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字的讲解(再论五千言中的德字是什么涵义)

反馈与讨论集锦

    17、再论《五千言》中的德字是什么涵义(续)?

关于德字的讲解(再论五千言中的德字是什么涵义)(1)

甲骨文的道德二字

  有位J先生说:德到底是什么呢?

  从最原始的甲骨文字形来看,一个眼晴上面画了一个箭头,可以理解的范围:

  1、眼晴被射了一箭,但箭头是反的,可能是被误伤,也有可能是自己射箭把弓绷飞了,箭弹回来插眼睛上了;

  2、用眼晴瞄着某种东西。

  3、十字路口选定了一条路,.……

  从后来的字形变化看,一个直加上一个心。可以解读:

  1、有一种直的事物长了个心;

  2、有一种心是直的;

  3、从内向外有一个直线距离,……

  再后来的字:德→双人,十四,一心。可以解读:

  男人女人都有的、最多的(算盘古算法,十四是最大的数——满十五就进一)、想法……

  那么,在这么多的可能答案中,选谁呢?

  只能用玄之又玄的方法——即综合考虑的方法来选三个写法都有想似地方的答案了。结果:德——目标,方向。最后一个写法:“德”共同的目标方向。这就是“德”的真实含意了。

————

  应当说,这位J先生的观点大方向是正确的。只是到底五千言的德指的是什么?这当然要以作者的定义为准,而不是自己想当然胡说八道一通自己的定义。而五千言开篇即提出了德分上德下德,并定义“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这还不够清楚吗?

  上德,就是最佳的路线、目标和方向。所以,它是“无为而无以为也”,即一切“道法自然”!而下德呢?则是人为选定的路线,因而如道德经中多出的衍文,乃是“有为而有以为”,比如孔老二的克己复礼、为政以德等。那么,那些需要学习治世路线的大丈夫学生应该怎么办呢?其实就是一句话:“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不居其华”!!即居道治而不居礼治!“故:去皮取此”——去礼取道!而这就是全文的中枢神经!剩下的文字就是论证具体如何贯彻落实这个去礼取道——以道立天下的方针,最终实现“无为而治”了,比如“治人事天,莫若啬”!

  所以,五千言全文贯通并不困难,难的是你必须抓住全文的宗旨和总纲——以道立天下。抓住了去礼取道这个纲,剩下的自然就是纲举目张,一切自然而然,一通百通了。

  J先生接着说:

  居于以上的认知,来解一下德篇第一章:

上德不德:最好的方向是没有方向。

是以有德:是因为(上德)有(随机的)方向。

也就是说,最好的方向没有方向,是因为(最好的方向)可以以任何方向为方向。

下德不失德:最不好的方向是不能离开的方向。

是以无德:是因为(下德)没有了(可以任意运行的)方向。

————

  这就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是说,上德之所以能成上德,是因为它“不”德,即否德(不,就是古时的否字)!但上德也是德之一吧?那不德,不是连上德自己在内也否了?又从哪里去“有德”呢?所以,这缺少的“上、下”二字,也许是被篡改,也许是作者另有其它考虑等等。但无论如何,实际上必须是“上德否定下德,是以有上德”。这才是能够避免自相矛盾的合逻辑行文!

  另一方面,从原文,正因为上德否定下德,所以它才叫上德。而下德呢?作为被上德否定的对象,恰因为它保持着“不失(下)德”的特性,这才与上德无关而无上德。逻辑关系是否很清晰?所以,开篇两句的原文只能是:上德不下德,是以有上德;下德不失下德,是以无上德。这才是彻底避免自打嘴巴和自相矛盾的合逻辑行文。

  说实话,此章作为五千言的首章,作者开门见山明确了全文宗旨:“故:去皮取此”——去礼取道,因而是开篇就交代了全书的取舍总纲,自然至关重要!若读不懂这一章,那就必然要全文皆墨——再不可能知其所以然了。全文贯通当然就更是水中捞月、镜中看花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