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舞为什么叫孔雀舞(傣族孔雀舞雀之灵)
“清风吹拂,细雨轻飘,是孔雀飞来了;芦笙声声,歌声悠扬,是孔雀飞来了;芦花绽放,木棉红透,是孔雀飞来了……”伴随着欢快优美的象脚鼓与铓锣声,舞者身着傣族孔雀舞演出服出场,步伐轻快,轻梳羽毛,随风起舞,给傣族村寨带来祥和、带来幸福。这就是傣家独有的孔雀舞所表现和营造的舞蹈意象。
傣族人民把孔雀视为美丽、善良、吉祥和幸福的化身,视为自己民族高尚精神的象征。孔雀舞则是傣家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 在《华阳国志》、《山海经》、《南诏野史》、《蛮书》等历史文献中对孔雀、孔雀舞有“常浴千江”、“巢人家树上”、“婚娶长幻舞,吹芦笙为《孔雀舞》”的记载,流露出傣族人民对孔雀、孔雀舞的喜爱。
有关孔雀舞,流传着很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最常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是傣族长诗《召树屯与喃木诺娜》中记载的一个故事:一个贫穷的傣族小伙子为了谋生,每天都到江边的一棵空心树下钓鱼,并且每次都能钓到很多。可是有一天他从早钓到晚,连个鱼影子也看不到。他感到万分奇怪。正在这时,突然一阵轻风刮来,吹到他身后那棵空心树内,发出“嗡嗡”的声响。这时,江边果树上熟透了的果子,也随风叮叮咚咚落入江中,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就在这一瞬间,小伙子看见江水中倒映出一对孔雀窈窕的倒影。小伙子惊喜地回头观看,只见一对绿孔雀展开美丽的翎羽,正随着动听的声响翩翩起舞。小伙子丢下钓竿,惊喜地跑回村寨,活灵活现地给乡亲们讲述所见到的一切。乡亲们听后十分惊奇,都盼望也能亲眼看到那动人的情景。后来,小伙子带着众多乡亲来到江边,把那棵空心树砍倒,做成长鼓,蒙上一层黄牛皮,用手一敲打,顿时发出“嘣-嘣叭-嘣”的悠扬声响。然后,小伙子又找来铜盆、铜锅盖,让其他青年随着鼓点的节奏敲打。接着,小伙子在快乐的鼓乐声中,摹仿孔雀的一举一动,跳起惟妙惟肖的孔雀舞。从此,这种在象脚鼓和锣、钹伴奏下的孔雀舞,就在傣族人民当中流传开了。
传统的孔雀舞,过去都由男子头戴金盔、假面,身穿有支撑架子外罩孔雀羽翼的表演装束,在象脚鼓、 锣、镲等乐器伴奏下进行舞蹈。舞蹈有严格的程式,其中有丰富多样、带有寓意的手形与各种跳跃、转动等舞姿,伴随着优美的"三道弯"躯体造型,塑造孔雀"林中窥看"、"漫步森林"、"饮泉戏水"和"追逐嬉戏"等神态和自然情景。
虽然由男子表演的传统孔雀舞动作偏于刚健、挺拔少有阴柔之美,但流畅的舞姿与模拟孔雀的优美造型往往令观者沉醉,而忽略了表演者的性别。
为傣族舞蹈伴奏的重要乐器是"象脚鼓",在傣族,从3、4岁的幼儿到古稀老人,没有不会击打象脚鼓的。象脚鼓的高级演奏者,不单纯只是打鼓的乐师,同时必定是一名优秀的舞者。
因为傣族舞者所能呈现出的表演水平与鼓手的演奏关系密切。作舞之前舞者和乐师一般没有合练,完全靠相互之间的感觉进行默契的配合与表演。击鼓乐师因熟谙舞蹈,会依舞者水平的高低选择和不断变换鼓点的节奏、速度,以至引导舞者亮出高难绝技。在恰当场合,乐师也会参与到舞蹈中来,用手的指、掌以及用拳、肘、头、脚各部位,敲打出各种摹仿自然界多种音响的鼓声技艺高超者,一槌下去,鼓音之长可以将中式上衣的扣襻全部解开,再击一槌,又可将扣襻全部扣上。乐师有时身跨长约80公分小象脚鼓,边击鼓边进行舞蹈。他们的舞姿灵活、欢快,跳跃性强,是青年男子表现个人鼓舞水平和技艺的极好形式。
毛相,近代孔雀舞的创始人,首次把仪式性和表演性同时融入到孔雀舞中,打破了传统孔雀舞民间广场文化的局限,使其进入公共舞台艺术的行列。
毛相的得意女弟子刀美兰则开创了女性孔雀舞的新纪元,专由女性来扮演孔雀,以突出肢体的柔软、自由和舒展,更凸显孔雀妩媚的特性。刀美兰的代表作《金色的孔雀》, 在继承传统孔雀舞的基础上, 汲取了其他民族舞蹈的营养, 赋予孔雀舞以典雅、传情的特性,并使其具有更高的审美格调、文化内涵, 以及艺术表现力。
如果说毛相的孔雀舞是傣家审美视觉的再现、刀美兰的孔雀舞就是傣家审美志趣的升华,那么杨丽萍的《雀之灵》则是傣家民族深层心理在舞蹈文化中的图象反映。
《雀之灵》的灵感源于傣家文化,源于她对古老图腾文化的当代诠释。舞者借孔雀之形,传达着自身对生命的感悟。
孔雀舞是傣族先民情趣的流露,也是神人叙事性的肢体语言,在孔雀舞飘逸动态结构背后,蕴涵着傣族人家丰富的生命意义。它昭示着艺术起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模仿与崇拜,构建起了一个芸芸众生普通灵魂能够进入的艺术、精神的空间,也构建了傣族民众族群识别的标志和强化生命记忆的境象,是傣族民族历史上最具有生命意义,最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情趣的一种舞蹈。(中华网文化综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