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带有古今异义的成语(有意思的传统文化)

从小我们自以为理解到位,并灵活运用于生活中的成语,原来一直在被我们曲解,甚至完成颠覆了成语的本意。

虽然不影响我们一直以来善意的演变引用,和对他人正面积极的引导,但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于这些成语的出处、典故和正确理解,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才能便于我们得心应手的去运用。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并非现在大众理解的,人如果不为自己谋私利,就会遭到老天的诛杀,会被天诛地灭。其出自于佛经,“为”指的是修炼,人如果不修炼自己的德行,否则被天地所不容,也就是说,人如果持续的去修行,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才不会被天诛地灭。

无奸不商:并非现在大众理解的,不奸诈就不能做商人。最早“奸”通“尖”,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将斗装满之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出尖儿,指要多让利才称得上商人,因此无“尖”不商。

15个带有古今异义的成语(有意思的传统文化)(1)

相濡以沫:并非完全现在理解的,形容俩人深厚的感情。最早出自《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泉水干了,两只鱼相互吐沫来润湿彼此,维系生命,但还不如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也理解为,有时不妨放弃执著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

空穴来风:并非现在理解的,事情的发展完全没有任何根据,就是无中生有的瞎扯淡,原出自战国时期楚襄王时的“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意思是有洞穴必有来风,有来风的地方必有洞穴。指事情的发展结果都是有它必然的原因,都是有理由和根据的。

以上成语古今对比,有的现在引用完全颠覆了它的原意,有的摘其部分断章取义了,而往往很多人不知其所以然,反倒曲解得津津乐道,让传统文化没有得到真确的传承。

成长路上持续学习,带着思辨探究的精神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丰富。

15个带有古今异义的成语(有意思的传统文化)(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