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外打拼的你回家意味着什么(一个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关于)

在外上学已经有5年多了,每一次回家和离家,别是一番滋味回家的前几天,心里暗暗激动,家里也不闲着母亲一次次打电话确定我到家的时间,姥姥姥爷早早地帮我列出了回家食谱,好生感动,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对于在外打拼的你回家意味着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对于在外打拼的你回家意味着什么(一个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关于)

对于在外打拼的你回家意味着什么

在外上学已经有5年多了,每一次回家和离家,别是一番滋味。回家的前几天,心里暗暗激动,家里也不闲着。母亲一次次打电话确定我到家的时间,姥姥姥爷早早地帮我列出了回家食谱,好生感动。

坐一夜火车,走下站台的一刻,猛吸一口家乡的空气。没错,就是这个味道,熟悉而亲切。提着行李箱,快步向前,整个人仿佛重获新生。回家,真好!

前几年火车还没有提速,北京到银川的火车是19个小时的慢车。有几次坐在硬座车厢,19个小时的火车。晚上车厢不熄灯,赶上春运,过道里都挤满了人,一夜不眠是常有的事,到了下半夜已是疲惫不堪。那时心里想的只有两个字:回家。这两个字足够让那晃晃悠悠的旅途变得有生机、有期待。那一年,同车厢的人都在抱怨:这回家的路怎么走得这么慢?

不禁想到一个问题: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这么想回家了?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一有空就跑出去和小伙伴疯玩。有一天放学,我和几个同学踢足球踢到很晚,我妈一直在找我,找到我的时候又气又急,狠狠地揍了我一顿。那个时候,最好别叫我回家,能离家多远就走多远。回家?多无趣!

上中学,青春期和父母的代沟在所难免,每次大吵大闹后,强烈盼望着早点走出家门,想法也很单纯:自由,多可贵!

刚上大学,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好嘛!终于自由了,想干嘛就干嘛。似乎憋了十几年的怨气要赶在青春期的末端尽情的发泄。那个时候,社团宣传活动喊得最多的口号是: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青春的狂欢当然夹杂着与之而来的责任担当,渐渐地,我们面对了更多的压力。来自于社会竞争的压力,来自于人际交往的压力,有时候还要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出门在外,报喜不报忧变成了我们面对远方家人的常态。有一次参加一档卫视的社会观察节目,面对几位评委的提问,我竟稀里糊涂、答非所问,那一刻,灯光打在脸上,我羞愧极了。录制结束后我非常沮丧,把自己关在化妆间里难过了很久。同一时间接到了母亲的电话,家人的鼓励让我觉得一切并没有那么糟,我还会努力的。那一天、那一刻,我真想马上跑回家。我知道,即使全世界都抛弃了我,家,不会!

这是家给我的温度,无论在哪,无论遇到什么,心里都暖暖的。应了那句话:家是孩子的依靠,是最温暖的港湾。

我记得爸爸说过,他上中学的时候住校,村子离学校很远。到了周末,想回家,却因为路不好走、无法往返于两地而作罢。爷爷就和爸爸约定,每个周末的同一时间,选定一条线路,俩人同时骑车相对而行。一早出门,大约到中午的时候就能遇上。在乡间的土路上,爷爷带着家里做好的饼子,要看着爸爸把饼吃完才能离开。简单的叮嘱几句,父子俩就继续踩着脚踏车,颠簸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渐行渐远。这是我听过的最美的故事。那是80年代,物质匮乏。回家,真难!即使再难,爸爸也要回家,因为,家里有牵挂,有希望。

自从外出上学以来,我和家的角色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这样的感受来自于母亲说过的一句话:从此以后,你就是这个家的客人了。起初不以为然,刚上大学那会,看着那张被注销了的家乡户口,心中也并没有多少感伤。只是去上学了嘛!但是到今天,我慢慢地发现,我和家的距离真的有些远了。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同学、师兄师姐陆续结婚了。我有些惶恐,猛然间发现,我们和曾经的那个家距离越来越远。父母在慢慢老去,我们不得不快速长大。每当听到那句歌词: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总会情不自已,泪流满面。

是啊,我们慢慢地告别了曾经的家,真的变成了那个家的客人。很多年轻人一有空就回家,对家的依恋也越来越强烈,因为在曾经的家里,待在父母的身边,我们还是爸妈身边那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哪怕,就几天。也想帮父母做点什么,陪他们说说笑笑。然后,再慢慢地走出那个深爱的家门。

昨天晚上,一个从小长大的好兄弟和我聊着接下来的规划。研究生毕业他打算留在上海工作,先买一套小房子,慢慢再奋斗。我为他高兴,房子不管多大多小,那都是他的新家,有他的幸福和期待。

过不了几年,我也会有属于我的家。我们都会离开曾经的那个家,但是我们也在建立起一个更大的家。我和我的子女一定也会拥有爷爷和爸爸那样美好的故事。我的子女也会陪伴着他们的爷爷奶奶继续听他们讲关于家的故事。因为,“家”给予我们的幸福和依靠是一代代传承的。

这就是我们和家的关系,曾经拼命想逃离这个家,后来拼命想回家。最后,我们惊讶的发现,家已经浸泡在血液里,和我们的生命无法分离了。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这是中国人对家永久的依恋。

此刻,我正坐在回京的火车上,望着窗外,依然在想家。想着弟弟妹妹依依不舍的目光,想着姥姥做的香香的饺子,想着和家里人说的每一句话、吃的每一顿饭,亦如中国千千万万远行的孩子。车子离家越来越远,心离家却越来越近。想家,却不再难过,因为我带着家里人的期盼,因为我的梦想和我的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只要我们都在,家就在!

恍然间想起冰心《繁星》里的一句诗:“人类啊,相爱吧!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 ”

无论走到哪,无论走多远,这个归宿永远通往家。

文:周睿智

更多内容请微信搜索并关注作者公众号:睿智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