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的性格(活出自己的奇葩)
三百多年前有这么一位奇葩:他饱读诗书,只是造化弄人功名难就,一身本事却未见半分入朝堂;他结交三教九流,不拒鸿儒白丁,未曾轻慢与友。在古代学而优则仕的浪潮中,他别具一格,不染尘埃,用尽半生写一本《闲情偶寄》,只盼浮世一生,闲情可寄。他是李渔,是俗世中的一朵奇葩。
少年学霸,功名不成
李渔的经历丰富到令人咋舌,翻开他的履历,乍一看,表面上的身份就够琳琅满目: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诗人......没那么简单,实际上,他还是清朝出版业知名老板、是才华横溢的戏曲编剧兼导演、是红极一时的戏剧组合李家班之主、也是独具匠心的园林设计建筑师、更是家喻户晓的畅销书作家。
当然身份不过是世人给他打上的标签,想要更多地了解他,还得一起进入这位奇葩的世界。
有些人出生就头顶“仙气”光环。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八月初七,一位怀胎十一月余的母亲足足忍受了三天三夜的疼痛还未能顺利生产,危难关头幸得一路过的白发老者指点,终于产下一个男婴。老者认为胎儿是“星宿降地”,并非凡胎,留下一句“仙之侣,天之徒”后翩然离去。
有感于此,李氏夫妇为这个孩子取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这个出生不凡,被寄予厚望的男孩到后来改了一个名字,叫李渔。
有着“仙气”buff加成的李同学,自幼聪颖好学,在学习上一骑绝尘。相传,他襁褓识字,“四书”“五经”过目不忘,不过十三四岁便能赋诗作文,下笔千言。所谓神童也不过如此。他自十五岁以后每年在自家后院的梧桐树上刻诗一首,以警戒自己不要虚度年华:
小时种梧桐,桐本细如艾。针尖刻小诗,字瘦皮不坏。刹那三五年,桐大字亦大。桐字已如许,人长亦奚怪。好将感叹词,刻向前诗外。新字日相催,旧字不相待。顾此新旧痕,而为悠忽戒。
不怕别人聪明,就怕别人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尽管18岁那年父亲突然因病去世,家境日衰,但为了实现父亲光宗耀祖的遗志,李同学在伤感之余更加努力读书。
1635年,25岁的李渔意气风发,在金华参加童子试首战告捷,一举成就“五经童子”,一时风光无限。
但命运紧接着给他开了个玩笑。三年后,信心满满的李渔在杭州参加的乡试中名落孙山,期望越大,失望便越大,考试失利的沉重打击,让李渔格外失落,他满腹牢骚。
李渔(1611年-1680年)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图源:网络
此时的李渔已经年近三十,而立之年,依然功名不就,一事无成,心中困苦,可想而知,留诗为证:
昨夜今朝,只争时刻,便将老幼中分。问年华几许?正满三旬。昨岁未离双十,便余九、还算青春。叹今日虽难称老,少亦难云。
闺人,也添一岁,但神前祝我,早上青云。待花封心急,忘却生辰。听我持杯叹息,屈纤指、不觉眉颦。封侯事,且休提起,共醉斜曛。
李渔不甘心,又准备了三年。1642年,32岁的李渔重振旗鼓,乘船再次前往杭州应试,谁料满清铁骑已席卷江南,人未至,路已断,中途传来封路截道的消息,李渔仰天长叹,又惊又怕,无奈之下,只能原路折返。
这一回头,李渔此生再也没有应举。
国难当头,寒窗苦读十余年,一朝化为泡影,此时的李渔心灰意冷,惆怅不已,人生果真就如此了吗?
出世入世,应时而动
腐朽的明王朝大厦将倾,可惜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在经历亡国的痛苦和梦想的破灭双重打击,又不愿为清朝所用的他选择归隐,在故乡兰溪营构草庐,过起耕钓自食的隐居生活。
李渔回到兰溪后,在亲友的帮助下,在伊山宗祠后面买了一块地,构筑了几间茅屋,李渔美称其为自己的乐园——伊山别业,即伊园。
伊园的修建展露了李渔的园林天赋。在条件有限的条件下,园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亭、桥、廊、轩诸景无所不有,李渔得意地与西湖相比,“只少楼台载歌舞,风光原不甚相殊”。
这一期间,李渔还在家门伊山下大路旁修建了一座凉亭,取名“且停亭”,自题一联刻在亭上: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此联一直为后人传颂,且停亭还被誉为中国十大过路凉亭之一。
这几年,李渔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一心寄予山水,小日子过得好不快活。在他晚年著成的《闲情偶寄》一书中,他曾对这段人生最惬意美好的时光流露感慨:
追忆明朝失政以后,大清革命之先,予绝意浮名,不干寸禄,山居避乱,反以无事为荣。夏不谒客,亦无客至,......欲食瓜而瓜生户外,思啖果而果落树头,可谓极人世之奇闻,擅有生之至乐者矣。
可好景不长,李渔必须得认真考虑吃饭的问题,毕竟归隐也不过是养花种草,建园修林,陶冶情操而已,他不可能像真正的农民一般靠耕种为生。带着一大家子的李渔急需一条养家糊口的途径。
“一艺即可成名,农圃负贩之流,皆能食力。”
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自食其力,李渔朴素的想法正和和当今自由职业者无异,坊间也笑传他或是自由职业者的祖师爷。
李渔雕像。图源:网络
这无疑是一条崭新的道路。虽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可大明不在了,清朝也不待见他这种遗老,功名之路是走不通了,他将视线转向市井,他想靠才学贩卖艺文赚取钱财。
卖赋杭州,如获新生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从古至今,杭州便是商贾云集,生活质量极高的杭州人游冶之风正盛,喝酒饮茶,听曲看戏,赌馆青楼鳞次,“人情以放荡为快”。
还得是城里人会玩啊!李渔觉得杭州城这样良好的环境,正适合自己“卖赋以糊其口”,于是李渔说干就干,他变卖家业举家迁往杭州。前途未卜,可李渔依然充满了希望和斗志:
又从今日始,重返少年场。
......
易衣游舞榭,借马系垂杨。
肯为贫如洗,翻然失去狂。
李渔这样洒脱的人很清楚在生活面前适当的低头和退让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安贫乐道他并不在意。
填词谱曲是李渔选择的主要谋生手段。一是因为当时戏曲艺术极为发达,在众多文学艺术门类中影响最广、受众最广,戏楼、戏班都对剧本有着大量的需求,市场有前景,编撰戏曲也相对容易盈利;二来李渔精通音律,熟悉填词作曲,写起戏来那叫一个如鱼得水,往往十几天便成一剧。
果然,李渔的《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玉搔头》等六部戏剧刚出手就瞬间火遍全城。此外,李渔还写小说,脱胎于这一时期的《十二楼》、《无声戏》正是清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上乘之作。
这些通俗文学作品虽在当时被正统文人所不齿,视为末技,可却备受人们的喜爱。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作品一问世,便畅销于市场,被争购一空。
一时之间,李渔声名鹊起,妇孺皆知。
李渔靠卖书卖戏,收入颇丰,在杭州的小日子终于慢慢好了起来。可人怕出名猪怕壮,随之而来的盗版问题也让他苦恼不已。
他的作品以惊人的速度向各地流传,杭州、苏州、南京等地的不法书商千方百计进行私刻翻印以牟取暴利,数日之内,三千里外的地方也能见到他的新作。
有的就干脆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的作品,挂上他的笔名进行发行,蒙骗读者。这种不择手段牟取暴利的行径,不仅侵犯了他的著作权,还极大地影响到他的声誉和经济收入。
李渔坐不住了,他踏上了打击盗版的维权之路。一边请求官府为他主持公道,一边四处奔走上门同盗版者谈判交涉。
李渔故居。图源:网络
不夸张地说,李渔算是当时最早具有版权意识的作家,也是最早捍卫自己著作权的作家。由于时代的局限,对知识产权哪有什么保护意识,李渔的努力依然没有让现状有多大改变。
在发现有大量盗版书流向金陵后,为了保住自家饭碗,也为了心中的一口气,李渔离开杭州,迁往金陵。
寓居金陵,戏文成双
1662年,李渔来到金陵,成立了芥子园书铺,正式当起了李老板,发誓要肃清盗版市场。
年近五十的李渔在文化产业再度迎来春天。
有了自己的书店,李渔不仅刻印自己的书,还刻印被他称为“四大奇书”的《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西游记》和《金瓶梅》,以及一些市面上人们想看而买不到的书目。
李老板是个实诚人,买他家书的人无不称好。其中特别著名的就有《芥子园画谱》,就连鲁迅对此也痴迷不已。后来书铺屡经转手,但李渔此前奠定的良好口碑一直保持,芥子园也成了清朝出版业响当当的老招牌,屹立两百年而不倒。
也是在来到金陵以后,李渔开始完成他的理想——开属于自己的戏班。
1666年,李渔得到乔、王二姬,二姬豆蔻年华,天资极高,被他发掘培养成为李家班的台柱,分饰旦、生两角,后来又配以其他诸姬,一个家庭天团就这么出道了。
李渔向来对戏剧情有独钟,且独有见解,他自任教习和导演,以芥子园为根据地,带领李家班四出游历、演剧,“全国九州,历其六七”,不辞辛劳,赴全国各地巡回演出。
很快李家班便红遍了大江南北,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备受戏曲名流们的欢迎,说是当时的戏剧天团也不为过。
康熙十年(1671年),李渔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汇集编撰成《闲情偶寄》并出版,从词曲音律到服饰器玩,从园林居室到饮食养生,寻常人嘴里的一句“隔行如隔山”,就足以让多少人知难而退了,而在无所不玩、无所不懂、无所不通的李渔眼里,这些不过是些生活的小技能,“但手熟尔”,自此李渔名声更盛,交游愈广。
南京芥子园。图源:网络
同年端午节前后,李渔两次带李家班在百花巷演出经他改编的《明珠·煎茶》等剧,并与著名戏剧家尤侗、诗人余怀等一同观演,往往夜间上演,曲未终而天已白,兴致昂然,意犹未尽。
书铺卖书不绝,戏班一片红火,游历四海,广交好友,年过半百的李渔过得好生惬意。
可命途多舛,次年,乔、王二姬因劳累成疾先后离世,李渔老泪纵横,悲恸欲绝。
对李渔来说,二姬不仅是支撑李家班的台柱子,更是和他心意相通的红颜知己,六年来朝夕相处,那种感情超越了一切。没了台柱子的李家班一蹶不振,慢慢瓦解,李渔的戏剧事业落下帷幕。
归居层园,泯然辞世
落叶归根,晚年李渔准备回到家乡,他在经过桐庐县严子陵钓台时有感写下一首词《多丽·过子陵钓台》,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过严陵。钓台咫尺难登。为舟师,计程遥发,不容先辈留行。仰高山,形容自愧;俯流水,面目堪憎。同执纶竿,共披蓑笠,君名何重我何轻!不自量,将身高比,才识敬先生。相去远:君辞厚禄,我钓虚名。
再批评。一生友道,高卑已隔千层。君全交,未攀衮冕;我累友,不恕簪缨。终日抽风,只愁载月,司天谁奏客为星?羡尔足加帝腹,太史受虚惊。知他日,再过此地,有目羞瞠。
词的前半部分表达了对严子陵辞禄归隐的敬佩之情,李渔自身与之对比有羞愧之意;而词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自己一生奔波艰辛却不悔的感情。
这样看起来矛盾 ,但其实是李渔真正内心思想的流露,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矛盾与挣扎,但同样可以看到他顺世豁达的处世态度。
数十年光阴弹指而过,乡音未改,但故交旧友已不在,再回到家乡,发现早已物是人非,李渔心中感慨万千。
1677年,因为儿子年满十八,将回原籍参加考试, 67岁的李渔便又迁回杭州。
当地官员对李渔十分敬重,在他们的资助下,李渔买下一处旧宅,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折腾。他修建园林名为“层园”,“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层园依山而建,风景宜人,李渔准备在此安享晚年。
可好景不长,奔波劳累大半生的李渔一病不起,1680年正月,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凌晨,李渔泯然长辞。
纵观李渔的一生,痛苦失意有之,志得意满有之,兜兜转转,他的一生就是在尘世中折腾,他在这世间真真切切的活过,他活出了自己,一朵俗世中的奇葩。他留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最重要的,我想将其称为活在当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