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周边国家(为什么从波罗的海小国)
(某个版本的)欧洲的地理中心就在立陶宛
今年3月3日,波罗的海三小国之一的立陶宛向西方“民主”示好,主动迎合美国,宣布退出中国主导的“17 1”合作机制。西方媒体认为,此举充分显示出大西洋两岸盟友的精诚团结,在21世纪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2012年成立的“17 1”论坛当中,除了中国之外,还包括中欧、巴尔干以及波罗的海的17个国家。按照官方说法,该合作机制的目的是推进各国间的投资和贸易。
事实上,更为人们熟知的是,该论坛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组成部分,目的是在全球推动基建项目。
壹波罗的海三国对海底隧道担忧?
地形图
在说立陶宛之前,再来说一则新闻。
今年4月,北欧国家芬兰商人想请中国公司在其首都赫尔辛基和爱沙尼亚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塔林之间修条隧道,隧道修好后可把两小时轮渡时间缩短到20分钟!
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却开始担心,觉得中国可能通过修隧道来“对欧盟耍阴谋”,并对“波罗的海国家造成威胁”。
今俄国飞地加里宁格勒州便是此次二战决议的结果,夹在立陶宛、波兰之间。
搞得好像芬兰真能开着坦克从隧道杀进爱沙尼亚实现大芬兰似的……问题是他们不担心芬兰,担心我们,这是二吗?我们从北极杀过去?想去波罗的海,轨道空降不香吗?修个路就成威胁国家安全了,他们家的安全系数真低。
不过,话说回来,估计也挺难的,修好就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50-70km),投资和修建的决心都是考验。
位置图
立陶宛一方面拒绝同中国合作,另一面还表示出同我国台湾省发展贸易关系的意向。作为欧盟成员国,立陶宛的举动显然不止是国际因素所驱,更是为了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好处,尤其是在欧盟刚刚同中国就一项投资协定达成共识的大背景下。
立陶宛的做法同匈牙利等其他几个中欧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知道立陶宛是否也做好了为此付出经济代价的准备?
贰以超越党派的外交路线引以为傲
立陶宛一向以本国超越党派的外交路线引以为傲。这一外交路线的精髓是注重北约合作。立陶宛人喜欢将自己的国家称为“前线”,并敢于同普京治下的俄罗斯以及卢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治下的白俄罗斯公开抗争。
尽管立陶宛只是一个国土面积6530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00万的小国,但却是持续不断的俄乌冲突中,乌克兰重要的支持者。
图中红色方框中的黑线同样是国界线,伸到库尔斯澙湖中央的黑线把两国界湖分为两份。
立陶宛为乌克兰军方提供人员培训以及医疗救助,并在外交及政治层面上向乌克兰提供支持。对于俄罗斯反对派来说,立陶宛则是首选的移民目的地。
1009年立陶宛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书中
立陶宛的做法常常令人惊叹,在欧盟内部尤其如此。很多人不禁要问:“一个中等收入水准的欧盟小国,为什么会如此热衷于向俄罗斯和中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发出挑战呢?”
1400年汉萨同盟加盟城市及贸易据点分布,除德意志地区外大多分布于波罗的海及北海沿岸
立陶宛人认为,他们的历史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立陶宛人从本国历史中吸取了教训,尤其是20世纪那段波罗的海三国被苏联斯大林(Joseph Stalin)吞并的惨痛历史。
而其中最重要的教训就是:面对苏联,小国最重要的政治资本就是尊重。要想赢得对方的尊重,就必须表明立场,并做好为此付出代价的准备。
立陶宛现在的步骤显然是要激怒我们,从而迫使对方采取措施。如果决定对立陶宛采取措施,那么立陶宛的出口商们也会立即开辟新的市场,毕竟他们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经验。当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半岛并在乌克兰东部挑起战争后,欧盟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而作为报复,普京则对多种欧盟产品实施了禁运。
叁投名状:向美国发出讯号
立陶宛期望其强硬的对亚路线会引起美国的关注,毕竟美国是立陶宛最重要的北约盟友。同一些对北约已心生厌倦的欧洲国家相比,立陶宛一直对北约持极为坚定的支持立场。
美国政府的对亚太路线似乎同其共和党前任差别不大。北约其他成员国公开表态,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面对美国的威逼利诱,立陶宛宁可损失物质利益,也不肯从实际出发。
这样一来,立陶宛既发挥了远远超越本国实力的政治影响力,又能获得美国的认可。种种迹象显示,欧美的政治家们已经意识到,21世纪北约盟友精诚团结的意义就在于,共同应对新的全球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