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8种致癌物质(感染了人类Ⅰ类致癌原)

幽门螺杆菌阳性怎么办?

消化科门诊,76岁的张大爷在女儿的陪同下来看病。他拿出一张胃镜报告:“医生啊,我本来没啥不舒服,女儿非要我体检去做个胃肠镜,真是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胃镜报告上写着幽门螺杆菌阳性。我怎么会有这个细菌的呀?严不严重?怎么办啊?”

确认8种致癌物质(感染了人类Ⅰ类致癌原)(1)

医生仔细看了胃镜报告,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萎缩、肠化( );快速尿素酶检测显示幽门螺杆菌(Hp)阳性( )。

医生详细询问了老人的病情,做了必要的体格检查。张大爷说原来胃与肠子没啥毛病,就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都十多年了,一直没有规律地吃降压药和降糖药。医生仔细翻看了张大爷的其他体检报告,发现肾功能中肌酐值比正常值稍高,再仔细一问,大爷的血糖近几年控制得也不大好,经常有波动,肾脏功能似乎也越来越差;又问了张大爷家里有没有亲戚得胃癌的,老人说好像没听说过。

医生考虑后给出结论:“老先生暂时不需要杀这个胃里的细菌。”

女儿不放心地问:“医生,我上网查过了,这个幽门螺杆菌好像蛮吓人的,据说还跟胃癌有点关系,不治疗要紧伐?”

医生耐心地解释:“不用太担心这个细菌的影响,现在老先生要想办法控制好血压、血糖,不让肾脏的功能进一步变坏才是最重要的。”

幽门螺杆菌究竟是个什么细菌?与胃有何关系?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人是其唯一的传染源,可以定居在人的胃黏膜上并生长、繁殖,引起胃黏膜发炎。因此,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明确列为人类Ⅰ类致癌原。由于这种细菌可以彻底去除,所以Hp是消化性溃疡、胃癌既重要又可控的危险因素,只要尽量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就可以明显降低其危险程度。

确认8种致癌物质(感染了人类Ⅰ类致癌原)(2)

目前,我国人群Hp感染率高达40%~60%(100人中有40~60人Hp阳性),主动筛查所有Hp阳性者并进行治疗并不现实,且根除Hp的获益个体差异很大。因此,2017年发布的《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提出:现阶段Hp根除仍然需要指征,以便主动对获益较大的个体进行Hp检测和治疗。

在共识意见中,明确指出必须接受根除治疗的对象只有两类:消化性溃疡患者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

确认8种致癌物质(感染了人类Ⅰ类致癌原)(3)

老年人Hp感染是否一定要杀菌?为什么要让张大爷与Hp和平共处?

一方面,老年人通常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吃多种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等,更容易发生药物相互“打仗”。老年人重要器官的功能随年龄增大也自然逐渐衰退,各种慢性基础疾病需要长期吃药,导致器官功能损害更严重。如张大爷就因为长期的糖尿病、高血压,加上平时控制不稳定,已经导致肾脏功能有点不好了。

他对Hp根除药物的耐受性差,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比如肾功能衰竭,这可是要命的。

确认8种致癌物质(感染了人类Ⅰ类致癌原)(4)

另外,公认根除Hp来预防胃癌的最佳时机是在胃黏膜萎缩出现前,所以对年轻人更有意义。像张大爷这样已发生胃黏膜萎缩的人,即使根除Hp后也难以改变目前胃黏膜的状态,希望通过根除来预防胃癌的潜在获益大大降低。

所以对于每一位老年Hp患者,医生都要个体化处理,如果确实需要根除治疗,也一定要找有经验的医生,采用合理的方案提高首次治疗根除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另一方面,张大爷原本并无消化性溃疡等毛病,家族也没有胃癌等高危因素,所以没有根除Hp的必要。更何况他已经发生胃黏膜萎缩了,预防性根除治疗获益不明显。

确认8种致癌物质(感染了人类Ⅰ类致癌原)(5)

此外,他还有高血压、糖尿病,平时吃的药够多了,现在已经出现肾功能异常,如果杀菌需用四种药物联合治疗2周,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明显增加,根据他目前的情况权衡利弊,并无必要进行根除Hp治疗。

幽门螺杆菌不根治,会不会传染给亲人?

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Hp感染者的粪便、口腔、唾液与牙垢中可能会存在Hp,且Hp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和口—口传播。

例如:

饮用和食用受Hp污染的水和食物;

与Hp感染者密切接触;

大人咀嚼食物后喂饲小孩和共用餐具等传统不良习惯均可造成交叉感染,这也是我国Hp感染率较高的可能原因之一。

但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餐前、便后洗手;

在家里也尽量实行分餐制,不要交叉使用餐具;

不要用口嚼食物喂食幼儿;

在外聚餐时鼓励使用公筷等,这都可以有效预防Hp的传播。

确认8种致癌物质(感染了人类Ⅰ类致癌原)(6)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张大爷和女儿听了医生的话,放心了不少,也明白了该怎么做。

医生再三叮嘱,对张大爷来说,控制好糖尿病、高血压,远比治疗Hp来得重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