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钻井为什么用三轮钻头(钻头泥包原因分析及对策)

pdc钻井为什么用三轮钻头(钻头泥包原因分析及对策)(1)

PDC 钻头泥包原因分析及对策

为了实现快速钻进,钻井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PDc 钻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发生PDC钻头泥包的现象,导致起钻次数增多,甚至被迫使用牙轮钻头。PDc 钻头泥包,严重制约了公司总包井钻井速度的提高,影响了公司综合效益和钻井市场的形象。有必要对PDC 钻头泥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对策。

一、PDC 钻头泥包的现象

钻进过程中,PDC 钻头使用没到期且所钻地层岩性没发生变化,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说明钻头被泥包了:(1)钻进中,钻时明显增加,从每米几分钟上涨至几十分钟;(2 )下钻或短起下后,钻时较快,钻进几米后,钻时明显变慢;( 3 )钻进中,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泵压上涨,扭矩变小;起出钻头后,切削齿、流道槽、保径部分有滤饼,说明在钻进过程中发生了泥包。

二、造成PDC 钻头泥包的原因造成PDC 钻头泥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钻井液性能方面:钻井液性能差,如失水大、滤饼厚、抑制性差、润滑性能差等。

( 2 )钻进地层特性方面:软泥岩地层、易吸水膨胀的地层或软硬交错的地层,易形成泥包。

( 3 )钻进参数方面:钻进中排量较小,未能将钻屑及时带离井底,造成重复切削。钻进中钻压不均匀,使切削齿瞬间切人地层的深度不一致,特别是钻时变慢后,盲目加大钻压,会迅速包死PDC 钻头。

( 4 ) PDC 钻头选型方面:选用中心孔流道较小的PDC 钻头,容易导致钻屑堵在底部,造成泥包。近年使用中DBS 的PDC 钻头泥包很少,而其它PDC 钻头或试验用钻头较易泥包。

三、预防PDC 钻头泥包的技术对策使用PDC 钻头对钻井液和工程措施都提出了比牙轮钻头更高的要求,不能将适合牙轮钻头的参数用到PDC 钻头使用上。根据对PDC 钻头泥包原因的分析,除地层原因是无法进行人为调整控制的外,其它几方面的因素都是人为可控的,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PDC 钻头泥包。

1 .下入PDC 钻头前维护处理好钻井液性能钻井液性能是否良好是防PDC 钻头泥包的重要因素。可以想象两种极端情况,一是PDC 钻头放人泥浆罐中,一是PDC 钻头放人淤泥罐中,前者肯定不会泥包,而后者肯定会泥包。要达到不泥包的状态,应调整好钻井液性能。调整钻井液性能又主要是控制钻井液的失水,提高钻井液的抑制性、润滑性。

( 1)钻进中,应降低钻井液失水,避免地层吸水后形成厚滤饼阻卡等。

(2 )抑制性:加人大分子包被剂、聚合醇等,抑制泥岩地层造浆、分散。

(3 )润滑性:做到粘性泥岩的钻屑在PDC 钻头上粘不起,必须加足润滑剂、清洁剂,加量与当时钻井液密度等有关系。清洁剂加足是以钻井液不起泡为准,润滑剂加量一般为1 %一3 %。

(4 )钻进中,应加强固相控制,只有尽量清除劣质固相,才能实现优良的钻井液性能。

2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也是防PDC 钻头泥包的重要因素。PDC 钻头钻速快、钻屑多,必须要有足够的排量,迅速带出钻屑;否则重复切削会形成淤泥而泥包钻头。同时,对其它措施也有较高要求。

(l )排量:倪16 井眼中应尽量提高排量,应保持在30 - 35 口。之间,而现场实际排量一般在25一28 口s 之间,低排量只适于牙轮钻头,而不适应钻井速度较快的PDC 钻头。( 2 )钻压:在不井斜的情况下,加大钻压有利于提高钻速,但在软泥岩地层加大钻压易形成泥包,送钻均匀,避免送钻不均匀造成PDC 钻头泥包。

(3 )下PDC 前进行短起下,消除厚滤饼、阻卡,有利于防泥包。

(4 )适当地层下PDC ,防止因地层原因造成的泥包。加强PDC 钻头选型,以适应新钻地层。

(5 )钻进中,钻时变慢,怀疑PDC 钻头泥包,应将PDC 钻头上提,离井底1 一2m ,增大排量,提高转速,争取将部分泥包的钻屑甩掉,便于继续钻进。

(6 )下PDC 钻头前应测量起出的牙轮钻头外径,防止PDC 钻头下人小井眼遇卡,同时预防PDC钻头下人井径变小的井眼段,减少钻头泥包。

(7 )下人PDC 钻头,由于有保径部位接触井周,相当于一个小扶正器,改变了钻具的结构,导致刚性增强。因此,在厚滤饼段、井斜率变化大的井段要用牙轮钻头通井,应有耐心坚持划眼,待井眼畅通后再下PDC 钻头。

( 8 )优选PDC 钻头,在易泥包地层选用排水槽大的PDC,使钻屑能容易及时地排出,减少发生泥包。

3 .现场实例

( l )某井砚16 井眼因溢流导致井下垮塌,埋钻具,被迫侧钻。井深2 635 . 00 一5 050 . 34m 为侧钻段,其中2 660m 为井斜最大点,5 . 540 ,后逐步降斜。井深4 631 . 08m 下入PDC 钻头,钻时慢,gh 钻进3 . 37m 至4 634 . 45m 。起钻发现钻头底部形成垫层状泥包,水眼堵3 个。分析原因为PDC 钻头在下钻中刮划造斜段井壁,在未下到井底前已形成泥包,即先期泥包。后通过遇阻划眼,分段循环,下人PDC 钻头正常钻进,日进尺40 一60m 。

( 2 )某井311 mm井眼,钻井液密度1 . 82 cm ,深4 164 . 55m 下人PDC 钻头,钻时慢,1 : 30钻进0 . 7m ,钻头发生泥包现象。多次采用钻头提离井底0 . 2 、0 . 4m 循环,钻井液冲洗PDC 钻头后逐渐恢复正常,平均钻速1 . 5m /h 。该井由于使用0127 钻杆,排量受机泵条件限制,只有30 一32 L/s ;后在同构造上使用140 钻杆,排量达40 一42 L/s ,同井段使用同型号钻头,无泥包现象,并且机械钻速高,可见排量小也是造成PDC 钻头泥包主要因素。

四、结论

( l )维护处理好钻井液性能是预防PDC 钻头泥包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

( 2 )优化钻井参数,特别是采用大排量及时清除钻屑和下人PDC 钻头前使井眼畅通,也是有效预防PDC 钻头泥包的主要措施。

( 3 )使用PDC 钻头有利于快速钻进,但是必须考虑到使用PDC 钻头特殊性,克服按使用牙轮钻头操作PDC 钻头的惯性思维,认真解决各种不利的影响因素,才能真正将这一先进工具转化为生产力。

一、造成牙轮钻头泥包的原因

1、地质因素:所钻地层为上部不成岩的软泥,极易粘帖于钻头表层,压实后造成钻头泥包;地层中的泥页岩虽成岩,但易于水化分散,使井眼内泥质或固相含量大增,吸附于钻头表面造成钻头泥包;或者地层中含有分散状石膏,造成泥浆污染后,泥浆中的有害固相难于清除,使钻头被泥包的机率大增;地层渗透率高,在压差作用下,吸附井筒内有害固相及未及时携带出的岩屑,形成厚泥饼,起下钻时在PDC钻头下方堆积造成钻头泥包。

2、泥浆性能因素:泥浆抑制性差,无法控制泥页岩的水化分散;固相含量和粘切过高,钻出的岩屑难于清除,易吸附在钻头表面,如果使用的是无固相钻井液,钻头是绝对不会发生泥包的;泥浆比重偏高,失水大,易形成过厚的粗糙泥饼;润滑性能差、钻头表面无法形成有效的保护膜,钻井液中的劣质固相易吸附在钻头上。

3、工程技术因素:钻进中排量小,不能有效清洗井底及钻头,同时上返速度不足,岩屑在井内滞留时间长,粘附于井壁形成厚泥饼,尤其是中上部钻速高时更为严重;在软泥岩地层,钻压过大,地层或钻屑与钻头表面形成直接接触,造成钻头泥包;长裸眼下钻未进行中途循环,从井壁上刮下的泥饼或钻屑则会泥包钻头。

4、钻头选型因素:水眼设计无法满足排屑要求;流道排屑角阻碍了钻屑顺利脱离井底。

5、操作水平因素:下钻速度过快,钻头不是在顺着螺旋型轨道向下滑行,而是在井壁上不断刮削泥饼或钻屑,极易造成钻头泥包;下钻时遇阻不是接方钻杆循环划眼冲洗钻头,而是下压或下冲,从井壁上刮下的泥饼或钻屑则会泥包钻头;下钻到底时操作方法有误,如果先启动转盘,后启动泵,同样也会造成钻头泥包;在软地层中钻进时,送钻不均匀。

二、PDC钻头泥包的常见现象1、钻进时进尺明显变慢,或者说钻时明显升高;2、增大钻压或减小钻压对钻速无明显影响;3、地层变化时对钻速影响不大;4、一般情况下泵压略有升高或无明显变化;但有时也会出现高泵压,甚至堵死钻头水眼,阻塞循环通道;5、钻头牙齿不能有效吃入地层,表现出扭矩变小或扭矩波动范围减小;6、起下钻出现“拔活塞”现象;7、短起下钻过后钻速明显变慢,继续钻进可能会逐渐恢复原钻速而泥包解除,或者继续变慢造成严重泥包致无法钻进;8、钻井中发生钻具刺漏、循环出现短路,处理完后钻速明显变慢。

三、PDC钻头泥包的预防

1、泥浆性能的调整

1)、混油或增加润滑剂投入量,使钻屑不易粘附到钻头上;

2)、加大钻井液中聚合物含量,控制失水,提高泥饼质量;

3)、提高钻井液抑制性,减少泥页岩的水化分散;

4)、降低钻井液粘度、切力,及时清除劣质固相;

5)、对高渗砂层,可使用屏蔽暂堵技术,减少渗透性漏失;

6)、对含膏岩层,应提前加碱,防止其污染泥浆。

7)、维护处理好泥浆性能,在PDC钻头入井前后对预防钻头泥包都是有效的;PDC入井后,开泵前,配置一定量的清洁剂(表面活性剂)对钻头加以清洗也有一定效果。

2、工程技术措施石油钻井装备

1)、首先做好PDC钻头的选型工作,钻头水眼、流道设计应利于排屑;

2)、下入PDC钻头之前,应充分循环泥浆,清洗井眼,防止起钻后滞留在井眼内的钻屑继续水化分散;

3)、下入PDC前先短起下钻,对井壁泥饼进行刮削、挤压,将厚泥饼拉薄、压实,尽量保证井眼畅通、消除阻卡;在钻头泥包高发区,如果采用了所有方法也无法避免PDC钻头泥包,那么先使用牙轮通一趟井就成了必要手段

4)、下钻时在钻头流道表面涂满黄油,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钻头与泥浆中的劣质固相直接接触的时间,或者把钻头包起来,这样做既便在深井中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5)、下钻时钻头不断刮削井壁,井壁上的泥饼或滞留于井内的钻屑会在钻头下堆积,到一定程度便会压实在钻头上,那么下钻中途进行循环,将钻头冲洗干净也是有其必要的;

6)、下钻过程中还应适当控制速度,防止钻头突然冲入砂桥,钻进一堆烂泥中;另外如果速度恰当,PDC钻头会顺着上一只钻头所钻的螺旋形井眼轨道行进,而不是在井壁上划拉下大量泥饼。

6)、每次下钻到底时必须先开泵,尽量提高排量充分冲洗井底和钻头,等排量满足要求后再轻压旋转钻进0.5-1m,这也是PDC钻头造型的要求。

7)、尽量采用大排量钻进,保证PDC钻头的充分清洗与冷却;

8)、在软泥岩中钻进,应尽量采用低钻压、高转速、大排量,没有必要盲目使用高钻压去追求那仅高一小点的钻速,那只是牙轮钻头的使用方式;

9)、操作要精细,送钻加压一定要均匀,不能忽大忽小。

四、PDC钻头泥包的处理

1、处理钻头泥包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不要急于打钻,因为越打包的越厉害;

2、停止钻进,提高排量加强水力冲洗效果,上提钻头脱离井底,提高转速增大离心力使泥块易于甩出,并上下大幅度活动几次,然后下压至井底不开转盘循环5-10分钟,将上述过程反复操作;如果在2个循环周内无效,就应当考虑起钻了。

3、无论预防或处理钻头泥包,调整泥浆性能都是必然的,发现钻头有泥包迹象,应立即停钻并配置清洁剂在第一时间打入井内对钻头进行清洗。(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