无法打开局面。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条件和特点优点各不相同。这就叫因人而异。

而有些人一直在苦苦挣扎在存亡边缘,然后会在某个时间节点,就迅速的豁然开朗。于是就有不少人倒在黎明前的黑暗。这就是因时而异。

所以,这就只能是自己去总结和试验。就如小平同志告诉我们说的,“摸着石头过河”。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句话的由来是一个历史典故。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西域回纥派缅伯高带着贡品来进贡,其中最珍贵的是一只罕见的白天鹅。

缅伯高亲自喂养,小心翼翼。但是这只白天鹅是爱自由胜过生命的天鹅。关在笼子里郁郁寡欢日渐憔悴。

于是缅伯高只好打开笼子让白天鹅自己去水边喝水。结果天鹅飞走了。饶是缅伯高眼疾手快也就只是拔下来了几根鹅毛。

缅伯高只好把这几根鹅毛包好,还写了一首诗,最后一句就是“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李世民不但没有怪罪缅伯高还重赏缅伯高。

这就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由来。

我个人认为,要理解这句话,要侧重两点。

一个是“千里”这两个字。

一个是他的本意就是为了加深关系和感情。加深关系和感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另有目的。

这样才能避免自己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把自己搭进去。

我不是说,我这样就是认为“人性本恶”。而是说,关系再好,感情再深,自己的行为准则应该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而且要坚持这种原则和底线。

在没有触碰到原则和底线的情况下,自己对关系好感情深的人有所偏重,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在碰到原则和底线的时候,自己要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这是自己应有的正确的为人处世的处世哲学。

对方能不能理解,那是对方的事。关系和感情是两码事。我们无法决定别人的思想和行为,只能决定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

用现在比较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道理我都懂,就是过不好这一生。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就字词的严谨程度来说,肯定是“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更严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知道和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知道到懂得,可能需要自己付出很大的努力。再从懂得到做到,依然需要自己付出很大的努力。而且还不一定会成功。因为客观因素并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现在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从知道到做到。

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

曾国藩少年时期,读书很努力,但是记性差。有一次,一个小偷,躲在曾国藩家里,计划等到所有人都睡觉了,再偷东西。

结果,曾国藩在看书,怎么看,怎么读,就是记不住。时间长到,连躲在暗处的小偷听曾国藩读都背了下来。

小偷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突然跳出来,蹭蹭蹭的背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留下曾国藩在那里目瞪口呆。

这个故事,且不管真假。就我个人的理解。

不是曾国藩少年时期笨,脑子还没开窍不好使,记性差。而是曾国藩充分的意识到了“知道和懂得是两个概念”。

曾国藩在那里反复的读,目的本身就不是为了让自己背下来,而是为了让自己读懂。遇到了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就在那里反复的朗读思考和推敲,甚至是自我辩论。

而小偷还只是停留在,知道了就可以了,的认知水平。

这也是为什么先贤会说“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这句话。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感叹和感慨,为什么自己明明道理我都知道,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根源所在就是“知道和懂得”是两个概念。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知道了就可以了”的境界。

我知道了,我就可以去做了。于是就急匆匆的就去做了,没有曾国藩的这种继续钻研和领悟的过程。结果自然就是“前程暗似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