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刘娥当上皇后没有(爱穿龙袍的章献皇后刘娥)

了解电视剧《清平乐》的背景后,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谁来扮演宋仁宗的养母、章献皇后刘娥?这个人物实在太霸气了,一般人演不了。后来知道扮演者是吴越,觉得很适合。

历史上刘娥当上皇后没有(爱穿龙袍的章献皇后刘娥)(1)

因为吴越曾扮演过《大明风华》里的张太后,再演类似的角色有经验。真实历史中,张太后和刘娥很像,她们都是古代少见的女性执政者,虽然不像武则天那样正式称帝,却在男权社会里掌握了朝中大权,让自己的意志得以贯彻。

当然了,她们也是不同的。张太后从来没有想过当皇帝,她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辅佐儿孙的贤明长者;而刘娥认真的考虑了正位为皇的可能性,只是因为前辈武则天的前车之鉴,她犹豫再三,放弃称帝。

不过,虽然放弃了,刘娥内心还是有渴望的,此后喜着龙袍,时常穿着皇帝的服饰祭祀祖先,大臣们气得吹胡子瞪眼睛也没用。

如果刘娥野心再大一点,宋朝也许会出一位女皇。当然了,纵然不是女皇,她的人生也是传奇的大女主戏码,要不是真的发生过,脑洞再大的现代编剧都不敢这么写,怕被观众骂脑残。

历史上刘娥当上皇后没有(爱穿龙袍的章献皇后刘娥)(2)

她要穿龙袍过过瘾

和很多古代女性政治家一样,刘娥也是以美貌为资本,通过嫁人一步登天,先在宫斗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帝的朱砂痣、白月光,然后显露自己的政治才华,得到皇帝的认同,接着干涉朝中政务,培养自己的势力,在皇帝死后顺势执掌大权。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刘娥以前是嫁过人的。

她本是蜀地的孤女,寄养在外婆家,小小年纪就被嫁给银匠龚美,婚后龚美带着她到北宋都城汴梁谋生。大城市不好混,刚开始还能勉强糊口,后来实在过不下去,龚美就准备将她卖了。

历史上刘娥当上皇后没有(爱穿龙袍的章献皇后刘娥)(3)

《清平乐》里的刘娥

卖妻这种行为无论如何说不上好,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如果刘娥还跟着他,两人都得饿死。卖了刘娥,她有活路,龚美也能暂时活下去。因而刘娥并不怪龚美,后来她出头了,因娘家无人可封,便认了龚美为兄,龚美也跟她姓,改名刘美。

话说这龚美也是妥妥的人生赢家,见过靠老婆的,没见过靠前妻发达成他那样子的。此后官运亨通,曾任过洛苑使、勤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昭州防御使、昭德军节度使等职,死后赠太师,家族完成了数个跳跃。

要知道他初到汴梁时只是个养不活老婆的银匠啊!他的成功,生动的诠释了一个道理:谁说分手后不能做朋友?不但能做朋友,还能紧抱前妻的金大腿成为亲人!

这种路线,一般人还真走不了。

历史上刘娥当上皇后没有(爱穿龙袍的章献皇后刘娥)(4)

《清平乐》里的刘娥

再来说说刘娥是怎样开始自己的辉煌。

龚美打算卖她时,正好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时为襄王的赵恒想要寻个漂亮的侍妾,他门下的指挥使张耆偶然结识刘娥,见她身姿窈窕貌美如花,暗想这不正是合适的人选吗?就把她介绍给赵恒。

也许是前世注定的姻缘,赵恒一见之下惊为天人,买下刘娥带回府中。此时她才15岁,正是含苞待放的年纪。虽然府中还有其他美人,赵恒最喜欢的还是刘娥,两人浓情蜜意,形影不离。

他们的爱情也经历了考验,赵光义得知自己寄予重望的儿子迷恋一个嫁过人的贫家女,大为光火,勒令赵恒将她逐出王府。

历史上刘娥当上皇后没有(爱穿龙袍的章献皇后刘娥)(5)

《清平乐》里的赵恒

赵恒不敢不听,也舍不得放弃刘娥,就将她安置在张耆的府中,一有空就跑去相会。张耆为了避嫌,根本不敢回家,每天住在襄王府。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赵光义就驾崩了,赵恒继位登基,是为宋真宗。他没有忘记刘娥,立刻接到宫中,宠爱非常。

事情到了这一步,都还是以色侍人的老套路。但刘娥可不光有美貌,她非常的聪明,智商、情商都远超宫中一众妃嫔。以她的出身,不可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她遇上赵恒,生活状况有所好转之后,就开始了不断的自我提升。

史上说她“通晓经史”,这种东西可不是天生聪明就能懂的,得通过后天的辛苦学习,而她15岁之前还在贫困线甚至生死线上挣扎,哪有学习的机会?可见这些知识都是她入了赵恒府上才学到的。

历史上刘娥当上皇后没有(爱穿龙袍的章献皇后刘娥)(6)

《清平乐》剧照

这似乎也解释了赵恒为什么这么喜爱刘娥。一个艳压群芳的绝世美女,竟还好学勤奋有上进心,这无疑极大的增加了她的魅力。所以赵恒的第二位皇后郭氏去世后,刘娥就成了他心目中的皇后人选。

但刘娥除了出身不佳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无子。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去分析,这很可能是赵恒的原因,因为他虽然有很多妃嫔,到此时却只生过5个儿子,还全都夭折了。

没人敢去找皇帝的毛病,后宫妃嫔们就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反过来说,谁若是生下皇子,那就是妥妥的下任皇后,这叫母凭子贵。结果生下儿子的是李宸妃。

终于有了继承人,赵恒自觉对得起祖宗了,非常开心。但他还是想立刘娥为后,怎么办呢?默许(或主动暗示)刘娥将李宸妃之子养为己子,这孩子就是《清平乐》里的男主宋仁宗赵祯。

历史上刘娥当上皇后没有(爱穿龙袍的章献皇后刘娥)(7)

《清平乐》里的赵祯

当时整个大宋都在等待着一个小皇子,赵祯的降生让大臣们喜悦万分,也就不计较刘娥的出身了,她终于以此为筹码登上后位。

“狸猫换太子”说的就是这件事儿,故事里刘娥对李宸妃各种摧残,可实际上,李宸妃本就是刘娥的侍女,能被赵恒看中也是刘娥的安排。利用侍女为自己固宠,这是古代妃嫔们的常用手段。

或者说,从一开始刘娥就是想借李宸妃的肚子给自己生孩子,赵恒也知道这一点,对李宸妃没产生什么感情,“宸妃”这个封号是在她临死前才得到的,以前她只是地位很低的“顺容”。

历史上刘娥当上皇后没有(爱穿龙袍的章献皇后刘娥)(8)

李宸妃

所以刘娥用不着刻意对付李宸妃,因为她们根本不是一个段位的。至于说女人常有的嫉妒之心,那还真没有。别说赵恒不喜欢李宸妃,就是他特别喜欢的另一位宠妃杨淑妃,刘娥也不嫉妒,反而和她关系很好,处得像闺蜜。

小皇子赵祯就是她们共同抚养的,刘娥是大娘娘,杨淑妃是小娘娘。刘娥忙于政事的时候,赵祯主要由杨淑妃照顾,两人合作无间。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刘娥的格局很大,她的目光似乎从来就没有局限于后宫争宠之类的,宫中妃嫔都不是她的敌人,她的战场也不在内宫而在外朝。

多年后刘娥去世,赵祯得知真相,在八王爷赵元俨的暗示下,以为刘娥苛待并害死自己生母,大怒之下开棺验尸,准备一旦发现证据就清算刘娥,但事情根本不是世人以为的那样。

历史上刘娥当上皇后没有(爱穿龙袍的章献皇后刘娥)(9)

《清平乐》剧照

据《宋史》记载,“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银养之,故不坏。”意思是刘娥以皇太后之礼下葬李宸妃,并以水银养护,让她保持了生前的面容。

这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苛待了,也没有伤痕或中毒的迹象,赵祯叹道“人言其可信哉!”,又说从今以后,大娘娘一生清白了,下令朝野不得再妄议刘娥。

来自亲儿子的判断,足以证明李宸妃并不是被刘娥害死的。

刘娥从一开始目标就找得很准,李宸妃、杨淑妃不足以成为她的对手。那她的对手是谁呢?赵恒、寇准、丁谓、曹利用等人。

有人可能奇怪,赵恒不是很爱刘娥吗?怎么会是她的对手?

历史上刘娥当上皇后没有(爱穿龙袍的章献皇后刘娥)(10)

《清平乐》剧照

这并不矛盾,赵恒固然爱刘娥,但随着他身体越来越差,刘娥渐渐掌握了朝政,出于帝王的本能,他担心刘娥会效仿吕后或武则天,危及大宋江山,起了收回皇后权力、让太子监国的念头,隐约透露给心腹太监周怀正。

周怀正立刻出宫告诉宰相寇准,寇准高兴坏了,他是正统的士大夫,见不得女子干政,早想把刘娥撵回后宫了。于是很快召来翰林学士杨亿,让他秘密起草“太子监国”的诏书。

不料杨亿的妻弟酒后泄露了此事,刘娥大怒,质问寇准是怎么回事,寇准很耿直地说这是皇帝的指使。

赵恒并不是个意志坚定的人,说直白点,他的性格有点黏黏糊糊,不够果断。一方面,他不想让刘娥继续掌权,但另一方面,他对寇准也有心结,不愿支持他。

历史上刘娥当上皇后没有(爱穿龙袍的章献皇后刘娥)(11)

《清平乐》里的赵祯

为什么?因为寇准曾逼着他亲征辽军,虽然没出什么事儿,还和辽国订立了“澶渊之盟”,算是一大政绩。但事后回想起来,赵恒感觉到了后怕,认为寇准只顾自己的功勋,不顾君王的安危,慢慢疏远了寇准。

所以,面对刘娥的怒火,赵恒就把锅推给了寇准,说“不记与准初有成言”。这就是典型的对人不对事。

刘娥在朝中的支持者丁谓、曹利用等人借机施压,导致寇准被罢相贬官,丁谓取而代之。

事情到了这里并没结束,上面提过的太监周怀正,和丁谓有仇,担心以后遭到打击报复,竟然联络了一些党羽策划发动兵变,准备废了刘娥、诛杀丁谓、逼赵恒退位为太上皇、让太子赵祯登基为帝、寇准复相。

历史上刘娥当上皇后没有(爱穿龙袍的章献皇后刘娥)(12)

母子二人同时临朝

然而这个计划同样不严密,丁谓很快得了密报,和曹利用商议一番后,进宫禀报刘娥。第二天,这起未开始的阴谋就宣布失败,周怀正被杀,寇准受此牵连,连遭三贬。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寇准是世所皆知的忠臣,丁谓则是史上有名的奸臣,凭着溜须拍马得登高位,刘娥虽然和他合作,其实并不欣赏他的品性,利用居多。

赵恒去世后,留下的遗诏中说“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这等于是确立了刘娥的地位。估计他是这么想的:老婆再有野心也是自己人,大臣再好也是外人,还是自己人更可靠一点。

丁谓虽是依靠刘娥才打败了政敌寇准,但内心还是轻视刘娥的,觉得她不过是个见识有限的女子,失去皇帝就失去了一切,打算架空她独揽朝政。

历史上刘娥当上皇后没有(爱穿龙袍的章献皇后刘娥)(13)

刘娥和赵祯一起听政

刘娥能忍吗?当然不能!她那么努力不是为了给丁谓当背景板,很快找到理由将丁谓罢相抄家,贬至崖州。丁谓倒了,她才真正临朝称制,和赵祯一起接受大臣们的朝拜。

但她在朝中还是需要“自己人”的,便扶持了曹利用。几年过去,曹利用也成了一大势力,仗着自己有功于刘娥无所顾忌,行事骄纵。嚣张了没多久,也被刘娥贬出京城了。

从此之后,朝中就没有哪个人或哪个集团能与刘娥相抗衡,她大权在握,一言九鼎。

许多大臣上书请她“行武后故事”,她也心动了,甚至正式征询过朝臣的看法,忠于赵氏皇族的大臣们不敢明着反对,一个劲说武则天的坏话。

历史上刘娥当上皇后没有(爱穿龙袍的章献皇后刘娥)(14)

其实很想当皇帝

刘娥沉默良久,表示绝不做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名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许她是不想愧对宋真宗赵恒,赵恒虽然忌惮过她,最终却还是给了她执掌朝政的机会,她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总之,刘娥的人生非常精彩,是一部逆袭大戏。她不是傻白甜,更不是贤良淑德的普通女性,她很有权力欲,也不缺少当皇帝的野心,可她控制住了自己,避免了一场有可能发生的内政纷争,也保住了身后之名,否则她在历史上的评价有可能是妖后而不是贤后。

参考资料:《宋史》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