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袁隆平(送别袁隆平)

文/杨罗先(一)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告别袁隆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告别袁隆平(送别袁隆平)

告别袁隆平

文/杨罗先

(一)

这是一个普通的周末。

2021年5月22日14时05分,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发布消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噩耗传来,举国同悲。当天下午16时许,袁隆平院士灵车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驶向殡仪馆,重情重义的长沙市民自发到医院送别,一遍又一遍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

(二)

默默地坐在办公室,痴痴地发呆。

电脑、手机,微信群、朋友圈,全都是悼念袁老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我的头脑一片空白,无法排列组合这些流泪的汉字。

下午16时30分,新湖南客户端推出了诗友刘丙坤的诗作,“一颗稻谷,回到了大地”。作者附言在朋友圈转发:谨以小诗一首,送别无双国士。

(三)

我想找寻一些关于袁老的记忆。

打开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的朋友圈,依然清晰地记载着今年2月12日,正在海南三亚组织高产攻关的袁隆平院士,通过湖南卫视给全国农民朋友拜年的视频,满面笑容的袁老祝全国的农民朋友:新年快乐、岁岁丰收、亩产三千。

我能想象得出,在情系三农的袁粉心中,袁隆平院士是永远不会走的,袁老走了,绿油油的禾苗将替他活着。

(四)

我的老家,宁乡市双江口镇,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鱼米之乡最令人尊敬的地方,是它准确地诠释了人类的生存之道,双江口的父老乡亲都是袁老的铁杆粉丝,那些勤劳朴实、精耕细作、挣扎和梦想的大地耕耘者。

镇里的老书记张铁山,上个世纪80年代从湖南农业大学教师改行,是袁老杂交水稻不折不扣的推广者。从双江口走出去的长沙大地农业的董事长尹云祥,几十年潜心于水稻的培植与研究,他的微信头像就是和袁老一起在稻田测产的照片。

我在一粒种子里看见了沩江的流淌,沩江如酒。

(五)

科坛泰斗周光召深情回忆,是沩江水把他送过湘江,是湘江水把他送过长江。这份浓厚的湖南情结里,应该深埋着他们许多感人的故事。

从北京到湖南,从湖南到海南,从海南到云南,袁老的脚步稳健地走过千沟万壑。他曾经说过,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诗人法卡山以此为题,在“诗魔的乡愁”平台,含泪讲述着袁老在试验田里的点点滴滴。

(六)

宁乡是名副其实的“吨粮县”,一拨又一拨决策者,始终把粮食安全摆在第一位。

县乡村的负责同志,在大抓粮食生产的时候,统称“三级”干部。从“南优2号”的推广开始,县长梁建强、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姜益雄,都是湖南农大的毕业生,他们带领一批学农的区乡干部,奋战在村组一线,忙碌在田间地头,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宁乡老新闻贺小平在朋友圈说,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接触过大量名人大咖,真正合影后冲印放大珍藏的只有两人,第一位就是袁爷爷,袁爷爷千古,袁爷爷一路走好!

(七)

“今天的长沙,苦雨凄凄,冷风呜咽,千万长沙人同哭一声,送别英灵。”贺小平正在长沙参加诗歌活动,他们停下议程,为袁老集体默哀。

知名诗人方雪梅女士在朋友圈与袁老深情话别:你应该活在每一粒稻谷里,天下有多少粒稻谷,你就应该活多少次。

我不想述说5月22日上午的网络情形,因为中华儿女都有一个共同的期盼,衷心祝愿袁隆平院士健康长寿。

(八)

都说纸短情长,请原谅我不能在这里用我拙笨的笔,追忆袁老伟大的一生。

那么多优秀的作家、诗人,那么多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会从不同的视角,书写袁老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一生。

我认真读了常德周碧华先生为袁老逝世提的六条建议,我非常愿意在这里重复:全国降半旗志哀;联合国为袁隆平默哀;建设“中国科学博物馆”;每年的5月22日设为“中国节粮日”;敬立袁隆平大型雕像;多形式宣传袁隆平。

(九)

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定于2021年5月24日上午10:00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此刻,请允许我说,湘江连着洞庭、连着大海。

陈惠芳诗歌《永远的种子》被“北京时间”转发。辽宁作家商国华通过微信发过来西南大学师生自发在袁隆平雕像前献花的视频,“您永远是西南大学最杰出的校友”。

湖南诗歌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讴歌他们心中的英雄。他们赶制的“悼念袁隆平院士诗歌专辑”已经推出,谭仲池先生的诗作,正通过李兵的声音走进寻常百姓家:“袁隆平,我曾想用电影的艺术呈现/为你写一首关于大爱的诗/关于你对爱的理解、升华和凝铸/关于你对爱的诠释和绽放……我相信自己的判断/季节有春夏秋冬播种收获/生命当然有悲欢离合天长地久。”

[责编:刘瀚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