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三山聚义攻打青州感想(安土重迁建荫华庐)
黃劍博采风追影,皇氏古建築大全
Jumbo Huang ,Jumbo Heritage List
第3163回:安土重迁建荫华庐,光宗耀祖德馨君勉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黃劍博采风追影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络Huang_Jumbo或Jumboheritagelist),本章节图文中的图片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
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的文字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
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文字没有明确商业用途。(©Image by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
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梅县,作为“世界客都”梅州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各式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以“围龙屋”为特色的客家民居,遍布城乡,成为地方丰富的人文资源。
其中,南口桥乡村是典型代表,据介绍,其境内有大大小小116座清末民初兴建的风格各异的客家古建筑,其中围龙屋就有38座。旅游专家认为,
侨乡村围龙屋数量最多、密度最大,形式最丰富,保存最完整,是目前我国客家地区发现的“最典型围屋古村落”。同时,侨乡村又被誉为“客家围屋博物馆”。
我站在侨乡村的山脚眺望远处的老宅,再穿过一个门楼,爬上台阶,来到一个有两个禾坪的大围龙居,有一个老人住在房间,养了几条狗,荫华庐修建于1919年,
算起来也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前门壁画和墀头保存较好,外墙上有很多射击孔和石质雕花透窗,因为整个围龙屋被高墙围了起来,所以盗贼很少光顾,站在门口可以看到远处的南华庐。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694:荫华庐和“【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695:荫华庐(香港元朗)”都是为了纪念藩荫华而修建的,建造者是藩荫华的儿子,真是孝心感动天地。
香港史专家刘蜀永串起了散佚在香江角落的抗战史迹,据中新社华舆和索有为电,拨开低垂的树枝,穿过茂密的草丛,满头白发的知名香港史专家刘蜀永日前冒着酷暑来到位于香港元朗凹头的潘屋,看着荒凉的庭院和房顶的断瓦,
他不无遗憾地说:“这样的历史建筑在香港本来就不多,如此荒废太可惜了。”潘屋又名“荫华庐”,为商人潘君勉在上世纪30年代所建。
刘蜀永说:“叶剑英在潘屋的生活历史,也是香港民众抗日救亡的组成部分。建议香港考虑将潘屋改建成元朗抗战历史纪念馆。”
刘蜀永出生的1941年,正是日军开始侵占香港的那一年,他在1982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我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工作,长期研究香港史。他在工作中发现,香港从英占时期到回归以来从未有过正规的地方志。
2001年,退休后的刘蜀永用更多精力推动编修香港地方志。在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陈坤耀和刘智鹏教授邀请下,刘蜀永于2005通过“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到岭南大学驻校研究香港史,
协助推动地方志编修,并于2019年出任香港地方志中心事务顾问。在多方支持下,由他担任主编之一的《香港志》首册于2020年底出版。
“修香港志,我们在香港的历史尤其是香港抗战以来的历史,是不可回避、必须正视的。”刘蜀永说。近几年来,他查找大量的历史文件,访问重要事件当事人,进行田野调查,试图串起散佚在香江角落的抗战史迹。
2021年5月,香港首条抗战遗址文物径——沙头角抗战文物径计划在香港岭南大学的网页上刊发。刘蜀永告诉记者,从2017年以来,他和刘智鹏教授等同仁,与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大击战士联谊会、
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香港广州社团总会、新界乡议局等爱国团体和机构共同研究和实地寻访,初步拟定了沙头角、西贡和大屿山三条抗战文物径,文物径串连了许多与抗战相关的历史遗址。
“日军进攻香港后,英军抵抗18天就投降了,香港抗战的重任就落在了我们身上,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港九大队)是在香港沦陷三年零八个月期间唯一一支成建制的、自始至终坚持抗战的武装力量。”刘蜀永称,
作为港九大队前身的数支武工队营救过800多位文化名人及其家属,港九大队以游击战方式牵制和打击日军,取得许多战果,还营救过盟军飞行员,为盟军提供过许多有战略价值的情报,“港九大队其实还不到1000人,就有115人为保卫香港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地方志具有“存史、资晸、育人”的功能。对刘蜀永来说,编修香港地方志,是不容放弃的正事。“香港最近发生了一些街头不良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回归以后历史教育缺失。近年来学界的一些朋友和一些爱国团体都意识到这个问题,认为要善用香港本地的历史资源来开展国民教育和历史教育。”刘蜀永说。
客家人安土重迁,最忌讳的是脚下无寸土、头上无片瓦。因为,房子不单是自己和家人憩息的一个安乐窝,也是展现家族门第面子和供奉先人神灵的重要场所。没有属于自己名下的房子,似乎已经行走在不幸与不孝之间。
19世纪中叶起,一批批漂洋过海谋生者,不忘叶落归根,从南洋带回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在家乡南口镇建起了一幢幢别致精巧的民居。这种移植异地建筑的典型,莫过于潘祥初老宅南华庐附近的荫华庐,荫华庐的主人潘君勉在香港经商事业有成,回到家乡建筑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建筑,同时他意犹未尽,在香港也建起一座同名的具有浓郁客家风格的建筑——元朗荫华庐,与家乡的房子俨然双子星座。
潘君勉(1882至1968),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人,客家人,已故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华侨实业家、旅港嘉属商会首届会长。1908年,26岁的潘君励在堂叔办的香港“万通安记”商号任司理,自创“南通”公司,致力于旅游业和商业,大力协助嘉应地区的青年到印尼经商谋生。后又与堂兄潘植我在日本神户创办“得人和”商号任副经理,将神户、大阪等地的商品,直接运往南洋各埠销售。
潘君勉少年时期在乡求学,16岁到广州谋生。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往香港在其堂兄潘祥初开设的“万通安记”任司理,后自办南通公司。
在这期间,他与印尼侨胞密切联系,大力协助家乡青年到印尼谋生,并为他们提供食宿、购买船票及办理护照等,有数百人通过他的帮助找到了职业。
1916年,潘君勉团结旅港嘉应商界同乡倡议成立“旅港嘉属商会”,被选为首届会长。1938年,又与同乡丘公冶、林翊球等人发起组织“南洋输出入商会”,任首届副理事长。
30年代其堂侄潘植我在日本神户创办“得人和”商号,他出任该商号副经理。40年代初,为进一步扩展贸易,他先后在日本神户开设“东明公司”,在香港、上海及家乡南口开设“南通公司”,在九龙开设“南洋织造厂”,将各地货物运往印尼等地销售。
潘君勉还热心公益事业,曾主动把元朗坳头之地产捐赠给九龙博爱医院兴建大楼;1944年与温克威、陈柏麟等人倡办梅县县立第二中学(即今南口中学前身);捐款资助家乡毅成学校和安仁中学兴建校舍;1950年南口中学筹募建校经费时,他带头捐献并发动旅港嘉属商会成员资助。
又名“潘屋”、“狮子屋”,由客家华侨潘君勉所建。因为在日本及南洋经商暴富,潘君勉衣锦还乡,在梅州盖了一座“威震八方”的荫华庐。
1932年,潘君勉专程从梅县把孙天朗建筑师及数十名工匠请到香港,并原装从大陆进购建材在元朗凹头再建一座荫华庐。1985年,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这是唯一被香港晸府列为一级文物的单一民居。“潘屋”连同附近土地总面积达3728平方米。
据香港大学建筑学院相关资料介绍,这座长方形的单层建筑占地面积超过600平方米,属两厅两横建筑物,即正门处一厅堂,内进另一厅堂,正堂的左右各有一横屋,屋顶采用双瓦面,
又称阴阳瓦,由此比一般屋宇多了一层瓦,隔热良好,但成本亦高昂,正门两侧分别雕有一对贴金木狮,屋内檐下有4对共8只石狮子浮雕,形神皆霸气,故潘屋又被称为“狮子屋”,为香港古老建筑物群中罕见。
1968年,潘君勉逝世于香港。1983年,时任港督的尤德爵士及夫人在文化署官员严瑞源先生陪同下参观“潘屋”,更以国语与潘懋贤倾谈,垂询潘屋的历史。
港督卫奕信爵士曾建议将潘屋列为历史建筑物,收购潘屋,将之装修成为“元朗潘屋客家文物博物馆”。1985年,潘屋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20世纪初,客家华侨潘君勉在家乡广东梅县南口和他的事业发迹起点香港元朗,各建了一座客家风格的大宅,皆命名为荫华庐。潘君勉对“荫华”情有独钟的理由很简单:荫华是其父的名字。此举亦可窥见客家人对父母的孝顺,对祖宗的敬仰。
近现代的客家富商巨贾,发达之后都喜欢光宗耀祖,在家乡盖大宅。但在香港有“红色往事”的客家名宅极少,元朗的荫华庐是与“红色”联系较密切的一个,周先生曾经到访,叶将军和一些左群文化名人都曾经在这座大宅避难、养伤或安顿家人。
战争时期,潘氏一家因时局很荡,时而避居梅县,时而隐居香港。元朗荫华庐一度被日军征用作宪兵指挥办公室,为元朗军事总部。当时留下的一张军用书桌,直至20世90年代还存放在潘屋大厅。
抗战期间,同乡叶剑英在香港开展工作及就医,也曾住荫华庐。潘君勉还接待叶剑英的母亲、妻子等入住,两家人在门前合影留念。后来,叶剑英离港回武汉,无暇顾及在港的家人,此时潘君勉不仅照顾叶的家人,
还捐款在香港购买西药及医疗器材,转运抗日前线。据潘君勉侄儿潘炳湘回忆,1938年8月下旬,伯父带他去港岛跑马地会见了叶剑英夫人,并给了她一笔生活费用,大约500元港币,叶夫人其时怀抱着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诸侨胞忠诚爱国,累寄款项援助,不仅同仁等万分钦佩,益使我前线英勇将士为之感奋!
房子是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场所,但之于客家人却有多重的含义。解读房子的历史意义,绕不开客家人建房屋的传统历史伦理,在梅县的南口镇,遍布从明代到民国时期形式丰富的客家民居,跨越历史的时空,坚守着客家人对家族和祖先崇拜的家庭观念。
从空中俯瞰南口大地上的围龙屋、围屋围楼,或许更能明白,与其说客家人在建房子,毋宁说是在重构一个团结协作的小社会。这是以姓氏血缘为纽带的居住空间,是以儒家的礼仪和敬祖为核心的殿堂。
随着现代化个性主义的张扬,从南华又庐四合院式横屋的出现,客家人集体聚居的方式已经打开裂口。现代钢筋水泥建材的推广,砖瓦建材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聚族而居成为模糊的往事。我们保护这些传统建筑,常常出于关注房子走出来的名人,常常惊叹建筑本身的艺术魅力,却很少惦念瓦片下守望相助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我离开潘氏围屋,看到村道上驶来几辆轿车,田野还有更多的围龙屋等待我去发掘,但天色不早了,今天只能到此为止,革O命尚未成功,明天要需努力。
侨乡村的东华庐(1919)、东华又庐(1919)、庆云庐、德华庐、南华庐、南华又庐、焕云楼、宝树流芳堂、绳贻楼、德馨堂、伟新庐、琛如庐等都是瑰宝,比较典型的围龙屋还有潘氏祖屋“出水莲”,它始建于明末,清代曾重修;
坐西向东,为二堂二横二围屋,总面阔45米,总进深56米,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合瓦屋面,土木石结构;各厅堂瓦面坡度低缓,梁架、鼓形石柱础;左侧设一小门楼,设一外大门、一照壁。该祖屋因形似莲花,又处于低洼沼泽地,故称“出水莲”。
“德馨堂”是印尼华侨潘立斋于1905年始建,1917年全面建成,是一座两堂四横两围龙建筑,房间布局为通廊结构。它利用斜坡,前低后高地建“花头”围龙。两侧附属建筑作杂物间,引山泉水作自来水用,
前面有长方形禾坪,禾坪下有长方形绿化地,门前有一半月形池塘,屋后有一座果园,栽种岭南佳果。该屋的特点是两层围龙,内围与外围相通,外围与内围之间的距离较窒窄,地板用三合土夯实。全屋占地面积为7500平方米,共有66间,8厅(道)。
最令人称赞的是屋内的“之”字形下水道设计,管道相互连接将水汇聚在天井,再由天井的排水道排出。在进入“德馨堂”正门,有几个可揭开的水泥石块,里面各放置一个瓷盎,瓷盎不大不小,刚好能在底下旋转,却提不出地面,
据侨乡村潘伦启书记介绍,这瓷盎起着过滤垃圾的作用,当水流冲击瓷盎转动时,水流通过,而垃圾则被阻拦下来,可有效防止下水道阻塞,同时也便于屋主清理。屋中水管虽不少已换上新的,但仍能看到建造时残留的铁制水管。
“毅成公家塾”(俗称老校)是由潘立斋、潘祥初两先生于光绪二十八年(1920年)捐资建造,是梅县区南口镇安仁学校的前身,该房屋为木棚瓦面,墙面三合土夯筑,初时房前有小果园和围墙,后有花园,按塾学形式而设计,
巧妙地利用山坡地而建,前部分为回字形建筑,三面单层瓦房围住正面的二层楼,中间空地为花圃,便于采光美化,后部分又为单层建在山坡地上,与正面的二楼连为一体,故楼下楼上的厅房并非能一一对应。塾内共有教室8间,住房2间。
建房之初为塾学,教授的内容以文言文为主,聘请秀才或资深的读书人为教师,招收潘氏子弟入读,民国以后改为全日制小学,邻里姓氏的子弟亦可在此就读。
安仁学校建成后为“安仁第一分校”。房前屋内有两株高耸挺拔的鸳鸯银杏古树,后花园有一株枝繁叶茂的白玉兰,这三棵树均为建校初期所种,距今有一百多年历史,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木。
塾内两株随同建房而种的浓郁苍翠,高耸挺拔的鸳鸯银杏古树,百年来的历史在它们身上留下斑斑痕迹。这里曾经桃李芬芳满天下,近代的潘立斋、
潘祥初等一批知名华侨企业家,与杨振宁齐名的世界量子化学专家潘毓刚教授、经济学家潘汝瑶教授以及潘奋南、潘嵩保、潘铎元、潘君勉等一批专家教授、军晸要人和富商巨贾都是从这家百年的私塾中走向世界。
第3164回:现代绘画艺术之父,西阳阁公岭林风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