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睡眠融资(小睡眠竞品分析)
编辑导语: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各种吸引网民的电视剧、手游等占据了人们的睡眠时间,导致部分人的睡眠质量变差,因而睡眠产品的类型不断增多,市场规模也不断增大。本篇文章作者分析了当下中国睡眠经济的发展现状、商业模式、用户群体、相关产品分析等,一起来看一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市场分析
1. 行业背景分析
图1 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分析
由图1可知,2016年随着阿尔法狗的诞生,互联网慢慢进入了人们的生活,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熬夜追剧,通宵打游戏,沉迷于互联网世界,部分年轻人因此睡眠质量普遍变差。
因此2016年我国的睡眠经济也慢慢发展了起来,于是在2016-2020年间,中国睡眠经济整体市场规模已从2616.3亿元增长至3778.6亿元,增长44.42%,预计未来随着睡眠产品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产品类型不断增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总结:从睡眠经济的市场规模来看,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内容的丰富)导致人们沉迷其中。
2. 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1)政策因素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康中国”发展战略。
国家卫健委2019 年发布《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将睡眠健康纳入主要行动指标,正式提出中国的睡眠时长标准, 被称为“ 睡眠国标” 。
总结:从政策上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睡眠健康”这一块是呈现扶持意向的。
2)经济因素
价格接受度方面,2021年中国国民对助眠产品价格接受度主要集中在0-400元区间内,总体占比72.6%,其中四线及其他城市对助眠产品价格接受程度相对较低,100元以下占比42.0%,而已婚已育的人群对助眠产品价格接受度则相对较高。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助眠产品五花八门,终究会有人认为自己买的感觉不值这个价,因为众口难调。
总结:睡眠经济在助眠产品这一块来看消费力还是有的,但是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龙头企业,所以发展线上助眠app还是有空间可言的。
3)社会因素
图2 中国睡眠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由上图显示,2021年80.88%的中国居民熬过夜,其中43.09%表示熬夜是主动选择,77.05%表示熬夜频率在每周1-4次。
近几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也保持增长趋势,预计在2023年将突破3千亿元,说明人们追求健康的心理越来越重。
由于生活与工作压力、手机和过量信息干扰等各种因素,一边养生一边熬夜这种矛盾现象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但是对于保健品或者安眠药物的使用也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变成了可能会伤害身体健康的传统方式,这为线上精神类的助眠APP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总结:从社会层面来看,由于目前人们对“熬夜”更加普遍,对养生这一块的需求也在增加,由于这种熬夜的普遍性也造成了部分人想早睡时很难入眠,从而衍生出助眠类app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4)技术因素
销售端:2021年,家居零售行业领军企业红星美凯龙全球首家智能睡眠生活馆开业,云集喜临门、慕思、乐德飞翼等国内外智能睡眠品牌。
红星美凯龙通过打造智能睡眠生活馆,旨在加速推动高端睡眠市场的品牌和渠道集中,通过产业端供给侧改革,助力睡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预计在未来两年内,红星美凯龙将完成全国100家睡眠生活馆的打造,3年内实现全渠道覆盖。
生产端:麒盛科技斥资37亿元建设智能产业园,在全球拥有21个合作研发团队,2021年其经过测试研究,推出一套“分级头枕&分级床垫推荐系统”,依据大数据为消费者科学挑选枕头和床垫:
分级枕头选用NASA专用记忆棉材质,做到1-5个分级的智能匹配专属,适配各种需求;
分级床垫利用1176个压力感应点,通过人与床界面作用力,测算每个人压力、支撑力和反弹力数值,将床垫算出1-10级的舒适区间比值。
总结:从销售端来看红星美凯龙打造了智能睡眠生活馆,很好的助力了睡眠产业的健康发展,再看生产端2021年推出的“分级头枕/分级床垫推荐系统”也为睡眠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商业模式1. 线上模式
1)会员增值服务
小睡眠主要集中于会员增值服务、广告宣传为主,目前也开始探索「小卖部」电商领域。
在会员增值服务中,通过向新人用户提供首月优惠的形式吸引用户开通会员服务,会员服务中将提供完整的会员氛围曲库、会员课程以及提供睡眠质量测评等。
作为一款健康管理的产品,订阅机制一般都是产品的基本盈利策略,而小睡眠的优惠拉新机制也有利于让更多新人选择开通完整服务。
声音卡
- 包月:12元三个月:36元 十二个月:118元;
- 连续包月:首月1元 次月开始8元每月;
- 连续包年:88元;
- 连续包季:24元。
会员
- 一个月:30元 三个月:88元 六个月158元 十二个月:268元;
- 连续包月:首月9元 次月开始每月24元;
- 连续包季:70元;
- 连续包年:198元。
2)广告宣传
在广告宣传部分,小睡眠在开屏页以及积分中心中插入了广告位。而值得一提的是,小睡眠在「我的」中增加了位于会员中心下部的「去广告权益」的服务,用户可通过一定费用开通永久移除产品内部广告,这个服务的需求是满足不需要开通会员但不希望看到产品广告的用户群,我认为这样的设计能够很好的让用户进行选择,提升了产品的整体使用体验。
3)电商部分
在电商部分,产品「我的」中增加了「小卖部」的模块,该模块的优先级以及明显程度都比较低,可以看出目前为了保护产品整个内容生态以及体验上,小卖部仅仅是产品目前尝试探索的商业渠道,而非像蜗牛睡眠将商城放在TAB一级导航中。
2. 线下模式
而且也⾮常重要的线下跨界合作,⽐如酒店、社区、学校等提供助眠服务,为其提供价值,从⽽实现商业变现以及获取到更多的线下流量。
三、用户分析1. 用户标签(小睡眠)
地域分布:
从小睡眠用户地域占比可以看出,大多数用户位于东南沿海较发达的城市,其中占比最大的来自广东。广东作为教育人口以及劳动力密集的大省,其学业压力以及工作压力是较为突出的,因此对助眠的需求也会较大,与产品定位相符。
人群属性——性别占比:
在性别比例可以看到,小睡眠的六成用户为女性,说明了会主动选择使用助眠类产品的女性群体偏多,也反映出女性群体在社会中压力较大,睡眠质量低,而选择小睡眠产品作为其倾诉陪伴的对象。
人群属性——年龄占比:
在年龄占比图可以看出,25-30岁的用户群体最大,其次是24岁及以下。说明对睡眠管理类需求最大的是工作人群,其次是学生群体。反映了工作、学业压力对睡眠质量影响之大。
2. 用户行为
由上图可知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国民睡眠问题类型较多,主要表现为入睡难、失眠、睡眠质量差和易醒等,分别占比54.62%、50.42%、43.44%、42.30%;对于较为困扰中国国民的入睡难,再看右图可清晰看出我国国民能够倒头就睡的用户只占少数,平均一半的人入睡时长在10-30分钟,还有接近30%的人群需要30-1小时才能睡着,极少一部分人群需要1小时以上甚至更久。
国民睡眠问题呈现多元化趋势,将会极大考验睡眠企业针对特定睡眠问题提供多元化场景解决方案能力。
总结:面对国民多样化睡眠的问题来看,主要需要针对一个入睡难和一个睡眠质量差的用户群体,可以针对性的在app上面开发一些多元化的优质助眠方式,更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用户群体
- 由压力大而产生焦虑导致的失眠人群;
- 由多梦,早醒,无法深度入睡等因素导致的低质量睡眠人群。
4. 用户使用场景
(1)基本属性:男 25岁 未婚;
用户行为:难入眠;
用户特征:北漂;
使用场景:小李(用户)刚刚裸辞了,一直在找工作,每天面试2-3家公司,过去一周了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晚上非常焦虑一直睡不着觉,了解到了“小睡眠”这个app,和“蜗牛睡眠”相比里面的催眠板块更加适合小李目前的状态,小李使用后慢慢的进入了甜美的梦想
(2)基本属性:女 27岁 已婚;
用户行为:睡眠质量差;
用户特征:带娃;
使用场景:小兰(用户)因为每天带孩子,睡眠质量非常差,每天把孩子哄睡后才会去休息,但是半夜总会被孩子吵醒,整个人精神状态很不好,精神总是处于紧绷的一个情况下,通过朋友了解到“小睡眠”这个app,相比“蜗牛睡眠”来看“小睡眠”针对深度睡眠这一块做的比较好,小兰使用后精神压力小了不少,虽然孩子还是会半夜醒了吵,但是已经没有开始的那种极度紧绷感了。
(3)基本属性:男 17岁;
用户行为:焦虑;
用户特征:即将高考;
使用场景:小张(用户)还有一周就要高考了,因为父母对他期望很大,他每天晚上拼命的复习,但是学习成绩一般,每天复习的结果让他不是很理想,所以内心很着急、怕考不好,每天躺床上总会胡思乱想心静不下来,通过同学介绍了解到了“小睡眠”app,相比蜗牛睡眠app而言“小睡眠”里面有不同类型睡前小故事哄睡,小张选了一个喜欢的类型听着故事渐渐进入了睡眠,第二天精神状态明显有好转。
(4)痛点总结:
- 焦虑人群:因为学习压力大、工作压力大,以及失业后都会产生焦虑,大部分是由于自我调节能力差;
- 睡眠质量差:这类人群睡觉时一些风吹草动都会很敏感,针对这类敏感而导致睡眠质量差的人群,需要在醒来后尽快进入睡眠甚至于深度睡眠,普通网络搜索的解决办法无法满足这类人群;
- 难入眠:这类人群因为生活习惯的原因,时长熬夜导致无法尽早的进入梦想,需要外部辅助才能起到尽快入眠的作用,小睡眠app里面的白噪音以及睡前故事、爱豆哄睡很适合这类人群。
1. 战略层
总结:
小睡眠与蜗牛睡眠作为睡眠类产品,两者主要产品定位均为睡眠质量记录以及梦话检测等,而小睡眠更着重于睡前睡后的白噪音与爱豆哄睡唤醒等特色功能,蜗牛睡眠强调用户睡中的质量检测、梦话记录以及智能硬件的睡眠改善功能。
2. 范围层
总结:从小睡眠和蜗牛睡眠虽然都是助眠型产品,但是两者的侧重点不一样,小睡眠在爱豆哄睡和白噪音这一块做的比较突出,蜗牛睡眠在睡眠监测以及智能硬件这一块较突出。
3. 结构层
1)小睡眠结构图
2)蜗牛睡眠结构图
总结:
4. 架构层
1)白噪音
总结: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所服务的用户场景的不同,小睡眠的服务场景聚焦在“降噪”这个场景,无论是白噪音、还是起床铃声入睡铃声、明星哄睡等,突出白噪音的降噪效果,以及满足不同场景白噪音的使用,比如图书馆、比如午休等;而蜗牛睡眠则重点在“睡”这个场景,一个特别明显的设计就是有一个晒“梦话”的功能.
2)社区
左图蜗牛睡眠可以看出社区板块互动性比较强,注重于社交这一块,反观右图小睡眠的社交界面来看比较简洁,主要是以分享为主,分享的内容都是与助眠有关的。
总结:
除了白噪音的内容之外,睡眠问题最终会归为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的一种,许多人由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从而导致失眠、精神脆弱等问题。
虽然近年来大家对这类问题的认知度提高了许多,但是行业中江湖骗子也并不少见(具体可以自行查找某乎上此类问题的解答)。
因此,针对睡眠类APP在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的时候,解决方案的专业度需要得到必要的保证,例如邀请心理行业专家、睡眠行业专家、科研院所等参与。
另外,由于心理问题可能是非常个性化、千人千面的,因此,“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的边界范围怎么定义,也至关重要。
如果使用过类似产品的同学有一个摆在眼前的痛点一定会知道,就是这个东西晚上开启之后真得很耗电,小胖亲测,如果手机打开这两个早晨起床基本上还剩1%的电量,因此如果要使用这类产品的话,是要整夜手机进行插电的。
五、SWOT分析1. 【S】优势
卫生部调查显示,2018 年我国各类睡眠 障碍患者约占总人口的 38%,高于世界 27% 的比例。人们对睡眠问题的搜索量也增长了 43%。
天猫数据显示,去年“双11”期间,购买进口助眠类商品的人数同比增长174%。其中,00后增长达434%。
2. 【W】劣势
市场虽然旺盛,但是睡眠经济仍处于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产品鱼龙混杂,没有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市场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
3. 【O】机会
当下,由于生活与工作压力、手机和过量信息干扰等各种因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 失眠大军” 。中国睡眠研究会数据显示,2021年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国内睡眠研究领域起步晚,睡眠经济市场发展不成熟。这种现象,一方面导致了睡眠经济市场的乱象,某些产品为了“赚热钱”虚假宣传、夸大功效;另一方面,企业成为睡眠经济市场中的技术型玩家必须突破技术创新的壁垒。这也是睡眠领域尚无引领性巨头产业的关键。
4. 【T】威胁
传统家居硬件消费属性更强,更易遭到同质化竞争;电子智能硬件虽然黑科技属性较强,但是要投入更多的研发成本。药物保健类产品只要经过实验 认证,其疗效一般比其他手段更好,但是研发投入大且国家监管严格,新药上市也需要较高的 推广成本。
助眠 APP 虽然推广成本比家居硬件和药品保健产品更低,但是尚未找到合适的盈 利模式,且 APP 功能大多同质化,开发和复制比较简单,容易面临大型互联网平台的竞争, 发展前景最为不稳定。
从发展前景看,目前家居硬件中的电子智能硬件和药物保健类产品成长 较快,渗透率有望提升。
六、风险分析- 怎么建立壁垒;
- 竞争对手多的情况下,用户留存的问题;
- 遇到抄袭怎么办;
- 多多原创优质内容吸引用户,达到留存和转化的目的。
- 抄袭和模仿,只要是优秀且受欢迎的产品都避免不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创新,优化产品,成为市场的领头⽺,同时搭建技术壁垒,包括睡眠质量监测算法、推荐算法,要不断优化。
- 加大属于自己的版权创作,聘请更为优秀的的⾳乐治疗师,后期编曲师和⼼理咨询师。
本文由@尢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