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岸堤(新潮运河之堤)
文/金伟忻
岁月浩漫,千年一瞬。放眼江淮大地,水系绵延、迭代迁移,唯有一道道逶迤伸展的堤坝,历经沧桑,屹然矗立。行走在那些坚固的大堤上,我仿佛谛听到悠远的风雨、人间的悲欣,遥见历史深处搏击风浪的伟岸身影……
一
“生物其始为水。”千百年来,先人逐水而居,集聚大江大河之旁;圣哲们凭水而望,积淀了深厚的观水和治水智慧。
堤出现于何时?相传尧舜时代,“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危难之际,鲧受四岳部落举荐,担起治水重任。他引领各个部落填土堰塞,以障洪水,留下了“鲧堙洪水”“筑堤壅防”的治水传说。“障”者,即修筑堤防,《管子·度地》中说,“大者为堤,小者为防”,这是人类抵御水灾的古老方式。从此,堤承载着人的托付,成为人类与水不懈搏斗的智慧凝聚,更成为一代代人书写在莽莽原野上的不朽诗行。
鲧治水失败的结果,是《山海经》中记载的舜“殛鲧于羽山”,但他“筑堤壅防”的举措,却为大禹及其后人堵疏并举的治水思路提供了启示。
大禹踏着父辈的足迹,逢山开山,遇洼筑堤,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庄子曾借墨子之口称赞说:“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这种百折不回造福苍生的执念与情怀,成为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源流。凡有堤的河流,人与水总是和谐相望,那是一种依托,一种守护,也大大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和发展条件,促进了地域文明的历史进程。
二
中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堤防,也拥有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大运河,见证着历史的风云际会。春秋后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开挖了沟通江淮的古邗沟,秦朝则开凿了灵渠,贯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此后,汉武帝为了使黄河下游的粮食贡赋顺利运达京城西安,又开凿了连接长安与黄河的人工运渠——漕渠。东汉末年,曹操北上用兵,先后开凿了平虏渠、泉州渠、新河等一系列运河,沟通了黄河、淮河、滦河流域。隋朝统一中国后,隋炀帝以其更加宏阔的战略视野,从政治、经济大局出发,倾全国之力,调百万民夫,开挖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湖水系组成的人工运河,终于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在一个巨大的水系网络之中,形成了贯穿中国南北的大运河。
隋朝时期的运河有多宽?唐《大业杂记》记载:“渠广四十步,通龙舟;两岸为大道,种榆柳,自东都至江都二千余里,树荫相交。”两百年后,唐代诗人李商隐沿着运河行走,挥笔写下了《隋堤》:“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这首诗冠名以“堤”,写的却是人。诗人不发议论之语,却流露出对隋炀帝南游时极尽穷奢极欲之能事的谴责之情。
史书载,隋炀帝下江都乘的龙舟有四层,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层有户百二十间,皆饰以金玉,下层为内侍居住。萧皇后乘的翔螭舟,虽然形制比龙舟小一些,但另有“浮景”九艘,高三层,皆是水上宫殿。此外,还有漾彩、朱鸟、苍螭、白虎、玄武、飞羽、凌波、五楼、道场、玄坛、楼船等数千艘,载着后宫、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外藩以及内外供奉之物。据说,这些船使用的“挽船士”达八万余人,挽漾彩的就有九千多人,被称作“殿脚”,皆以锦彩为袍。这大概就是李商隐“春风举国裁宫锦”的由来吧。
王朝代谢,人世沧桑。曾经的奢华景象烟消云散,惟有大堤上的柳枝依然婆娑,草木依然繁盛,两岸人丁依旧兴盛,代代繁衍不息……
三
伫立运河之畔,你不能不注目洪泽湖大堤。千年风雨涤荡,它始终以稳固宏阔的臂弯,坚定地守护着身后的城池。隋朝时,淮安境内的洪泽湖大堤长达300里,如今还存有140多里。它面对的是拥有1597平方公里水面的洪泽湖,守护的是20多万平方公里的耕地。
洪泽湖大堤前身为高家堰。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广陵太守陈登为抵御淮水东侵,率军民筑高家堰30里。正是在此基础上,后人才逐步建起了洪泽湖大堤。
岁月悠长,风浪难平。这里历经过一次次毁堤决隘的灾难——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决堤,河水灌入淮河;
明正统元年(1436年),“黄河、淮河发大水,淮北、淮南大水,房屋、牲畜受淹严重,邗沟湖堤、涵闸有损毁,里下河始见淮河洪患”;
隆庆四年(1570年)、万历三年(1575年),洪泽湖大堤两次决口,淮河下游损失惨重……
世有大勇,英雄常在。这里见证了无数次奋力抗争水患的英雄之举——
万历四年(1578年),一度被削职为民的潘季驯再次被任命为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总理河漕,奉命治理黄河和大运河。潘季驯一生四次治理黄河,主持修筑过缕堤、遥堤、格堤,保证了黄河、淮河、运河的多年安澜。万历八年,潘季驯重筑洪泽湖大堤,在九龙湾决口处始改建石堤,直立起的二十多层石工墙,由精选的千斤玄武岩条石砌成。这项工程至乾隆四十一年才修建完工,历经明清两朝171年,前后用了六万多块千斤条石。
康熙十年(1676年)夏,黄、淮并涨四溢,砀山以东黄河两堤决口21处,黄河倒灌洪泽湖,高家堰决口34处,淮水冲入里运河,运河堤决口300丈,水淹淮扬7个州县,漕运一时阻塞。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受命为河道总督,采取疏浚、筑堤并举的方式,加固洪泽湖大堤,堵闭了30多个决口,抬高了洪泽湖水位;同时,恢复黄河入海出口,在清河口开掘四道引河,疏通淮水入黄河通道,最终实现了“黄、淮故道次第修复,而漕运大通”的喜人成果。
清道光四年(1824年)冬,凛冽严寒,浪之所经,旋时冻结,百里长堤,形若琉璃。暴风、冰凌的猛击强摧,使洪泽湖大堤周桥段溃决,冲出一个近30米深的大塘,直接威胁到大堤一侧的平原。林则徐奉旨修堤,前后耗时六年,在大塘外围修建起800米长的内堤,堤顶宽度达33米,挡住了汹涌的洪水,解除了周桥一带的水患,林则徐也因此恒久地站立在两岸百姓的心中。
四
与扬州运道相伴的高邮湖大堤,同样见证了风云沧桑。
早在2000多年前,高邮湖就与吴王夫差开挖的古邗沟相连接,此后,历经不同朝代的拓展,最终形成了北起淮宝交接处的小涵洞,南至长江边的瓜州镇,中段沟通高邮湖、射阳湖、邵伯湖、白马湖等主要湖泊,长达156公里的水上运道。
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淮东提举陈损之最早提出:“高邮、楚州之间,波湖渺漫,茭葑弥满,宜并立堤堰,以为潴泄,庶几水不至于泛滥,旱不至于干枯。”此后,“自扬州江都至楚州淮阴筑堤三百六十里”。
明永乐五年(1407年),漕运总督陈瑄全面督浚淮扬运河。他一次次大手笔“筑高邮湖堤”,并在堤上修建了便捷纤道。永乐九年(1411年),为抵御高邮湖风浪,又加修高邮城北至张家沟堤三十里;宣德七年(1432年),陈瑄再使高邮湖大堤向北延伸,并在堤内开河四十里,“障以木桩,固以砖石,决而修复”,以避风涛之险。他还增筑了宝应、白马湖等沿湖长堤,高邮湖的运输能力由此大大增强。陈瑄还在淮安至扬州沿湖大堤上,先后建起47座减水节制闸,使“湖水溢则泻以利堤,落则不闭以利漕”。这些工程不只利于漕运畅行,也实实在在地保障了沿湖区域的百姓民生。
浩繁的典籍中,也记载有高邮湖长堤畔一幕幕令人痛心的悲惨场景——
嘉靖三十年(1551年),黄河、淮河汇流南下,宝应以南,运道湖堤溃决。由此,灾害连年不断;
万历三年(1575年),洪泽湖大堤决口,大水涌入高邮湖,导致清水潭、丁志口等运河堤防决口,洪水汹涌而下,里下河地区一片汪洋;
康熙八年(1669年)至十二年(1673年),高邮城北20多里外的清水潭连年决口。十五年(1676年),清水潭再次决口,宽达300余丈,深达7至8丈,泰州人吴嘉纪在其《堤决》中,记录了当时的悲惨场景:“田桑溪柳栖野鸭,洪水西来崩我堤。村村稻苗今安在,川飞湖倒接大海。”
康熙、乾隆多次南巡,都把漕运畅行、江河安澜作为视察重点。乾隆第一次南巡,过高邮时看到“堤岸高于屋,民居疑地窨”的情景,感叹“嗟我水乡民,生计惟罟霖”。第六次南巡结束后,乾隆在其《南巡记》中说,“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河工关系民命”,这是他当政的剀切感悟。
时光荏苒,如今,高邮湖大堤美如画卷。秋冬时节,遥望湖堤,林木斑斓,淡远如画。堤内,楼房林立,平畴延展,满目金黄;堤外,波水粼粼,艘艘货船,奋力争流。沿着长堤行进,时见治水遗迹。这里有昔日的泄洪故道,有御马头、耿庙石柱,似在喃喃诉说逝去的一切。长堤伟岸,昂首矗立,前赴后继,守护安澜,成为人与自然互为依存的不朽见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