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田山谷中的世外桃源(一家开在千年古寺里的茶舍)
每周精彩呈现
提及寺庙,心中难免生出一股子敬畏之情,唯恐惊扰佛门之地的清静。YOYO和城池,这两个“胆大”的年轻人,在千年古寺里开了间茶舍。放生池、烛火、樱花、连廊……伴随着庙里的钟声和僧侣的诵经声,心头的烦闷也被一扫而空,这在片空灵之地,一切都变得“慢”了起来。
古寺茶舍Ancient tea house
晨间的第一缕微光还没洒下弥漫在林间的薄雾也尚未散去凤栖山的古寺里便传出钟声渺远空灵,牵引着听者的思绪千百年来,寺里的钟声从未中断
光严禅院,摄影:大树
古刹名为“光严禅院”
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
正门口悬挂着康熙御题的匾额沿着右侧蜿蜒山路拾阶而上不消一会儿,就能看到一方小院这就是“无漏秋山”,一间新生的茶舍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茂盛的树木将这里小心地包裹起来
仿佛是要将其与“俗世”隔离
亭楼样式古朴,满是岁月痕迹顶覆青瓦,上面爬满了植物和青苔踩过随意铺散在地上的落叶发出清脆好听的“沙沙声”
兴许是沾染了禅院的香火气茶舍也带着一股子佛性空山寂静,耳边隐约回荡着诵经声微风扫过池水带起一片涟漪携带着焚香烟气在茶客身旁围绕心里的烦闷顿时散得一干二净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若是好运,遇上雨天的无漏秋山
那又是另一番际遇黛山在雨幕中逐渐隐去
看着就好像是山色被雨水冲刷去一般
室内摇晃的灯火不明亮,但温暖听雨,赏景,品茗,吃点心说不尽的悠然惬意
悠闲的客人,摄影:萌特
佛家有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amy不懂茶道,也不明佛法,但身处无漏秋山,似乎对这句话又多了点感悟。
在这样的茶舍里,什么都不用多想,满心满眼都是山色和热茶,不谈得失,享受当下。
钟爱茶道,又乐于探索佛门玄妙,amy原以为主人会是个历遍沧桑的中年人,结果没想到却是两个小年轻。
YOYO和城池,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YOYO和城池,一对合作了三年的默契搭档,两人一步步地把构想变成现实,与其说这是个项目,不如说是一份期望。
“无漏秋山”是YOYO起的名字,佛教中的“无漏”意为断绝一切烦恼,这世间哪有真正的无漏之法,但若是能在茶舍里短暂地达到“无漏”境界,或许也算一件令人知足的乐事了吧。
四川崇州的凤栖山上,有着大片的古森林,各种珍稀的古树参天而起,散发出苍茫的气息,远远望着便让人心生敬意。
“为什么会想到改造古寺里的茶舍呢?既然是在佛门之地,那用‘缘’来解释最合适不过了。”城池说道。
彼时的“光严禅寺”经过多个朝代的翻新重建,虽不至于破败,但亦不复当年“青城36庵”时香火繁盛。
光严禅院内部,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城池说:“在此之前,我也不知道这里还有一间茶室,说起来也算是歪打正着。”
寺庙旁有间无名茶室,供香客们落脚休息,茶室门口还有个“放生池”,众人会在此地进行放生。
改造前的茶舍
2017年,城池开车寻访古寺,无意间寻到此处,恰逢那天下着小雨,雨丝夹杂着雾气,在森林里交缠无法散去。
那时不过下午三点,却已经是一副昏暗的光景,茶舍的窗台露出一点如豆的灯光。
“远远看见微弱的灯光在雾气中弥散开来,像是一团炸开之后的烟火消逝前的光晕,与往来之人作伴。”
城池和“无漏”,17年末第一次遇见
暗里有光,城池说最开始打动他的就是那一点微光,等之后沉下心来细细品味,这间无名茶舍确实是不可多得的。
彼时的茶舍部分房屋已经垮塌,倾倒的树木压在屋顶上,满地枯死的植物、落叶,但即便是这样,也还能看到角落里偷偷抽芽的新绿。
“破败”和“新生”,古寺里的枯荣轮转了多少岁月,佛家说的轮回,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改造前的茶舍
“说不清,就像是有种非人为的气场,或者说意境?这样的地方不应该消失在岁月里。”
城池找到了YOYO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正巧有朋友认识茶室的原主人,在朋友介绍之后两人带着诚意找到原主人恳谈。
并不像预期中那么顺利,接手茶舍面临着很多问题。茶舍开业之后,会不会影响到庙里僧人清修?如果要改造,会不会显得和古寺格格不入?
方案反复修改,不厌其烦地拜访原主人和庙里的僧侣,兴许是被年轻人的热情和创意打动了,禅院同意他们接受并改造这间茶舍。
最初的构建
“心诚则灵嘛,合适的方案加上足够的诚意,当然也少不了一点点运气。”2019年3月,由城池牵头,“无漏秋山”正式开始改造。
我心里不由得在想,倘若不是城池来时遇到雨天,又无意间瞥见那一团温暖灯火,没有各个巧合串联起来,是不是就不会有今天的“无漏秋山”了?
佛家说的“缘”,确实很有意味。
在我们这些看客眼里,“无漏秋山”的确是特殊且话题性十足的。
“禅宗”、“礼佛”、“森林”、“古刹”……每个关键词都吊足了人胃口,但城池说,这些谈资对于“无漏秋山”而言,没有太大的意义。
“这是一个朴素的空间,初见时是,现在依然是。”
茶舍本就与古寺相生,即便寺庙方答应了改造,城池觉得也应该最大限度保留原始建筑的那股子精气神。
茶舍主体建筑的柱子、屋顶都被很好地保留下来,细节之处则全部推翻重做。
原本茶舍的配色是寺庙常见的红色,为了让它能更好地融入这里的环境,城池改用了沉稳肃穆的黑、棕两色。
站在放生池对岸望去,茶舍就像隐入身后的森林一般,多了几分灵动之感。
上图:改造前丨下图:改造后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无漏秋山”室内结构很简单,大开大合的落地窗毫不遮掩,来访者只需要远远地瞧上一眼,心里便觉得自己对茶舍了解得七七八八了。
房间内铺设榻榻米,入内需要脱鞋,有客人就曾提出过疑问:“茶舍到底算是中式的,还是日式的?”
YOYO解释说:“其实都算,我们不讲求风格,我们选择的是适合的,适合的才是对的。”
微博@小班班同学
下沉式座椅分布在走道两侧,一方木桌,几张椅子,屋内陈设看着简单,其实都是手工匠人精心打磨出来的作品。
说来有趣,这些物件出自一家人之手:父亲是铁匠,哥哥专做画框,而弟弟则做家具。
点上一炉檀香,和着山林里氤氲的雾气,让自己慢慢沉静下来,说不定就能感受到匠人师傅们藏在细节里的用心。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倘若是第一次去“无漏秋山”的客人,心里一定还有个疑惑:“这里的灯光是不是太暗了?”
装修时的师傅就和城池提过:“小伙子,你们这儿太暗了,看都看不清,我给你换一个灯试试。”
城池对师傅解释说是担心光线过强,刺痛客人眼睛。
实际上,室内光线温柔克制,模拟出蜡烛的光色,这是城池在还原最初打动他的那盏烛火。
“工业照明留给工业文明,一盏残灯便是‘无漏’的本源。”
细细想来,若是在静谧的林地里出现带着城市气息的强光,这才是令人觉得突兀和遗憾的事吧。
城池这是在还原记忆,也是在保护这片古地。
室内。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茶舍门前就是曾经的放生池,只不过如今破败了,这里也不再作放生之用。池旁有座雕像,以“光头”示人,我便以为那是一尊佛像,在寺庙旁倒也应景。
城池解释说:“不拟佛,也不拈花,是一尊光头人像,眼入池底,手托清水,锦鲤贯穿掌心游动,去留皆无意。”
微博@当小时
最初来时,这里并没有雕像,只有一块大石头,上面红书三个大字“放生池”。
城池觉得既然是放生,那应该是慈悲的、温柔的,便找来李越和他的师兄,设计完成了这座雕像。
见我看着雕像出神,茶艺师沁雨便上前搭话,她说池子里住着几只蟾蜍,其中有一只经常会跳入人像的手里,那模样就像是在宣称自己是这片池子的“山大王”。
兴许是在这放生池里住得久,小家伙也沾染了些许灵气吧。
茶舍左右两侧有阶梯,拾阶而上便抵达了后院,这里摆满了各种植物,主要是用作观赏之用。
客人在屋内坐得闷了,可以来后院随意转转。
再往上,就是一条长长的连廊,方便下雨时客人走动。
在别处遇着雨天只会叫苦,若是在“无漏秋山”遇着雨天,那可就要沉心静气好好观赏一番。
YOYO说,自己曾经在微博写过自己的一个梦想:希望能拥有一间带连廊的屋子,四季可以招待朋友共享山色。
六年之后,在“无漏秋山”YOYO实现了这个梦想。
连廊。摄影:李白鹿
参观完之后,我问了一个憋在心里很久的问题:“在你们眼里,这间茶舍算是继承,还是新生?”
城池笑着说:“都有吧,从原主人手里接过,延续这间茶舍的生命,这是继承;通过设计改造,赋予了它全新的样貌,在原址上生长出新的房舍,这是新生。”
翻新并不代表将“无漏秋山”的过去全部抹杀,而继承也不意味着一成不变,两者之间其实并不矛盾。
确实是充满了禅意的回答。
要我说,“无漏秋山”和古寺最深刻的联结并非是空间,而是里面的人。
袁婆婆自幼在古寺村里长大、生活,今年已是第78个年头。年老退休之后袁婆婆闲不住,听说来了两年轻人重新经营起了茶舍,便来这里做做零工。
院子看似不大,清扫起来也得费一番功夫,袁婆婆不急不缓,提着扫帚,一寸一寸地仔细扫过。
袁婆婆,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城池和YOYO得闲了,也会和袁婆婆一起除杂草、挖青苔,让小院变得生气勃勃。
除了原住民袁婆婆,年轻的管家小杨也算是“本地人”。小杨从小在山下古镇长大,小时候就会跟着家人来庙里烧香进拜、参加庙会,现在则成了古寺茶舍的管家。
用城池的话来解释,这大概就是“无漏秋山”的佛缘吧。
管家小杨,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客人也深谙其道,怀着对佛寺的敬畏之心,动作也不由得放缓几分,轻声细语,唯恐惊扰了此地的清净。
“ 去到茶室的石板路偶有青苔小小的打滑,却能让人慢下脚步 伴着屋檐下的风铃声,再多呼吸几口山里的清新空气,虽然天开始黑了,但恰好全都是我最喜欢的样子。”
“山中茶室。也只有成都人民的慵懒才能孕育出这样风格的茶室了吧。暮鼓晨钟,无漏秋山。”
“无漏特别像是挂进这个衰败古寺的一幅画,画与佛对座,佛看画,画看佛。”
关于“无漏秋山”的未来,城池和YOYO并不着急,说要再慢一点。
“灵魂的丰满是需要时间的,我们没有办法刻意去加速,让它自己慢慢地自然生长就好了。”
对于房舍如新,却拥有一颗苍老灵魂的“无漏秋山”来说,耐心或许才是最好的催化剂,等着一切慢慢沉淀下去。
没有风,也没有雨,寺庙的钟声由远及近,这一刻的圆满,是人间的值得。
采访资料来源:公众号@无漏秋山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其他均来源于公众号@无漏秋山感谢摄影:一筑一事·雨婷、大树图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1]一筑一事:无漏秋山:青城山1700年古寺旁,一方无名茶室复苏了https://mp.weixin.qq.com/s/mIMOKo5ibWXMWwg-Jfp_sg
[2]无漏秋山:无漏秋山,此间的你我https://mp.weixin.qq.com/s/zOAWhgTPRPQxRhCpBcFEOg[3]借宿:1400年古寺旁,有一家不想红的茶室,神似京都却没有人知道https://mp.weixin.qq.com/s/dGjbXGELiCzY8cxdHH4eBg
排版 ✎:Amy
校 对✎:Amy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About FUSIONFUSION 不止于设计
跨国设计品牌,原创空间设计
致力于分享生活和设计之妙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花样年福年广场T2-2107江门市蓬江区丽宫国际酒店首层东门B38之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