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以前孝义叫什么(何称孝义)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梁晓飞、王劲玉

背倚吕梁山脉,衔吕梁之雄峰;面俯晋中盆地,吞汾河之浩水。

近期发生的一起非法盗采煤炭引发的透水事故,令山西省孝义市备受关注。其实,除了丰富的煤炭资源,这里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1992年以前孝义叫什么(何称孝义)(1)

孝义得名:行孝仗义

1992年以前孝义叫什么(何称孝义)(2)

孝义历史源远流长,是山西历史上置县最早的九县之一。春秋时期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始置瓜衍县。

据《左传》记载,晋景公赏士伯“以瓜衍之县”。公元前594年,晋国正卿荀林父统率晋军主力灭掉赤狄潞氏,彻底平息了狄人的长期威胁,也使晋国疆土拓展到太行山西麓。凯旋之日,晋景公重赏荀林父,随之又想起3年前晋楚崤之战后,荀林父以败军之将谢罪“请死”,大夫士伯仗义直谏,力保其无罪。于是晋景公又感激地对士伯说:“吾获狄土,子之功也。微子,吾丧伯氏矣。”当初若不是您的劝谏,我就会失去荀林父,也不会有今天的胜利。遂将“瓜衍之县”赏给了士伯。

瓜衍县旧址在今孝义市北的虢城村,又名“瓜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山西名胜志》卷七记载:“瓜城在县北十里,本虢城也。相传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乃筑城以居之。”

瓜衍县是目前史料记载中我国最古老的县名之一,是“县”从最初的田地划分单位,到居民组织、功臣封地,并向行政区划逐步过渡的一个地名化石,它影响到秦王朝及后来集权统治形式郡县制的诞生。

秦时,这里属兹氏县域;东汉末年,南匈奴五部入居离石、中阳等地后,曹魏政权迁中阳县于今孝义旧城,置此为中阳县。西晋永嘉元年(307年)战乱后,中阳县废,孝义县境并入隰县。北魏时期,今孝义市境成为魏军抗击吕梁山区“山胡”侵扰的前沿阵地。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今孝义境从隰城县分出设立永安县,县治在今孝义市旧城。“永安”的命名反映了魏政权祈望平息山胡侵袭,希望社会安定的意愿。但积聚已久的社会矛盾,多次引发边镇暴动,永安被“胡贼所破”。

隋统一后,今孝义市境又恢复永安县旧名。

孝义得名“孝义”,不得不讲郑兴“割股奉母”的纯朴孝行,以及“义虎勇救樵夫”这两则故事。

据记载,隋末唐初,孝子郑兴,终日勤劳耕作,侍奉父母,但家境贫寒。父亲去世后,郑兴守孝3年。母亲久病不愈,郑兴服侍床前,从不解衣,不离母亲半步。母亲想吃肉丸汤,郑兴因无钱买肉,于是割下自己的肉煮汤奉母。此事传开后,人人都为郑兴的孝道所感动。

唐贞观元年(627年),因县名与涪州的永安县(今重庆奉节)重名,遂产生更名之议。因郑兴以“孝行闻于朝”,于是唐太宗李世民勒赐改永安县为孝义县。如此,避免了两县的重名,同时也表彰了郑兴的孝德。

据清乾隆年间《孝义县志》记载:“因邑人郑兴孝行闻于朝,遂改名孝义。事见唐李吉甫《元和郡国志》。”

“义虎救樵夫”是一樵夫遇险被老虎相救的感人故事。清代《孝义县志》记载,明代有个樵夫砍柴坠入虎穴,老虎不仅没有吃他,反而将他背出山外。樵夫千恩万谢,与老虎约了个时间在西门外答谢它,到了时日,老虎如期而至,将樵夫送它的东西叼了后离去。

1992年以前孝义叫什么(何称孝义)(3)

除了“郑兴割股奉母”“义虎勇救樵夫”,孝义市还流传着许多感人孝行、动人义举,积淀出孝义这块土地的人文基因。

“文化三绝”:皮影、木偶、碗碗腔

1992年以前孝义叫什么(何称孝义)(4)

历史绵延不绝,皮影、木偶、碗碗腔沉淀下来,成为孝义文化最具特色的亮点。

皮影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各式各样的皮制道具,通过灯光投影到白色幕布上,并配之以乐器,伴之以唱腔、道白等,使观众听到和看到有声有色的各种戏剧故事,给人以形神兼备的美感。因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均是民间艺人通过手工雕刻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为皮影戏,或影戏。

1992年以前孝义叫什么(何称孝义)(5)

孝义皮影戏分为纸窗皮影戏和纱窗皮影戏,并以纸窗皮影为主。纸窗皮影主要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称“灯影儿”“纸窗子”。一般纸窗高约1米,长约2米,并固定在柜架上。纸窗糊制有严格的裁纸、毛边、对口、粘贴、平整等五道工序,其窗平整无皱、雪白无瑕。

孝义皮影常以羊皮、牛皮或驴皮作为材料,皮影制作工匠依据戏剧故事,雕刻出各种生动逼真、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以及诸如桌椅板凳、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奇山怪石、龙亭金殿。这些雕刻物件又称作孝义皮雕,一般高42至60厘米,并绘有各种色彩。孝义的皮雕,构图简洁,造型别致,刀法细致,雕工细腻,疏密有别,色泽鲜艳,形神结合,在光亮下能显出立体感。

孝义皮影戏的音乐独特别致,地方特色浓郁。由于它长期流行于孝义一带,受外剧种影响少,因此缺少变革,曲牌非常简单,常用的只有“走马腔”和“三吹三打”,但同时也保留下古朴的风韵和色彩。

孝义皮影是集文学、音乐、表演、雕刻工艺于一炉的民间艺术,已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孝义皮影木偶剧团所拍的120集《英雄出少年》的电视系列剧,不仅演火了国内,还走红了国外。

1992年以前孝义叫什么(何称孝义)(6)

木偶戏是盛行于孝义市及周边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乡土风情浓郁,同样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孝义木偶戏最初独立成班,后来和皮影合成一个班社,即“灯影班”。“白昼间木偶作怪,夜晚时牛皮成精”,即灯影班白天上演木偶戏,晚上上演皮影戏。

木偶戏分为提线木偶戏、杖头木偶戏、布袋木偶戏、铁线木偶戏等。“孝义木偶属于北方派系的杖头木偶,因为它由三根棍杖配合完成表演。”孝义市皮影木偶剧团团长刘亚星说,孝义木偶戏又称举偶,其特点是真人在下、木偶在上,艺人通过插于木偶上的一根木杖和两根操纵木偶手的细铁棒来操作整个木偶。经多年钻研,如今的木偶还可表演喷火、舞长绸、甩花翎等动作。

孝义人爱看戏,也爱唱戏,素有“无孝不成戏”“无戏不成班”之说。在孝义戏曲中,流传最广的是碗碗腔。孝义碗碗腔也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戏剧之一。

1992年以前孝义叫什么(何称孝义)(7)

碗碗腔生于陕西,长于孝义,是由皮影说唱艺术逐渐演变而成的。据传,清代光绪年间,陕西省同州(今大荔县)一带连年灾荒,大批饥民渡过黄河逃难到晋南、晋中,一些皮影戏艺人也前来卖艺谋生。

后来,受山西的中路梆子、孝义皮腔、汾孝秧歌等孝义地方戏曲和孝义民间艺术的滋养,结合方言语调的特点,皮影说唱艺术在演唱、伴奏、风格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具有孝义地方特色的碗碗腔。

清光绪中期,碗碗腔影戏班子逐年递增,演出足迹遍及山西全省,远达宁夏、辽宁。民国初年,由于军阀割据,政局动荡,极为兴盛的碗碗腔皮影开始步步衰落。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孝义境内仅存下十几个农闲搭伙的碗碗腔皮影班子,且都家当破败,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新中国成立后,艺人那鹏飞、高仲玉、冯庭荣等大胆创新,首次用皮影形式表现现代生活,演出了《白毛女》《赤叶河》《血泪仇》等现代剧目,开辟了碗碗腔艺术发展的新途径。现今的孝义碗碗腔音乐,板式丰富,唱腔多样,特别是女演员加入以后,唱腔更加优美动听,妩媚动人。

1992年以前孝义叫什么(何称孝义)(8)

从“挖煤靠煤”到探路转型

1992年以前孝义叫什么(何称孝义)(9)

孝义素有“三晋宝地”之称,矿产资源丰富,品种较多,尤以煤、铝为最。当地人戏言:“往下打30米就能出煤,50米肯定能出铝。”这也是当地私挖滥采屡禁难绝的原因之一。

孝义境内的煤炭资源是霍西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储煤面积为783.5平方公里,占境域总面积的82.8%。探明的地质储量为71亿吨,远景储量90亿吨。煤层地质构造比较简单,除白壁关井田一带煤层埋藏超过600米外,一般埋深都在150-350米之间,主要煤层埋藏较浅,赋存稳定,倾角平缓,较易开采。

铝土是孝义市的另一个优势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孝义的西部山区,埋藏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这里的铝土从质和量上均在全国乃至亚洲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最大的铝厂——河津铝厂的矿石基地就在孝义。

凭借雄厚的煤焦产业,孝义市经济总量多次位列山西全省第一,入选全国百强县。然而,由于长期高强度的资源开采,2009年,孝义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作为一座兴于煤的城市,“十三五”期间,孝义经济转型步伐愈加坚定,第二产业占比下降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5.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步入新发展阶段,孝义致力于做好非煤产业文章,物流云仓、智能供应链、电商小镇等新业态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一批以“孝”“义”文化为元素的特色文创产品和工艺美术品牌,正在成为孝义的全新名片。

1992年以前孝义叫什么(何称孝义)(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