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斟句酌细推敲(字斟句酌反复推敲)

词牌《水调歌头》在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之后,最著名的代表作品就是毛主席写的《游泳》。这首词写在1956年6月,当时作者前往武汉视察武汉长江大桥的施工现场,工作之余横渡长江后所作。

字斟句酌细推敲(字斟句酌反复推敲)(1)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近现代〕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字斟句酌细推敲(字斟句酌反复推敲)(2)

词的上片写了作者刚刚喝到了长沙的水,现在又吃到武昌的鱼。在水流湍急的万里长江横渡,纵目远望,楚天浩渺无垠,高远舒展。不管长江的风急浪高,这样的游泳,胜过在闲静的庭院散步,今天我终于得以尽情流连。孔子在河岸上说,时间就像这奔流不息的江水一样,昼夜不停地流逝着。

词的下片写波涛汹涌的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两山静静地在岸边伫立,作者的胸中升腾起壮美的宏图。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后将横跨南北,长江天险变成通畅的大路。我们还要在长江的西边筑起大坝,拦腰截住巫山多雨带来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神女如果健在,定会惊讶于世界发生的巨变。

字斟句酌细推敲(字斟句酌反复推敲)(3)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首词是最终的定稿,之前毛主席做了多次的修改。每一次看似微小的变化,都是他反复思考,不断权衡,字斟句酌的结果,他的作品有着精雕细琢的完美无瑕。

词中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原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主席在1958年和1963年出版的诗集中,曾将1957年首次发表时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改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但这两次都是在最终准备印刷时,毛主席听取了多方意见,还是用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字斟句酌细推敲(字斟句酌反复推敲)(4)

清代诗人袁枚在《遣兴》中有“一诗千改始心安”之说,反复推敲是中国历代诗人的优良传统。这个小逗号,被毛主席移动了很多次,究竟放在哪个位置,才能有最佳的效果。在反复权衡和深思熟虑之后,这首词重新改回原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和“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在断句的位置,的确有着很大的差别,虽意思没有变化,但重点部分却被弱化了。

“一桥飞架”,强调的是一座桥梁腾空架起,“一桥飞架南北”,则增加了空间的广阔感,一座腾空架起的桥梁将南北两地连接到了一起。后一句的“天堑变通途”,也随之有了强烈的震撼效果,无法逾越的长江终于变成了一条通畅的大道。

字斟句酌细推敲(字斟句酌反复推敲)(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