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为什么可以预防中风(常吃花生能预防中风)

一说到花生,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坚果,含油量特别高,但是其实吃花生也是有好处的, 比如可以减少中风,有些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会出现少儿肥胖的情况。

其实只要学会吃,知道一些花生的特性,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花生为什么可以预防中风(常吃花生能预防中风)(1)

太长不看版:

①纳入来自日本的74,793名参与者,完成包含138种食品和饮料的食物频率问卷调查;

②中位随访14.8年期间,发生3,599例中风和849例缺血性心脏病;

③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运动、其它食物摄入、BMI、病史、用药等变量后,相比于花生摄入量最低者,花生摄入量最高者的中风、缺血性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降低(风险比分别为0.84、0.80、0.87);

④花生摄入量与出血性中风及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无显著关联(风险比分别为0.93及0.97)。

花生为什么可以预防中风(常吃花生能预防中风)(2)

花生算不算坚果?

花生其实是属于蔷薇目豆科蝶形花亚科,它是豆科植物的种子,并不能算坚果,但是国内营养学界在给饮食建议的时候,一般根据大家的习惯把坚果分为树坚果类、果实种子类,花生也是算在坚果里的。

花生的营养有哪些?

生花生仁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5.5g/100g)、脂肪(44.3g/100g),且花生仁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是优质的脂肪来源。

相对其他的坚果来说,花生仁还有较多的蛋白质(24.8g/100g)和维生素B1(0.72mg/100g),维生素B3(烟酸)含量尤其比其他坚果高很多(17.90mg/100g)

花生为什么可以预防中风(常吃花生能预防中风)(3)

花生一天能吃多少?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荐,坚果摄入推荐量为平均每周50~70g。

花生也一样,相当于每天吃花生仁10g左右。而且在吃花生的同时,应该适量减少一日三餐的饮食总能量,为花生的热量腾出空间。

孩子辅食应该怎么添加花生?

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会年会上更新指南,建议对有鸡蛋过敏、严重湿疹或两者兼有的婴儿应在4~6个月时引入花生前接受皮肤过敏试验以减少过敏风险,而患有轻度至中度湿疹、且已经摄入固体食物的婴儿应在6个月时开始食用花生,食物过敏风险较低或无湿疹的婴儿可以从6个月时开始食用含花生的食物。

花生为什么可以预防中风(常吃花生能预防中风)(4)

吃花生能减肥?

按照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的确有这样的结果——每周吃5份或以上的坚果,包括花生在内,这样的人和很少吃坚果、花生的人相比,体重比较低一点,肥胖风险较小。

但是这里面有事项要注意了!

1. 花生是一种营养很好的食物,但热量确实很高,脂肪含量也达到40%以上。

2. 不管是什么脂肪酸,都会带来高热量。什么脂肪酸是第二位的,控制总量是第一位的。

3. 说花生、坚果有利于控制体重,是说用它们来替代饼干曲奇薯片甜食的时候有好处,在等能量比较、膳食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有好处。

花生的营养传言?

·补血:要知道补血的原料是铁元素、维生素B12以及叶酸。而且花生的含铁量并不高,其中的维生素B12几乎是没有,所以靠花生补血不靠谱。

·预防心血管疾病:网传“花生发芽之后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白藜芦醇等多酚类物质,不仅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还能抗癌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但是要知道,膳食中的维生素C是否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所以,想要靠维生素C含量不高的花生芽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根本不靠谱。

花生为什么可以预防中风(常吃花生能预防中风)(5)

花生怎么吃才能更健康?

1)无论如何不要吃霉变的花生,警惕黄曲霉毒素,购买散装产品时要仔细分辨,如果煮了一锅花生吃的时候发现发霉了,建议整锅丢弃。

2)如果购买的是预包装食品,至少记得看一眼保存期限、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此外有一些进口产品可能还会有一些认证标识,感兴趣的也可以去查一下背景知识,多一些了解或许能让你吃得更放心。

花生为什么可以预防中风(常吃花生能预防中风)(6)

所以看完这篇有没有对花生有了新的认识呢?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将花生作为辅料加入正餐食用,这样在孩子补充坚果的同时还能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用来平衡膳食种类。

参考文献:

[1] 《7万人随访15年:吃花生或能减少缺血性中风》热心肠日报

[2] 《吃花生能减肥?是真相还是误解?》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3] 《花生营养价值大揭秘》 营养师顾中一

[4] 《婴幼儿早期食用花生会减少过敏风险?》医学界儿科频道

[5] 《花生健康又便宜,但有2大食用禁忌!不知道太可惜》 腾讯医典

个人介绍:营养师Vivi(朱雨薇),中国首批注册营养师,海归营养学硕士,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婴幼儿辅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母婴学组成员,全网粉丝一百万 ,专注传播国际主流的母婴育儿、营养食育等科普知识。欢迎在头条和各个平台关注我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