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为什么会寸土寸金(香港人一讲普通发)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香港为什么会寸土寸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香港为什么会寸土寸金(香港人一讲普通发)

香港为什么会寸土寸金

当我们听得一脸黄种人问号的时候,其实香港人想表达的是“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歌……”

当然,广东人也是用“咯咯咯咯咯咯”来说这句话的,但是鉴于香港人离开母国比较耐(久),普通话的基础比广东人漂浮许多,我们还是重点聊聊那些烫嘴的香港普通话。

1

“我现在就很想炸死它~”

作为一个80后的自贡人,我们小城市有种奇怪的现象:我们(据不完全统计,主要集中在70后80后)听着粤语歌长大的那一代孩子,几乎人人都会唱一口标准的粤语歌,发音之标准,直逼广东本土六级水平。

贾樟柯的电影《小武》也多次重现街头录像厅里发出的港片对白,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港产片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当时港产片占据内地电影市场的很大部分,既传播了香港文化,不知不觉地推广了港式粤语,我至今都记得哥哥姐姐们拿着麦,满嘴的“狼奔,狼漏,慢你滔滔港岁雯拔游~”—这首粤语《上海滩》唱遍大江南北,几乎就是童年的粤语记忆。

但是当我2002年第一次去香港的时候,我发现我的普通话和我只知发音不知音调的粤语毫无用武之地。最后从过关的地方到香港国际机场,我们双方用英语顺利地完成了沟通。

1997年后,香港特区政府实行的语言政策为“两文三语”,即中文、英文书写,粤语、英语和普通话口语。香港人的第一语言依然是粤语、或族群母语,第二语言是英语和普通话,但是那几年备受争议的教育局文件同时也显示了香港政府在2011年的统计:94.9% 的香港人惯用语言为汉语,其中粤语为89.5%,普通话仅仅为1.4%。

大概是内地市场的需要,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四大天王,普通话很是了得,除了郭天王,个个都说得没有港腔。我的偶像张国荣更是不得了,为了演好内地导演的片子刻意学普通话,去看看经典的《霸王别姬》就能知道。后来的明星当中,可能是因为王菲的缘故,谢霆锋的普通话越来越好,陈奕迅也算得上是少有的普通话说的很好的香港艺人。

除此之外,在封闭的小岛长大的其他明星们,明显普通话就很扎口了,相信很多朋友随口就能说出渣渣辉、陈咬春、骨天勒、叉少芬……以及张家辉著名的那段名言——大噶好,我系渣渣辉,探挽懒月,介四里没有挽过的船新版本,挤需体验三番钟。

网上一直还有个关于古天乐的段子,他接了一个广州车展的代言活动,上台后,主持人问他:“你现在看到这个车有什么感想?”古天乐当时回答:“我现在就很想炸死它~”其实他说的是“我现在就很想驾驶它”。

2

说的真就是“鸟语”

粤语里面不仅仅只是没有卷舌音,相比较普通话的四个声调,粤语竟然达到有九个声调之多:

【普通话的四个声调】

声调位置 字例 字例 字例

1)阴平 妈 摸 撸

2)阳平 麻 膜 卢

3)上声 马 抹 卤

4)去声 骂 末 路

【粤语的九个声调】

声调位置 字例 字例 字例

1)阴平 因 分 诗

2)阴上 忍 粉 史

3)阴去 印 训 试

4)阳平 人 焚 时

5)阳上 引 愤 市

6)阳去 刃 份 事

7)阴入 壹 忽 ~

8)中入 ~ ~ 屑

9)阳入 日 佛 蚀

九个音调也有九个音调的好处,据说这样的发音其实更接近于古汉语,因此粤语读诗歌,反而显得更加抑扬顿挫,百鸟啾鸣一般(此处毫无贬义地说,难怪形容粤语像“鸟语”)。

△香港粤语版徐志摩《偶然》

3

“尿袋”和“奶妈”, 香港粤语和广东粤语的区别

广州的粤语一般是现代粤语,现在粤语主要也是两个流派。香港现在是两种发音都是存在的,但大多数的新闻播报还是以复古粤语为主。在中学生毕业的时候也会朗读一段文字,用这两种粤语的哪一种都可以,资料显示,这是为什么我们听到的香港粤语和广东粤语发音不一样的原因。

根据资料,自“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继而“新文学的发展也扩大了白话文的影响”,白话文在内地迅速发展, 使得内地的书面语与口语的差异缩小,而香港的官方书面语从文言文转变为现代语体文的进程比内地迟缓得多,比如“如要落车, 乃可在此”之类的通告目前在一些公共小巴上还能看到。难怪有人会觉得香港和台湾两个地区比内地其它地方更保有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会觉得港式粤语更为“洋气”?就是因为港式粤语夹杂英语词成为它的一大特色。

“九七”回归之前, 香港的高层职位主要由英国人和其他外国人担任。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港人也可以担任,但他们必须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各级管理层的会议用语和会议记录都是英语,粤语版本不被认可,外籍主管者听不懂粤语,更看不懂中文。如果在会议上有人用粤语发言,会议的正式记录必须以英文转述其发言内容。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的《联合声明》重申中文、英文同为正式语文。

港式粤语由于长期跟英语接触而形成了一些鲜明特点,以至能跟广州的粤语区别开来:比如说“你能把那个链接发给我吗?”香港人都会说“你可唔可以畀个link我?”“你可以在柜台等我”“你可以喺counter度等埋我”。再比如两地的一些常用语的不同:香港人把“充电宝”叫做“尿袋”,广东人叫做奶妈(两个俗语都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们称作“发票”,香港人叫“手写单”;我们形容“我就静静地看着你装X”,香港人说“我睇你点扮嘢~”;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U盘”,香港人的称呼是“手指”……

香港人把“充电宝”叫做“尿袋”

常见的广式粤语和港式粤语词汇区别

据研究,像“巴士”“派对”之类的英语借词使得港式粤语与广州话产生差异。这些外来词先在英属部门的公职人员以及文化教育界和工商界上层人士中流行,渐渐扩大,然后在一般市民中推广开来。

所以下次如果遇到一个香港人,他对你说“是兄弟就来啃我,我要捅你”,请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类似东北话当中的“来信砍”的意思,多微笑,多想想TVB“呐,做人呐,最重要的是开心~”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自澳门大学人文学院 侍建国《港式粤语及其身份认同功能》

鸣谢香港朋友Mr Zun担任《各个国家……》的声优

鸣谢香港作家廖伟棠担任《偶然》的声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