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收藏的话题在哪里(B站里藏着青少年的)

b站收藏的话题在哪里(B站里藏着青少年的)(1)

这是晓敏青春说的第352篇原创文章

“xswl”

“哈哈哈哈哈哈哈”

“泪目”

“注入灵魂”

“这谁顶得住啊!”

“秒啊”

“试图混入其中”

“有内味了”

“前方高能预警!”

……

b站收藏的话题在哪里(B站里藏着青少年的)(2)

能一眼看懂这些“暗号”的人,不用多说,一定是“小破站”的人。

“小破站”是谁?官方名字bilibili,简称B站,外号小破站。

关于B站#

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履历:

2009年,三位年轻人创立了B站;

2018年,哔哩哔哩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2019年底,B站举办跨年晚会,播放量超9887.2万,弹幕超308.9万条,豆瓣评分9.1;

2020年五四青年节,演讲视频《后浪》和《入海》,引起全网热议,朋友圈刷屏转发;

5月27日,#B站市值超过爱奇艺#,微博话题沸腾了一天;

b站收藏的话题在哪里(B站里藏着青少年的)(3)

但这份在业界赫赫有名的履历,其实并不为当代父母所知晓,对于B站,父母更多的是困惑,“这是什么东西?是一个播放器吗?”

2018年,B站推出微电影《小小少年》,在故事中,爸爸完全不理解孩子为什么成天在家里用B站看动漫,“还玩什么手机”“你上的那个网站,为什么那上面老是飘着字啊”,即使是到最后与孩子碰杯和解,爸爸也依然无法理解,“弹幕,是干什么用的啊?”

b站收藏的话题在哪里(B站里藏着青少年的)(4)

父母与B站,似乎天生脱节,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孩子,却是B站最庞大的用户。

数据显示,B站月平均活跃用户有1.1亿。

在我们身边,平均每4个年轻人中就有1位是B站用户,而总用户中,有82.1%出生于1990年至2009年,也就是传说中的“90后”和“00后”,B站已经成为国内年轻人最大的聚集地。

孩子喜欢B站的原因#

为什么孩子会这么喜欢B站?追根究底,有两大原因:

一、B站 | 青少年的一座秘密花园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B站到底有什么?

B站目前分为32个区,包括:

番剧、国创、放映厅、纪录片

漫画、专栏、直播、课堂

动画、音乐、舞蹈、游戏

科技、数码、生活、VLOG

鬼畜、时尚、娱乐、音乐PLUS

影视、电影、电视剧、会员购

专题中心、全区排行榜、原创排行榜、活动中心

小黑屋、游戏中心、游戏赛事、音频

b站收藏的话题在哪里(B站里藏着青少年的)(5)

与爱奇艺、腾讯、优酷对比,B站虽然也有电视剧、电影、动漫等版块,但从资源数量上看,除了动漫版块,其它版块体量远低于三大巨头,毕竟B战,也的确不是靠这三个分区出圈。

B站的优势在于更加细分化和兴趣化,它的每一个分区,都只针对固定的用户群体。

而有意思的是,B站的全部分区加起来,却又几乎囊括了全体青少年用户。

32个分区的设定,让每一个青少年,都可以在B站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无论是喜欢二次元、游戏、歌舞、鬼畜、搞笑,还是喜欢追星、旅游、美食、化妆,亦或者是喜欢航拍、穿萝装、做手账、甚至拼乐……都可以在B站上轻松找到同好。

b站收藏的话题在哪里(B站里藏着青少年的)(6)

最重要的是,与爱奇艺、腾讯、优酷三大巨头的单向内容输出不同,在B站,青少年不是处于C端地位的旁观者,他们可以直接成为B站的一名参与者和建设者。

在B站,追星不再是虚无缥缈,而是标榜与寄托;

在B站,部分影视类UP主剪辑水平几乎碾压电视剧预告片;

在B站,玩游戏不是单纯打发时间,也可以成为职业;

在B站,穿有文化意义的衣服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另一种解读;

在B站,一本小小的手账,就可以吸引百万爱好者;

……

于是,B站成了一个现实世界的镜面映射:大家在这里分享和围观生活、知识、见解、观点,交流和共享感动、吐槽、喜悦、愤怒,收获来自四面八方的认同与陪伴。

这些处于“孤独时代”的青少年们,在互联网上找到了可以容纳自己的电子部落,也经营了一座独立、自由,且有满满的成就感的秘密花园。

b站收藏的话题在哪里(B站里藏着青少年的)(7)

二、B站 | 弹幕,青少年孤独的敲门砖

B站的弹幕,是“看家招牌”。

尤其是青少年喜欢的“行话”,awsl(啊我死了),xswl(笑死我了),无需沟通交流,只需要一个眼神,几个字母,大家就可以穿越时间和距离,在同一个视频下,心有灵犀,默契十足。

即使是2009年初的一条弹幕,在2020年5月,也会有人隔着时间,与11年前的那个人,产生思想上的认同与共鸣。

b站收藏的话题在哪里(B站里藏着青少年的)(8)

B站的弹幕可不是排外,而更像是一种群体化。

Zebra IQ发布《2019年Z世代报告》显示:目前,全球Z世代(指1995-2010年出生人群)有24亿人,占全球人口的32%,其消费能力达到440亿美元。

如果用四个词来概括Z世代,或者说B站的青少年用户,那应该是:思想开明、以行动为导向、独立、联网,或者用一个比较流行的词来说,他们是——后浪。

b站收藏的话题在哪里(B站里藏着青少年的)(9)

但伴随Z世代的,还有当今的“原子化社会”。

什么是“原子化社会”?以我国青少年为例,“原子化”两大特征是:对亲密关系的低欲望;试图远离社会传统的群体生活体系。

而B站的社区氛围和弹幕机制,则很好的吸引了年轻人的进入,让更多青少年从“个体性孤独”变为了“群体性孤独”。

于是,很多在现实生活中 感觉孤独的青少年,选择来到B站,感受拥抱群体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而弹幕,就是青少年归属感的一块“敲门砖”。

b站收藏的话题在哪里(B站里藏着青少年的)(10)

关于家长们的担心#

但是,依旧有很多父母会担心:

孩子天天看B站,万一被带坏了怎么啊?

但实际上,对比市面上所有含有社交属性的平台,B站最为纯粹和无害。

与其它平台不同,其它平台为了达到足够用户数量,注册或入驻门槛较低,而B站,仅在注册这个门槛,就设置了100个相关问题,总得分60分以上,才可正式成为B站用户,这从某种程度上,筛选掉了低质或营销等账号,为营造优质社区打下基础。

b站收藏的话题在哪里(B站里藏着青少年的)(11)

而在100个问题中,又有二三十个涉及到“弹幕礼仪”,也就是潜移默化的教给新用户在B站应该持有的礼仪,这又筛选掉了一批不匹配账号。

等到青少年正式进入B站,他们/她们实际上已经被B站准入机制的保护圈保护了两次。

与此同时,B站的审核机制和反抄袭机制都比同行业的视频平台要严格数倍,这一方面保护了每一个用户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为青少年灌输了正确的法律和版权意识。

b站收藏的话题在哪里(B站里藏着青少年的)(12)

孩子天天看B站,万一成绩下降怎么办?

在B站,有一句经常出现的弹幕是“奇怪的知识增加了”,而这条弹幕实际上也代表了B站“学术”知识的发家史和进步史。

2019年4月17日,央视网刊发了一篇名为《知道吗?这届年轻人爱上B站搞学习》的文章。文章中力挺B站,称其“早非昔日的二次元标签可概括”“这届年轻人喜欢在B站学习”,B站已经成为了年轻人学习的首要阵地。

b站收藏的话题在哪里(B站里藏着青少年的)(13)

而B站数据也显示,在过去一年,已有1827万人在B站学习,超过了每年高考和考研人数之和。

在B站,你可以学习物理、化学、政治、地理、生物;

在B站,你可以学英语、日语、法语、德语、俄罗斯语;

在B站,你可以学习美术、舞蹈、音乐;

在B站,你可以学习WORD、EXCEL、PPT;

在B站,你可以学习PR、PS、AE、AR、ID、建模、爬虫等;

……

b站收藏的话题在哪里(B站里藏着青少年的)(14)

B站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平台,拥有海一样的宝藏。

想学 PPT?来来来,有 UP 主可以用 PPT 画出整个故宫;

想学函数?来来来,有高手可以用函数绘制一段动画;

想学制造?来来来,一群非汽车专业UP可以给你呈上从金杯到纯手工油动特斯拉改造全过程;

想看手办?来来来, UP 主将为你亲测全球限量 99 个的 1:1 钢铁侠 MK50 雕像;

想学法律?来来来,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段子手”罗翔老师在等着你!

……

b站收藏的话题在哪里(B站里藏着青少年的)(15)

所以,父母们,别担心,你们只需要引领孩子在B站学的更好,毕竟,B站的教育方式,如今远比你们有趣、全面多了。

这一代青少年,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就生活在信息爆炸化的时代,也接受着更加全面的信息,拥有着史无前例的自由表达权力,所以自己有着更多的想法与选择。

b站收藏的话题在哪里(B站里藏着青少年的)(16)

而B站,作为契合当代青少年的平台,理所当然的吸引着青少年的目光。

因此,与其说是父母与B站之间产生了矛盾,不如说是父母因为不理解B站,才与孩子之间产生了矛盾。

当然,如果家长说担心孩子过度依赖B站,则需要反思一下:孩子是否在现实中过于压抑自我,兴趣爱好无法释放,所以才寄托于虚拟网络,获得满足感和存在感,父母可以尝试给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空间,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中,获得双重认同感。

b站收藏的话题在哪里(B站里藏着青少年的)(17)

B站其实就是一个由年轻人喜欢的一些兴趣爱好组成的大圈子和小圈子,最后组成一张网,而父母,不应该是网上的蜘蛛,而应该是和孩子一起织网的造梦者。

你有哪些关于孩子和B站的问题或趣事,欢迎在留言区留言,与我们一起讨论。


作者/ 晓敏青春说

图片/ 部分来源于 pexels

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