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宠剧里的人工糖精到底甜不甜(想在甜宠剧里磕糖)

甜宠剧里的人工糖精到底甜不甜(想在甜宠剧里磕糖)(1)

文/冯祎

作为与仙侠剧、职业剧、校园剧并行的剧种,近年来,偶像剧的升级版——“甜宠剧”在电视台和网络视频平台也大行其道。这类剧集主打爱情,核心强调男女主角之间的甜蜜互动,也正是因此,剧情逻辑显得不那么重要,弱化剧情逻辑的剧越来越多,让不少曾经追捧甜宠剧的观众也开始抱怨:经常“嗑糖”嗑出一嘴“工业糖精”。

比如,近日正在播出的《锦心似玉》,一度打着对标《知否》的旗号,内核却仍是部标准的甜宠剧,目前的口碑和收视率已很难维持住“体面”了。还有靠着《民国奇探》翻身的胡一天,却因为开年的两部甜宠剧《小风暴》和《我的时代,你的时代》而口碑“翻车”。更有一堆甜宠剧,一开播就立刻“糊”得悄无声息。

但这都无法阻挡一众甜宠剧继续密集轰炸,《你是我的荣耀》《你微笑时很美》《爱的二八定律》《无法恋爱的理智派》《十年一品温如言》《我的邻居长不大》……从目前各大平台待播剧集宣传来看,2021年,可能又是吃“工业糖精”的一年。

当爱情变成流水线上的产品

伴随着白马、豪车、迷妹、尖叫,人见人爱但对别人又不理不睬的冷酷男主角登场,与元气满满的女主角撞了个满怀;因为弄坏了男主昂贵的物品,女主为偿还债务不得不答应对方“租女友”的要求;随后便是老套的假戏真做,什么“壁咚”、土味情话、意外接吻、搂搂抱抱举高高、旋转跳跃闭着眼……能有的互动都要安排上。

如果挡上两位主演的脸,说是在看《流星花园》也不违和。看完这部叫《扑通扑通喜欢你》的甜宠剧后,赶紧抬眼看了看日历,确实已经2021年了。20年了,偶像剧剧情依然换汤不换药。

首先是人设雷同。无论男女主角职业是什么,男主人设往往冷面多金、霸道专一,女主人设不是傻白甜,便是披着古灵精怪或女强人外衣的傻白甜,第二男主角通常对女主一往情深,而女二号则往往是个充满心机的女人,不过,他们都仅仅是推动情节的“工具人”。

其次,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往往没有逻辑和铺陈。最简单的糊弄观众的方式便是男女主角有前世姻缘或是青梅竹马,到了现代剧,便改成了契约爱情或是“同一屋檐下”。法律法规?不存在的!甜宠剧就是这么无法无天。如果连这些桥段也懒得写,那就设计成一见钟情。

再次,剧情老套。有时为了展现这种极端的情感,还要牺牲情节、人物和环境的逻辑性和真实性。像女扮男装这种戏码,常常是多剧共享。2020年暑期陆续上线的《漂亮书生》《女世子》《穿盔甲的少女》《少女大人》依然在沿用十几年前台湾偶像剧的桥段推动剧情发展。至于男主角,总是要上演一出“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有时还没看到男女主有什么化学反应呢,就被突如其来的情节按头嗑糖。

在套路满满的剧情中,要特别说一说甜宠剧里的重头戏——“吻戏”。

以前曾有一份对甜宠剧吻戏的统计,清楚记得《双世宠妃》全部30集里,有42场吻戏,第二部,更多达80场吻戏,甚至还贡献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三人吻”。

为了“发糖”,导演连物理学定律都不顾了:《致我们甜甜的小美满》走在路上会莫名其妙亲在一起,《看见味道的你》里车祸飞上天时会亲在一起,《韫色过浓》里女主角垂死挣扎之际也会亲上男主角,《天盛长歌》《少女大人》《大唐荣耀》……怎么能不给“水下渡气”排面呢。

2020年5月开播的《月上重火》,屋顶吻、喂水吻、和好吻、大婚吻都被剧组拿来做宣传点。实在编不出“接吻”的理由,那就安上一个“意外接吻能改变运气”的设定,2020年8月同时上线的两部甜宠剧《穿盔甲的少女》和《我好喜欢你》,便同时用了这个梗。

食物也可以促成吻戏。其中,面条是最佳助攻道具。常见到什么程度呢?同一个月上线的三部戏里都有它——《国民老公2》中,赖雨濛正在吃面,熊梓淇凑过来上演了“面条吻”;《亲·爱的味道》里,陆毅饰演的名厨和郭采洁饰演的厨师,一盘拌面吃着吃着就吻了起来;连刘烨、马伊琍这样的演技咖都不能免俗,在电视剧《在远方》里贡献了喜剧效果大于浪漫的“面条吻”。

除了面条,红枣、巧克力、薯片也是助攻利器。范世琦在《追球》里就用喂巧克力的方式“吻”到了卜冠今;古装剧《三国机密》里,皇帝皇后则来了一个“饺子吻”;《师爷请自重》里男女主角隔着糍粑接吻;《少爷与我的罗曼史》中,“助攻”的则是一只鸡腿。

剧评人“太阳以西”曾公开指责甜宠剧滥用“吻戏”,“吻戏是爱情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最容易成为创作者偷懒的遮羞布。越是执着于把吻戏拍出花来,越说明创作者在如何展现感情、爱情上面偷懒了。”

一位编剧也吐槽过,这种甜宠剧的人设和剧情越悬浮越好,男女主角不能有误会,即便有误会也要一集就和好,男主独宠女主一人,根本不给女二上位的机会。“连剧情进展都有指标,一集相遇,两三集暧昧,四五集表白,然后一宠到底,绝不能有‘劈腿’‘堕胎’‘小三’。”

很多时候,在资本面前,编剧也是弱势一方。连著名编剧常江都自我解嘲道:“要说文学的鄙视链,编剧应该在最底层。”影视剧是产品,是产品就要有产业链,编剧写出的文本和最终拍出的成品,中间隔了十万八千里。往往是一种类型的剧爆了,便会出现十个类似的跟风者。

好像男女主角的任务就只有安安静静地谈恋爱,周遭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这些脱离了柴米油盐的爱情,更像是神话故事,主角们就生活在一个只有爱的异世界。

相似的人设、桥段、剧情堆出来的甜宠剧,就像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爱情”,只有结果,却完全没有两个成年人彼此相吸、逐渐靠近的过程。换一个创作团队、演员、故事背景,同样可以复制出无数个类似的“产品”。因为不管“糖”多假,也总会有人去嗑。

但这样铺天盖地的甜宠剧里,只有套路,没有爱情。

女性观众的心理代偿

甜宠剧的前身是早期的日韩和中国台湾青春偶像剧,作为偶像剧的鼻祖,2001年播出的《流星花园》里,平凡自强的女主角,轻易可以获得不只一个优秀男性的追求,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些人设和桥段,直到现在还在被“致敬”。

虽然国产青春偶像剧,曾在赵宝刚的《永不瞑目》《像雾像雨又像风》等镜头下,短暂地照进过现实,但“现实主义”的偶像剧很快便被现实打败,再次回到老路上。无论是打着怀旧旗号的《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最好的我们》,还是把“爱情”打在公屏上的《微微一笑很倾城》,都是最初对甜宠剧的试探。

直到2017年上线的两部剧,才真正确定了“甜宠剧”模板:古装剧《双世宠妃》和现代剧《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

甜宠剧里的人工糖精到底甜不甜(想在甜宠剧里磕糖)(2)

《双世宠妃》剧照

然而,甜宠剧虽然广被诟病,但收视率却和口碑成反比。即便“工业糖精”的味道越来越浓,也不妨碍甜宠剧的数量直线上升。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仅有16部甜宠剧,2017年、2018年分别升至33部和57部,2019年飙升到106部,2020年是甜宠剧井喷年,全年上线133部,在上线剧集中占比超过了32.4%。

甜宠剧势头迅猛的原因不难分析。

市场需求和收视率紧密相关,毕竟,中国单身青年总数已超2亿人。据珍爱网2019年发布的《90后单身人群白皮书》显示,近七成90后渴望恋爱。甜宠剧恰好可以作为单身群体,尤其是女性的“精神鸦片”。

看累了像是在偷窥自己生活的现实题材、需要动脑子的悬疑剧、时刻需要战斗的宫斗戏,下班回家窝在沙发上,思想放空,找出一部颜值过关的甜宠剧,开着两倍速,两个晚上就能刷完,这已经是很多年轻女性当下的生活状态了。

甜宠剧里的人工糖精到底甜不甜(想在甜宠剧里磕糖)(3)

《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剧照

甜宠剧里那些令人遐想的甜蜜桥段,某种程度上是对女性观众的心理代偿。既然无法直视,就干脆忽视,正是因为现实生活的“苦”和“累”,才催生了与现实背道而驰的“甜”和“宠”。“针对更年轻化的女性群体,顺水推舟的甜宠情节,在满足受众‘少女梦’的同时,通过动作和台词,也能不断击中着女性观众的看剧爽点。”艺恩解决方案中心高级分析师李敬蕊说。

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回报

对投资者和出品方而言,甜宠剧也代表着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回报率。

拍甜宠剧不用买大IP,文学网站上的甜宠文一抓一把,网文市场就像影视业的风向标,某种题材火了,便会有一大批写手复制剧情,只为赚快钱。

这类剧大多选择新人演员,在片酬支出上能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李兰迪、张新成主演的《你好,旧时光》,所有演员片酬加起来不过800万,而杨幂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一个人一集的片酬就高达180万。

甜宠剧也是迅速捧红演员的一种方式。女演员赵露思就是成功案例,她在2017年拍摄《凤求凰》出道后,连拍了8部网剧,现代言情、古装、民国小甜剧演了个遍。通过角色打造人设,将剧粉“提纯”为忠实粉丝。

而且,这类小成本剧基本都以网剧形式播放,视频网站不再预先为剧集买单,而是由影视公司出资拍摄,成片后在平台付费播出,最终与平台按比例分账。2017年在爱奇艺上线的《花间提壶方大厨》,没有大IP,没有知名演员,成本只有2000万,播出后豆瓣评分7.9,累计收益高达8000多万,利润率400%!2019年,同样在爱奇艺播出的《绝世千金》,上线4天分账金额就突破1000万。

华策影视的2020上半年报告也显示,在影视寒冬的境况下,全网剧销售营收达9.32亿元,同比增加41.63%。从《微微一笑很倾城》的大IP到《下一站幸福》的甜宠剧,华策把握住了影视剧的风口。

在这个过程中,甜宠剧也使一些像《双世宠妃》出品方余洲影视、《颤抖吧!阿部》出品方新派系文化、《你好,旧时光》制片方小糖人影视这样的新公司崭露头角。

优酷甚至还开设了宠爱剧场,截至目前,宠爱剧场共上线了包括《将军家的小娘子》《月上重火》《绝世千金完结篇》《天涯客》《你好,火焰蓝》在内的40余部甜宠剧。

正因为能赚钱,出品方有时也顾不上吃相难看了。

2019年底至2020年初播出的《奈何Boss要娶我》以小成本实现了口碑流量双赢,2020年6月,原班人马迅速推出了第二部《奈何Boss又如何》。第一部以男女主角结婚生子为结尾,原本以为第二部应是第一部的延续,结果第二部却是平行时空里的全新故事。虽说是全新故事,但剧情上更像是第一部的复制粘贴:假结婚、追梦演艺圈、英雄救美、原生家庭不幸、反派的设置、雷同的服化道……如果不是植入广告变了,简直以为在看第一部的花絮。

但其实,甜宠剧早已开始“内卷”了。在这个斗兽场中,出品方、投资方、平台方都在被市场和用户裹挟,越来越难出现一部国民级的甜宠剧了。

2020年网播量较高的10部甜宠剧中,《奈何Boss又如何》豆瓣评分只有4.9;《忘记你,记得爱情》还被评为2020上半年十大雷剧之一,豆瓣评分3.1;古装甜宠剧《凤归四时歌》累积了14.7亿的网播量,但评价也非常糟糕……

尤其是有“5·20”“5·21”的5月,关键词更是“甜甜甜”。2020年,腾讯、爱奇艺、优酷、芒果TV就在5月上线了8部甜宠剧:《传闻中的陈芊芊》《亲爱的义祁君》《彼岸花》《你在我的右手边》《韫色过浓》《暖暖,请多指教》《幸福,触手可及!》《你成功引起我的注意了》。除了《传闻中的陈芊芊》,其余的要么热度未出圈,要么收视口碑双扑街。

甜宠剧的得势,对国产剧中的女性角色来说,也是一种倒退。这类剧的目标受众是女性观众,所以男性角色才是重点,从“霸道总裁”到“年下男”、从“大猪蹄子”到“腹黑禁欲”,各种类型,供给充足。

相反,为了实现共情,甜宠剧的女主角往往都是平凡的,类型单一。像胡一天、乔欣主演的《小风暴》,虽然女主角设定是职场精英,但看完剧情仍是傻白甜的内核;初看《了不起的女孩》,以为是女性奋斗史,结果看的却是“恋爱中的女孩”;《冰糖炖雪梨》宣称是首次聚焦冰上竞技题材的电视剧,但情节依然没有摆脱校园恋爱剧模式。

其实观众要求并不高,只要人设稍微变变花样,剧情不要太刻板和单薄,便会买账。《下一站是幸福》聚焦“年下男”和姐姐的爱情故事,《传闻中的陈芊芊》里有女尊设定和对平权的思考,便迅速赢得了口碑,足见观众是很善良的。

有网友总结,看剧都看出了规律,名字里带动物的慎入,比如《鳄鱼与牙签鸟》《蜗牛与黄鹂鸟》《亲爱的,热爱的(原名:蜜汁炖鱿鱼)》《我的时代,你的时代(原名:密室困游鱼)》《报告王爷,王妃是只猫》;“致我们”系列慎入,比如《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致我们甜甜的小美满》;带“时光”“甜”“幸福”字样的慎入,比如《幸福,触手可及!》《时光里的我们》《时光与你都很甜》……八成就踩中了雷区。

当我们谈起爱情时,它本该是多元的、水到渠成的、可触可感的,但当它被高度浓缩化后,再甜的剧,也显得廉价。甜宠剧作为情绪性消费品,依然有存在的价值,但好的爱情,和好的甜宠剧一样,不应该是满嘴工业糖精味儿的“恋爱降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