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数金牌最高奖学金(深中两学子获清北橄榄枝)

深中2名国际奥数金牌得主获清北橄榄枝

日前,2021年第62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传来捷报,中国代表队以208分,获得团队总分第一,中国代表队参赛的6名队员全部获得金牌,为参赛代表队唯一全部夺得金牌的代表队。

值得注意的是,在6名参赛获奖的中国国家队队员中,有2名来自深圳中学(下称:深中)——该校彭也博、冯晨旭同学分别以36分和31分拿下金牌,此举也使得深中成为全国唯一有两位学子夺金的学校。

国际奥数金牌最高奖学金(深中两学子获清北橄榄枝)(1)

彭也博和冯晨旭合影。

深中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成绩斐然,截至目前,已将16枚国际学科奥林匹克金牌收入囊中,涵盖数学、物理、化学和信息学四个学科。

7月27日,深中举行国际奥林匹克金牌学习经验分享会,深中校长朱华伟在分享会上揭开了该校育人模式的面纱,两名学霸也分享了其背后的成长故事。据了解,目前两名金牌得主分别就读于高一和高二,均已收获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抛出的橄榄枝。

从小展现超强数学天赋,收获清北橄榄枝却格外淡定

彭也博今年就读于深中高二,小学的他在华师附小度过,当听闻朱华伟校长到任深中后,便从广州转来了深圳。据深中数学竞赛教练王坤老师介绍,彭也博在幼年就已展现超强数学天赋,小学四年级时即参加日本的小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了全世界前三名的成绩。2017年,深中与华为合作设立“深中—华为特殊人才奖”,在初高中阶段发掘在基础科学领域有特殊专长的天才、偏才、怪才,彭也博便在此机制中获得发现和培养。在采访中,彭也博显得十分腼腆和害羞,质朴简单的他让人联想到前段时间火爆全网的北大数学助理教授韦东奕。

国际奥数金牌最高奖学金(深中两学子获清北橄榄枝)(2)

彭也博

而冯晨旭则是深中初中部的学生,小学就读于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冯晨旭的母亲表示,他在上幼儿园时便展现出对数字的浓厚兴趣。“上幼儿园时,他喜欢在家看表,还将整个小区的水表都翻看个遍,而且牢牢记住了自己家的水表读数。”进入小学后,班主任发现了他的数学天赋,并建议母亲可以往数学方向进行培养。经过比赛后,冯晨旭表示,认真和勤奋是最关键的,比起刷题,把握题目背后逻辑和规律更重要。未来,他希望在大学继续从事数学研究。

国际奥数金牌最高奖学金(深中两学子获清北橄榄枝)(3)

冯晨旭

校方透露,两名同学均有“跳级”的经历,彭也博从初三跳至高二,而冯晨旭则从初二跳至高一,且目前两人均收获清华和北大抛出的橄榄枝。谈及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垂青是什么感受时,两名天才少年则格外“淡定”,仅用了“还行”等简单词汇。

国际奥数金牌最高奖学金(深中两学子获清北橄榄枝)(4)

教练代表王坤向大家介绍两位金牌选手

全国顶尖师资,超前教育理念与培养制度

2018年,深中开广东省之先河,一年获三枚国际学科奥林匹克金牌。如今,3年时间,深中收获了五枚金牌,这一成绩哪怕放之全国都实属难得。谈及为何深中能培养这么多金牌得主,朱华伟将其归结为“理念”“制度”和“师资”三个原因。

在理念上,2017年,深中就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中”的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华底蕴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并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到了学校发展战略的至高地位。在制度上,深中信守“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不断创新办学模式。2017年,深中与华为合作设立“深中——华为特殊人才奖”,在初高中阶段发掘在基础科学领域有特殊专长的天才、偏才、怪才;2019年,开办高中博雅班,以文史方向为重点实施文理融合、广博而有深度的培养模式;2020年,开办高中数理实验班(市班/省班)。

国际奥数金牌最高奖学金(深中两学子获清北橄榄枝)(5)

朱华伟

关于师资,在朱华伟看来,最好的老师就会吸引到最好的学生,最好的学生继而会吸引到更多最好的老师。因而,深中新教师招聘常以高学历成为媒体关注焦点。目前,在深中教师队伍中,博士教师80余人,北大、清华毕业的教师100余人,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海外顶尖名校毕业的教师50余人;不仅如此,深中拥有一支全国最优秀的竞赛教练队伍,如今年的金牌教练王坤老师获2000年CMO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阮中楠老师获201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胡基伟老师辅导学生获第60届IMO金牌,杜瑞楠老师曾凭数学竞赛保送至南开大学数学院陈省身班。

国际奥数金牌最高奖学金(深中两学子获清北橄榄枝)(6)

朱华伟向两位金牌选手赠送纪念品

因材施教,重视“偏才”“怪才”培养

在深中,重视“偏才”“怪才”的培养、为之提供充分的成长空间是该校频频出现国际奥赛得主的原因之一。2009年,深中朱华伟校长担任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国家队主教练,就曾带出韦东奕这样的满分金牌得主。为天赋各异、各有所长的孩子提供包容的平台和成长空间,已深深融在朱华伟发掘与培育拔尖人才的理念中。“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各种不同专长的人对不同的领域发挥影响,这样社会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很多科研天才并非‘全才’,多数时候我们需要专才对某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并作出改变,从而引领社会的发明创造。”为此,深中一直在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努力,并不断呼吁,实现对初、高中的连贯培养。

国际奥数金牌最高奖学金(深中两学子获清北橄榄枝)(7)

彭也博打开纪念品十分惊喜

“深中一直希望建构一个初、高中两部接轨的完整教育链,原因在于人才苗子的发现和培育是越早越好。比如,今年清华大学发布的‘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就已把招生对象放宽至初三年级。”朱华伟表示,实事求是、不拘一格,因材施教、摒弃一刀切,尊重教育规律,增加课程弹性和多样性,才能形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良好生态。

国际奥数金牌最高奖学金(深中两学子获清北橄榄枝)(8)

王坤

深中2021年高考:41人被清北录取,广东第一

除竞赛成绩外,深中2021年高考再次突破,全校录取到北京大学的有13人,录取到清华大学的有28人。总人数达到41人,位列广东省第一名。朱华伟认为,从1959年张月林成为考取清华的深中第一人,到1997年深中学子韩嘉睿夺得深中第一枚国际奥林匹克金牌,再到近年来每年数十人考取北大、清华,深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是“唯分数”和“专注应试”的结果,而是“尚自然”、水到渠成的收获。

国际奥数金牌最高奖学金(深中两学子获清北橄榄枝)(9)

在科学民主、开放自由、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中,深中学子拥有多元的成就自我的道路,高考、竞赛、出国等方向均成绩卓著、表现亮眼。接下来,深中除将把学生输送到理想的大学外,还将力争培养出具有中华底蕴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展现深中对学生、对家庭、对深圳和国家的责任与担当。

【撰文】蔡敏玲

【图片】朱洪波

【视频】黄靖逵

【作者】 朱洪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