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烽火台(烽火台的烽火)

深沪海平线边上,突兀耸立着一座山,山上建了一座烽火台,闽南话把“烽火”唤作“烟”,山顶有墩台,故称之为“烟墩山”葫芦状三面环水的半岛上,烟墩山海拔78.2米,是深沪这个中心渔港的制高点、最高点,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长城的烽火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长城的烽火台(烽火台的烽火)

长城的烽火台

深沪海平线边上,突兀耸立着一座山,山上建了一座烽火台,闽南话把“烽火”唤作“烟”,山顶有墩台,故称之为“烟墩山”。葫芦状三面环水的半岛上,烟墩山海拔78.2米,是深沪这个中心渔港的制高点、最高点。

烽火台分为三层,上、下两个台墩,由条石与三合土垒砌,长16米,宽8.4米,高9.4米,最高层并列三个烽火灶。3.6米的三支大烟囱戳向蓝天,威武地傲视周边海域和空旷山野。古早时,每当燃烧着示警的烽火从粗大的烟囱里升腾冲天,滚滚浓烟昭告周边百姓——敌人来了。

烽火台始建年代,有两个说法。第一个说法参见《泉州沿革·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朝廷派遣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在深沪半岛设置巡检司,在烟墩山修筑烽火台;第二个说法来自《泉州人名录》:烽火台,建于嘉靖年间,抗倭名将俞大猷重修。

长期以来,中国文明以农耕立国,中世纪后,随着北方战乱不断促动人口迁徙,经济中心南移,海洋产业兴起,以西北边陲为重点的游牧民族侵略与汉民族反侵略的主战场,转移到了东南沿海。到明代嘉靖时期,东瀛日本职业武士(俗称浪人)纠集岛国犯案在身的亡命之徒、破产的渔民公然劫掠舟船,武装成海盗集团。这群亡命之徒,组织严明,训练有素,嗜血为生,杀人越货。他们远渡重洋,明火执仗,沿冀北威海海岸线一路南下,至广东台山一带,不断侵扰、掳掠抢劫滨海居民。倭寇所到之处,灭村破城,杀人放火、抢夺财帛,史称“嘉靖倭乱”。

倭寇作乱开始那几年,朝廷猝不及防,显得手忙脚乱惊慌失措,抵抗不力。当时明朝已进入中晚期,嘉靖皇帝不喜上朝视事,成天沉湎于声色犬马,犯颜直谏的廷臣经常被打屁股,弄得斯文扫地,导致政纲无常,兵备懈怠。面对凶狠悍匪,官军屡战屡败,部队犹如一盘散沙,常常让残暴成性又年轻力壮的悍匪打得满地找牙,溃不成军……尤其较富庶的江、浙、闽沿海地区,更是倭寇觊觎侵犯的重灾区。“嘉靖倭寇之乱”的战争规模,虽远不及北疆西域惨烈,但对于明朝东南沿海经济社会的破坏程度不可谓不大。日本倭寇成群结队,凶猛窜击,杀人劫财,一旦得手,迅速撤离,且次数频繁。村舍刚刚洗劫一空,民众逃难回乡,正在重建家园整理环境,倭寇又卷土重来,百姓再一次遭受劫难……倭寇首领头目有意识地吸收招抚了本地部分逃犯、破产失业的农民渔夫加入队伍,用作耳目。这些熟悉当地风土民情的奸细,为倭寇作乱提供情报,打探消息,搜集官兵动态和布防重点,增加了剿灭匪徒的难度。

武装强大,又有内奸通报海防薄弱环节,倭寇专攻官军防守空虚地带,来无影去无踪,端的防不胜防。于是乎,沿海的烽火台应急而生。

烽火台,是农耕时代军事要塞必备的堡垒,逶迤连绵的万里长城,2000多年以来,作为抵御外族入侵的军事防火墙,神一样的存在。无数个长城上的烽火台就起到了屯兵驻守、及时掌握敌情警示大众的作用。守卫烽火台的哨兵十二时辰轮值,警惕盯防,一旦发觉敌情,白昼点起黑烟,夜晚燃烧明火,烽火为号,快速传递通报军情——此刻有敌来犯,必须立即组织防范。民众闻烟而动,年老体弱与妇孺及胆怯者,皆退避三舍望烟逃命,乡勇们则迅速集合,积极配合官兵以御来敌。

烽火台示警,是中国古代防患于未然的一种智慧。

东南沿海究竟有多少个烽火台,至今还没有人去深入稽考论证。明代中后期,倭乱时间长达数十载,几千里的海防线,肯定有不少,早时崇武还留有一座。深沪烟墩山烽火台,现在保存尚好,依然巍峨壮观。烽火台后有一规模不大小寨,内有水井一口,前有一条三合土构筑的壕沟环护,攻防设施比较完备。新版《晋江市志》卷三十六记载: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重修一次。抗日战争期间,三支大烟囱被日寇军舰炮轰毁掉一支。20世纪末深沪旅菲侨胞捐资重修,解放军总参谋长、开国上将杨成武将军所题“烽火台”三字,赋予了烟墩山烽火台东南海防柱石的象征。

在冷兵器时代,烟墩山烽火台,俯瞰着浩渺深沪湾,瞭望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佑护方圆数十里几十万人丁,保一方平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