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主要靠什么发展(让世界看见陕西)
8月10日,外媒记者在西安国际港站货运受理中心采访。
8月3日晚,外媒记者在延安宝塔山感受红色延安的魅力。
8月7日,外媒记者在安康市恒口示范区毛绒玩具厂参观。
8月5日,外媒记者在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感受新农村生活。
8月4日,外媒记者在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留影。
8月6日,外媒记者走进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凤凰茶山。
8月10日,外媒记者在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动车组驾驶暨牵引传动实训中心体验驾驶。
在陕北,延安的万家灯火与巍巍宝塔山遥相呼应;在陕南,绿色安康挽起秦巴灵秀山水;在关中,人文西安展现古丝绸之路起点千年古都精彩神韵。立秋前后的三秦大地,像一幅幅接续展开的精美画卷,让来自海外的记者朋友们赞叹不已。8月3日至10日,参加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陕西行”活动的21个国家的26名记者,先后在延安、安康、西安进行采访。他们用镜头捕捉陕西的新形象、新风貌,让世界看见陕西、读懂中国。
在陕北,见证红色初心。 8月3日,外国媒体记者一行抵达延安南泥湾机场,展开为期8天的陕西之旅。在宝塔山、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市档案馆,他们通过观看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幅幅珍贵历史照片及《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档案展览,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的伟大奇迹。在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他们详细了解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进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记者们借助“小蜜蜂”多语种同声翻译,开通现场直播,向世界传递来自陕北高原的声音。
埃及记者荷达·穆罕默德说:“延安人民的热情,展现出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与自豪。”她说,这是她第三次来中国、第一次到陕西,这里的方方面面都让她觉得非常惊叹。
无论是历史图片展览中黄土高坡的延安还是眼前绿意盎然的延安,无论是乡村欣欣向荣的景象还是延安新区现代化的新城,在延安的3天里,外媒记者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在陕南,见证绿色奇迹。从陕北绿意盎然的高原“移步”陕南的绿水青山,外媒记者不时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不断被采访对象所感动。8月6日,从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的茶山到长安镇的神草园,记者们徜徉在绿浪奔涌的茶园之间,体验采茶、炒茶、品茶的乐趣,感受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安康高新区,记者们了解这个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加速度”: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分别保持在20%以上,其中入驻企业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制药新厂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5亿元,年利税2.8亿元。在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记者们走进安康恒安玩具有限公司,好似走进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神态各异的毛绒玩具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们纷纷拿起毛绒玩具拍照,进行直播。
在汉阴县涧池镇紫云南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外媒记者参观了农业园区和社区工厂,为宜居宜业新型搬迁社区竖起大拇指。石泉县蚕桑健康产业和康养休闲旅游三产融合型的“金蚕小镇”让外媒记者连连赞叹。在缫丝厂车间,大家为探寻到丝绸的“源头”欣喜不已。阿曼记者费萨尔·赛义德·穆罕默德·阿尔萨迪和也门记者亚西尔·艾布伯克尔·穆罕默德·穆阿里米用阿拉伯文字共同写下“丝绸之路把我们连接在一起”的书法作品。
在西安,见证丝路传奇。8月8日,记者们走访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阿塞拜疆记者阿卜杜拉赫曼诺娃·阿尔比娜连连称奇,并在现场进行直播。
8月10日,在西安国际港务区,记者们听取了中欧班列长安号的运行情况介绍,感受西安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强劲活力。随着中欧班列长安号“朋友圈”不断扩大,对铁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当天,记者们还走进铁路人才的摇篮——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坐进学校的动车组驾驶暨牵引传动实训中心驾驶室,体验动车的速度与激情。在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记者们了解到,“爱菊”逐步构建起北哈州—阿拉山口—西安“三点一线、三位一体”的国际“粮食大通道”,并拥有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粮油连锁网络。
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副主编肯扎耶夫·鲁斯兰说,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以及西安城墙等众多古迹,城市又非常现代化,古今结合,远远超出他的想象,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尽管一直在酷暑中采访,但陕西之旅结束时,记者们难掩欣喜与振奋。他们纷纷表示,要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传递中国故事和陕西声音,为中国人民与本国人民搭建友谊的桥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