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干旱情况(抗旱时节为何长沙城区却能)
来源:【湖南日报】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张浩 通讯员 王琦 图/视频 李致远
远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近观“漫江碧透、鱼翔浅底”。9月15日,记者漫步湘江三汊矶大桥东岸。这座并不靠海的城市,却呈现出海滨城市的美景。
当前,湖南各地频频“喊渴”,积极防旱抗旱。为何湘江的长沙主城区段却能“看海”?功劳就在湘江下游的蔡家洲河段上,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似巨龙横卧。
这项建成于2012年的工程,使得湘江长沙段水位常年保持一定水平,枯水期的长沙、株洲、湘潭3市供水问题彻底得到解决,沿江两岸形成宽阔的滨水景观带。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蓄水以来,枯水期难题得到解决,千吨级船舶可自由航行。)
【美景】 对水量进行“分配”,在长沙也能“看海”
“这是保护湘江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湘江资源的重要控制性工程。”对于千里湘江极具里程碑的工程,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水情部部长文跃凌深有感触。
9月15日上午,三湘都市报记者跟随文跃凌,来到望城区蔡家洲。这里距离湘江长沙段下游约20公里,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似巨龙横卧,在此跨越一江两岸。
据相关资料考证,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是一座以改善湘江通航为主,并兼有保障供水、灌溉、改善环境、过江交通、发电等多重功能的综合性枢纽工程。2009年开工建设,2012年10月枢纽工程试验蓄水。
今年7月中旬以来,湘江流域降水严重偏少。文跃凌解释,枢纽工程主要通过46孔蓄水闸,对坝上水位进行控制,“让长沙市民在枯水期也能有看海的体验感。”
文跃凌在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负责水情测算,主要工作是算“水账”,对上游来水进行预报,从而将水量进行合理的“分配”:多少水用来发电,多少水用来船闸通航,而多少水用来下泄。“保证上游水量的同时,也要保障下游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这些年来,文跃凌的预测从未“失灵”。
【改变】 从枯水期的“水荒”,到东方莱茵河
不少长沙人对2012年1月的“水困”记忆犹新:湘江长沙段达到创纪录的历史最枯水位22.6米,城区水厂供水告急,长沙市几百万人感受到了缺水的危机。
“往年一到枯水期,湘江沿岸部分河床裸露。”湘江水位的变化,今年69岁的“老长沙”刘新文(化名)记忆犹新。刘爹爹记得很清楚,那个时候住在河西的居民,可以直接从潇湘中路的河滩徒步走上橘子洲。
据刘新文回忆,2009年下半年,距离城区稍偏远的市民家中,自来水管不能出水。而当时水厂的取水口,也因湘江水位太低,不得不将取水管一再往江中延伸,“当时政府还特意发过节约用水倡议书。”
2012年10月,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开始蓄水,彻底终结长沙为水所困的历史。枯水期取水难题得以解决,千吨级船舶可自由航行,沿江两岸形成宽阔的滨水景观带……10年来,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承载了东方莱茵河的希望与未来。
[责编:陈舒仪]
[来源:三湘都市报]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