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情况下会溺水(不在水里也可能会溺水)
天气一热,泡在水里
不用说有多舒服了
总之一个字
爽
不过这做什么事
“安全”还是得放在第一位才行
游泳不慎溺水
大家都听DV君讲过很多遍了
而今天
我想给大家科普一种溺水
干性溺水
↓↓↓
最近
网传某地一个4岁小男孩
在戏水时不小心呛了几口水
几个小时后开始肚子痛
接下来几天里
孩子出现了腹泻、呕吐等情况
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这篇文章称
孩子死于“干性溺水”
那究竟什么才是“干性溺水”?
看完整件事后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
主任蒋龙元分析
网传文章中的小孩未必是干性溺水
因为真正干性溺水
引起的最主要症状是缺氧
而不是腹痛、腹泻
干性溺水,是指人淹溺以后,肺泡和肺里面没有水或者只有少量的水,引起出现淹溺表现的原因是颈喉肌的痉挛,导致的声门关闭而出现的缺氧状态。
而常见的“湿性淹溺”
是由水进到肺部
导致肺的交换功能跟通气功能
发生功能障碍
也就是说
两者最终都是引起缺氧
但是它们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蒋教授表示
发生湿性溺水和干性溺水时
最容易受到损伤的器官
就是大脑
特别注意的是
5岁以下小孩、过敏体质人群
体质差和对外界刺激敏感者更容易
发生干性溺水
除此之外
还有一种常见的溺水方式
叫做“迟发性溺水”
它表现为在上岸后一段时间
导致死亡
划重点
干性溺水和湿性溺水
都是发生在游泳过程中
迟发性溺水一般发生在上岸后
“上岸后可能有一部分水进入到肺里,但没有感到太多不舒服,由于肺里有水可能会继发成肺水肿,逐渐影响肺部功能,出现疲劳、呼吸困难等,最终导致缺氧。”
医生提醒
在游泳时发生少量呛水时
不要用力擤鼻子
这样可能会导致脏东西
进入耳内引发中耳炎
这个时候只要自然咳出即可好转
要想“防止溺水”
还得是有科学正确的游泳方式
①
做好热身准备运动
避免出现紧张 恐慌的情绪
②
游泳前别吃得太饱
避免影响消化
③
避免在水中进行不当的动作
比如跳水、嬉戏打闹等
在孩子游泳时
家长们也得时时刻刻盯紧他们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游泳是好事
但始终还是要注意“安全”
别以为自己厉害
在水里嬉戏打闹没什么问题
要是出了事,后悔莫及呀
现在正处夏季
街坊们一定要好好留个心眼~
来源: 广东公共DV现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