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技巧和方法(隧道施工要点经验)

要点经验

1、隧道开挖超欠挖控制

隧道开挖的超欠挖指开挖处至设计开挖轮廓线的垂直距离,及该点到设计圆心的距离与设计半径之差。开挖轮廓线的下限半径为:设计半径 预留量(立拱架前的突变和拱架安设后的变形,按3cm考虑) 二次衬砌模板变形加大量5cm。开挖轮廓线的上限半径为:开挖下限半径 监控量测动态管理的预留沉降量(设计及规范经验值:18cm、16cm、13cm)。

超欠挖检测采用悬高法和支距法,这两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但测点的距离不能过大,局部要加密,激光断面仪测量精度高,但是受导坑开挖,掌子面难架设的影响,实际操作不易。

隧道施工技巧和方法(隧道施工要点经验)(1)

4、围岩监控量测

监控量侧是新奥法复合式衬砌设计、施工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本区段隧道衬砌采用信息化施工管理的重要工作和课题,通过施工现场监测掌握围岩和支护在施工过程中的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保障了施工安全,对评价和修正初期支护参数,力学分析及对二次衬砌施作时间提供了信息依据,根据本项目隧道地质特点及要求,主要进行了一下项目的量测。

地质预报

采用超前水平钻探,5m为一个区段,为围岩动态动态情况、参数的修正提供了有力的信息依据。

围岩变形量测

主要是通过洞内变形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围岩内部位移量测来监控洞室稳定状态和评价隧道变形特征,是隧道施工日常量测的主要实测项目及工作,

应变量测

采用应变计、应力盒、测力计等对钢架支撑、锚杆和衬砌受力变形情况进行监控,进而检验和评价支护效果。本项目对支护的锚杆、拱架及二衬受力变形进行监控经过数据分析设计的支护效果优良。

隧道施工技巧和方法(隧道施工要点经验)(2)

稳定性

经过对逐座隧道量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回归分析,对IV、V级大跨径不良地质围岩及支护取得了大量的数据信息,采用了位移反分析法,反求得围岩初始应力场及围岩综合物理力学参数,并与实际结果对比、验证,为今后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不少科学数据及类比依据。

隧道施工技巧和方法(隧道施工要点经验)(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