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为什么是昆虫界最残忍的(云南蝴蝶大爆发)
在云南红河州金平县的红河流域南岸,马鞍底乡藏于群山峻岭之中。这片原本鲜少为外人所提及的土地,因中国·红河蝴蝶谷而闻名于世——每年5月或6月,上亿只蝴蝶在这里破蛹而出,羽化成蝶,漫天飞舞,场面极为壮观。这一罕见的生态景观,被称为“蝴蝶大爆发”,是箭环蝶幼虫在蝴蝶谷短时间内大量破蛹成蝶,随后聚集、繁衍后代的现象。
今年6月,随着气温回升,红河蝴蝶谷迎来本年度“蝴蝶大爆发”,中国·红河蝴蝶谷博物馆馆长杨镇文便是见证人之一。他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蝴蝶受到惊吓飞起,遮天蔽日,树林中一片金黄,连路都被遮盖住,景象非常壮观”。
杨镇文介绍,“蝴蝶大爆发”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当地良好的生态条件。当地也加强了对红河蝴蝶谷管护。如今,越来越多当地居民参与探索延伸蝴蝶谷的周边产业链,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6月初在中国·红河蝴蝶谷拍摄的蝴蝶。新华社发
生境
每年5月或6月,漫山遍野的蝴蝶于谷内聚集起舞,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中国·红河蝴蝶谷博物馆馆长杨镇文告诉南都记者,每到这一时期,箭环蝶蛹便如同约好一般,“先是大量的雄蝶在几天内同时破蛹,7至14天后,雌蝶再陆陆续续爆发出来”。
“这一种群从小时候就容易形成扎堆的现象。”杨镇文说,箭环蝶雌蝶可一次集中在竹子叶片上产下80至126粒卵,孵出的幼虫会根据所处环境的竹子数量三五成群地聚集觅食,等待化蛹。当破蛹而出变成蝴蝶后,它们仍会在一起扎堆。“它们的团结性特别强,从小到大都喜欢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面觅食和玩耍。”
杨镇文向南都记者介绍,箭环蝶为环蝶亚科箭环蝶属,多生活在丘陵地带,身体主色为黄色,雌性体型相较于雄性更大。当蝴蝶翅膀展开时,两前翅翅尖之间的直线距离约16厘米,即使有部分雄蝶营养不良,翅展也能达到10厘米。
不像其他蝴蝶看到人便会避开,箭环蝶不太惧怕人类。“就算有大量游客到来,它们也会大量地在你身边飞舞,十分美丽。”杨镇文说。
杨镇文告诉南都记者,当雄蝶大量喷涌而出、且雌蝶数量占种群中约5%至10%时,便是“蝴蝶大爆发”迎来最高峰的时刻。
“今年是从6月5日开始”,杨镇文回忆,6月7日,当他走向一个不对外开放的树林中进行观察时,小路上密密麻麻全是蝴蝶。“蝴蝶受到惊吓飞起,遮天蔽日,树林中一片金黄,连路都被遮盖住,景象非常壮观。”
对于“蝴蝶大爆发”的成因,杨镇文向南都记者解释道,这得益于蝴蝶谷良好的生态环境。
蝴蝶幼虫在短时间内集中羽化成蝶漫天飞舞。新华社发
面积达284.7平方公里的蝴蝶谷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有77.7平方公里。这里属滇南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18摄氏度左右,降雨量充沛,满足箭环蝶对生存环境的高要求。此外,蝴蝶谷最低海拔为255米,最高海拔达3012米,落差近2800米,为蝴蝶谷形成良好的立体气候。
供蝴蝶幼虫采食的丰富食物同样重要。杨镇文介绍,蝴蝶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蝴蝶四个阶段。其中,最关键的阶段是幼虫,也就是毛毛虫时期。“在这个时期,它需要消耗大量的寄主,即食物,以保证营养需要。”
中华大节竹和毛花酸竹,是蝴蝶谷内箭环蝶幼虫的主食,在谷内占地4万多亩,理论上可满足超过4亿只箭环蝶的取食需要。“今年有1.5亿只箭环蝶,往年最多时约有1.6亿只。相较而言,寄主的供应远远大于箭环蝶幼虫需要的食物量,这里的资源非常充裕。”杨镇文说。
淘汰
尽管数量众多,箭环蝶内部也存在着极高的淘汰率。
杨镇文向南都记者介绍,每只箭环蝶雌蝶产下的80至126粒卵中,会有90%在破蛹成蝶前被其他昆虫吃掉,仅有10%可以顺利活到繁衍的年纪。
同时,由于箭环蝶性别比例悬殊,常会出现雄蝶找不到雌蝶交配的现象。“雄性在箭环蝶种群里占85%至90%,雌性则占10%至15%。”杨镇文说,正常情况下,雌蝶只跟一只雄蝶交配,“严格来说是‘一夫一妻’制”,导致80%至90%的雄蝶失去繁衍后代的权利。
打斗造成的损伤,也会造成箭环蝶数量下降。杨镇文介绍,雌蝶刚从蛹壳里破茧时,雄蝶便会抢着去交配,甚至会骚扰正在交配中的蝴蝶。“若雌蝶还处在刚刚脱壳不会飞的阶段,一旦遭到骚扰掉落在地,就有可能变成一只残疾的蝴蝶,永远飞不起来。”
此外,蝴蝶对气温的变化十分敏感,过低的温度将导致蝴蝶停止发育。杨镇文表示,“本来今年的‘蝴蝶大爆发’应该从5月20日开始,可5月10日后,气温比往年低了5度左右,蝴蝶发育缓慢,今年的大爆发也因此比往年推迟了15至20日。”
天气情况也影响“蝴蝶大爆发”的持续时间,正常情况是15至30天,若气温偏低,或遇上暴雨、暴风、冰雹,时间则会缩短。
杨镇文。
杨镇文推测,今年“蝴蝶大爆发”的最高峰原本应该发生在6月10日左右,但持续的强降雨天气导致蝴蝶的状态不够好。“它们对温度非常敏感,如果温度再低15度,可能会停止发育,一批蛹会死掉。”
从蛹中挣脱束缚展开美丽的翅膀,完成羽化过程,蝴蝶即进入繁殖阶段。
杨镇文告诉南都记者,化蝶后,雄蝶会在家园里觅食,随后便会寻找栖息地等待雌蝶出现,两两相遇交配产卵后,雄蝶便会死去。雌蝶由于需要经历产卵的过程,寿命比雌蝶多10至15天。蝴蝶死后掉落在地,有些变成植物的肥料,但大部分会被地上如蚂蚁一类的昆虫吃掉,成为生命循环的一部分。
发展
杨镇文说,如今已成为旅游胜地的红河蝴蝶谷,在2009年以前,虽然谷内存在大量蝴蝶,但人们对此现象并无系统概念。“直到有专家来到这里考察,发现这里的生态环境很好,蝴蝶种类也十分多,大家才开始重视起来。”
南都记者留意到,为了加强对蝴蝶谷的保护管理,合理开发利用蝴蝶谷资源,2012年,当地出台并实施《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马鞍底蝴蝶谷保护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对蝴蝶谷实行三级保护。其中第三级保护措施要求,禁止区域内擅自改变水资源、水环境自然状态以及乱砍滥伐林木、毁林开垦、烧荒等破坏生态的行为。
《条例》出台后,当地还成立了蝴蝶谷管理局,并配备相应资金及设备设施,以便根据《条例》对蝴蝶谷进行管理。
云南金平中国·红河蝴蝶谷的蝴蝶。新华社发
此外,蝴蝶谷周边大量的少数民族村落,已将生态环境和蝴蝶资源的保护加入了村规民约,若有村民对环境进行破坏,不仅会受到相应的处罚,还会受到其他村民的谴责。
保护落实到位,当地也在思考如何让蝴蝶谷优美的自然景观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现在开放给游客观赏‘蝴蝶大爆发’的景区,都是在箭环蝶生活核心区外的边缘地带。”杨镇文表示,蝴蝶谷森林覆盖率达到70%,还有上百个瀑布景观,水资源十分丰富。但若生态遭到破坏,作为对环境十分敏感的物种,“蝴蝶大爆发”景象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为减少对蝴蝶的影响,以及方便游客出行,蝴蝶谷仅向公众开放蝴蝶数量相对较少的区域。
此外,金平县也在积极探索延伸蝴蝶谷的周边产业链。当地居民自发成立了合作社,在专家的指导下发展蝴蝶产业养殖,通过种植蝴蝶啃食的植物,完善当地生态环境,随后开始养殖蝴蝶,并利用养殖出的蝴蝶发展观光、美食、工艺品等产业。其中,部分养殖的蝴蝶将被放飞,用于补充生态系统。
“老百姓从中获利后,也明白了这种资源可为后代所享用。”杨镇文介绍,如今居民参与度越来越高,越多越多人愿意对蝴蝶谷、对蝴蝶和生态进行保护,由此在当地形成良性循环,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杨天智 实习生 邱滢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