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进行小课题研究(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大国发展,呼唤良师;,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教师怎样进行小课题研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教师怎样进行小课题研究(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教师怎样进行小课题研究

大国发展,呼唤良师;

民族复兴,呼唤良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呼唤良师!

《教育家》发起第二届“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寻找良师典型,探访良师的感人事迹,呈现其教育教学中的专业与智慧,分享良师的成长经验,传播其身上的动人精神,予其应有的荣光!

良师,担当育人使命;良师,亦当分享教育智慧,引领教师成长!

2022年,《教育家》开设“良师成长指南”栏目,面向一线教师征集专业成长方面遇到的困惑、问题,并从中选出代表性案例,邀请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等进行回答。

本期“良师成长指南”,我们邀请第二届“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参选人分享经验,给出建议。

本期“良师成长指南”话题: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案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知道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学校要求教师做课题,评职称要有课题研究,而是“研究力”已成为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能力,课题研究也能帮助教师以科研思路去审视教学过程,认识并解决教育实践中发生的问题。但是,作为普通老师,我想做课题研究却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如何确立选题,如何进行课题设计,如何申报课题,如何开展研究,如何撰写课题论文……期待解答。

——一名中学教师

做课题研究就是躺在床上想明天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公庙中心小学 陈朝峰

“做课题研究就是躺在床上想明天”,20余年前一位老师在培训中的发言,引发了我对于课题研究的思考。那时的我刚参加工作,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暗自把此话“当真”,把遇到的问题当成研究的课题去思考,反思解决策略。

那些年,我任教的乡村小学校舍简陋、教育资源薄弱,美术学科不被家长、学校重视,学生兴趣低下,学具也无法配齐。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将美术课搬到校园门口的小溪畔,让孩子们走出课堂,在田野、小溪寻找艺术的灵感。为进一步激起孩子的兴趣,我因地制宜开设“彩泥卵石画”活动,孩子们以卵石、彩泥等为材料创造出许多作品,学生的想象被充分激发,我也为美术学科教学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中小学教师论文一般都以经验总结法为主。”这是一位老师在教科研培训中发表的观点。这位老师是其学校仅有的美术教师,他勤勉努力,向同行、专家学习,自费订阅了邮局发行的几乎所有儿童美术类报刊杂志,每周还会定期到县图书馆或新华书店翻阅教育报刊、书籍。阅读和学习让他对教学的思考更加深入、务实。这位老师的故事对我产生了影响,激发了我阅读和学习的动力,笔耕不辍的我几乎每周都有在报刊发表的文章或学生作品。

在申报教育部课题成果奖时,时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刘宝剑对我的课题研究提出了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研究?怎样研究?研究中做了哪些工作?做出了什么效果?他的指导让我的研究拥有了更加丰富的现实意义,也启发了我更加深入的教学思考。从这些问题延伸,我进行了反思与调整,该研究也因此更加脉络清晰、指向鲜明。

课题研究的选题、过程与结题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土桥镇小学 李思毅

对于年轻教师而言,从普通教学型教师转变成研究型教师是一次至关重要的飞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因为这样的转变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一定的教育智慧,热爱学习、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以及对教育事业的信念与信心。当年轻教师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又在教学中遇到了悬而未决的难题时,“课题研究”就会被提上日程。

那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呢?

首先是选题。选择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很重要,研究课题往往存在于普遍性问题中,倘若该问题除了具有普遍性还具备亟待解决的紧迫性,那么就是有价值的。越是有价值的课题越容易被关注、认可,也越能够帮到更多的人,同样也会更具有挑战性。

其次是过程。研究过程可以有两种手段,一是借鉴其他优秀教师或专家的现有成果,在此基础上创新衍生出新的方法或理论;另一种是独创全新方法或理论。无论选择哪种手段,都需要体现出创新性,同时需要大量的实践数据支撑。此外,还要尽量以团队进行研究,确保成果更加高效。

最后是申报和结题。课题申报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各地政策有所不同,普通老师可以多向教育局教研室了解申报和结题流程。只要做好选题、细化研究过程,且研究成果真实,申报和结题都将顺利完成。

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惠及有需要的老师和学生,而不是为了职称晋升。好成果往往出自纯粹的心,只有保持初心不变,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

课题研究中的“四个善于”

甘肃省兰州新区舟曲中学 龙跃国

2020年9月,我主持完成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寄宿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影视课教学实践研究》。2021年10月,我申报的课题《寄宿制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实践研究》立项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结合两项课题研究的经验,我谈谈课题研究中的“四个善于”。

第一,善于观察。课题来源于课堂教学和教育生活,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能发现课堂教学中的“成”与“败”。

第二,善于思考。思考能让观察到的现象和事物更加立体、深刻,也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

第三,善于积累。将思考所得及时捕捉并记录下来,定期整理、分类保存。当积累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成为课题申报、研究或论文撰写的丰富素材。

第四,善于转化。善于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将日积月累的素材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转化为研究成果,以论文的或课题的形式呈现。只有转化为成果后,那些素材才真正变成了自己的财富。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会观察教学方法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阅读中,我发现很多教学新理念和新方法,与校情、学情不符,或者不可行;在教育生活中我观察到学生对电影、音乐、文学等具有浓厚兴。在观察课堂教学和教育生活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思考,如何能探索出一种既与校情、学情符合,又具有可行性,且能提高教学效率的新方法。由此延伸,我慢慢探索出了“思想政治影视课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不断改进,及时反思、总结,经过较长时间的践行后,我将教学中积累的素材进行整理,转化为课题《寄宿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影视课教学实践研究》。

教研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注意事项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外国语学校 孙渊

“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是一个颇为宏大的话题,本文仅就教师教研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分享些许不成熟的经验。

关于论文写作——

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选题的确定有四种方式:一是结合个人教育教学实践,二是选择自己擅长的研究方向,三是结合当下研究的热点命题,四是关注目标期刊的征稿内容。

关于论文的具体写作,学科之间各有不同,在此仅提醒两个需要注意的共性问题。一是规范——格式规范、行文规范和引用规范。格式和引用规范可具体参考目标期刊的投稿说明;行文规范需要教师广泛阅读高质量的研究文献,借鉴其研究方法并学习其表达规范,是为“博观”;二是积累,论文需要日常的点滴积累,内容上要根据论证的需要有意识地积累具体案例,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积累3—5篇小论文就集合为一篇大论文,是为“厚积”。

关于论文发表——

目标期刊的选择,注意查证四个信息:一是查刊物刊号(国内连续出版物刊号),无刊号则为非法刊物,刊号一定要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官方网站进行查询,其他网站的查询信息未必真实可靠;二是查影响因子,一般说来,影响因子越高则刊物质量越高,影响因子可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查询;三是查收录平台,中国知网最权威,万方、维普和龙源次之,其他收取平台(如所谓“中国期刊网”)则不可信;四是查投稿方式,通过官方指定的途径(邮箱或平台)投稿,避免石沉大海或中介假冒。

各期刊的审稿周期一般为1—3个月不等,审稿周期内没有收到答复可另投他刊,切忌一稿多投。为提高论文质量和投稿命中率,建议投稿前自己进行查重,将查重率控制在20%以下为宜。

关于学术规范——

作为人民老师,我们当爱惜自己的羽毛,戒除急功近利之心,远离投机取巧之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论文亦是如此。在“博观”中广泛学习,在“厚积”中提升自己,在脚踏实地地探索中,让每一篇论文都成为我们专业发展的心灵笔记。

在脚边的土地“种”课题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吴长海

近年来,科研兴校渐成共识。课题研究越来越重要,职称评审、岗位晋级、名师考核等,都需要课题赋能加分。笔者身处教学、德育一线20年,累计主持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10项,对课题研究有一定的想法。

慧眼选择课题之种。选择课题要从自己熟知的领域入手,比如学科课程的改革,教学过程的实施,班级学生的管教,自身专业的成长等。课题即问题,慧眼寻觅自己工作中需要完善的空间,这就是课题研究的方向——笔者就曾把丰富语文课堂的“乡土文化”,作为课题之“种”。

精心培育课题之苗。申报课题的过程,就是“催芽育苗”的过程。课题有校级、市级、省级等不同级别,规划课题、专项课题等不同类别。初做课题的老师,可以从简单的专项课题做起。认真研读课题申报文件,精心填写课题申报书,填写时要全面,一份好的课题申报书更能赢得评委的青睐。

细腿浇灌课题之花。课题立项成功即育苗成功。接下来就是浇水催花的过程。这个过程,腿要勤。开题论证时,多请教多咨询;课题实践时,多调查多活动。

妙手采摘课题之果。研究报告、论文是结题必备的物化成果主件,结题还需要成果附件资料的支撑。一个优秀的课题,一定成果形式多样,成果资料丰硕。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要注重成果资料的收集整理。

灵脑孕育课题之子。一项课题结题后,相关研究仍然可以继续。笔者开展“乡土文化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用”研究时,就在课题结束后陆续申报了乡土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班级育人工作、作文教学等领域应用的多个课题。课题之“子、孙”的呈现,使研究内涵更深入、影响更扩大。

教育研究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情怀、责任与生活。教师职业生涯漫漫,教研之花的绽放,能够让教学之路更加浓郁芬芳。

从真实课例中寻找值得探究的选题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苏璨

一、崇尚真实。从自己教学课例中,找寻一节值得探究的课例作为论文的案例。我大学毕业回到家乡任教时,为平阳县英语学科教研活动开了两节公开课,其中一节课至今记忆犹新。课堂上师生全身心投入,在愉悦的氛围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这节课激发了我撰写论文的激情。我开始去图书馆借阅文献,周吟主编的《初中英语发散思维辅导》、张武生的“创造性教育模式”让我茅塞顿开。于是,我确立了“调动发散思维培育创新能力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为论文的题目。

二、追求品质。确定了论文的题目,怎样做才能把案例与发散思维的内涵相融合,写成结构严谨的高质量论文呢?我拓展了阅读书籍的范畴,用思维导图拟定论文提纲,无论怎么忙碌,每天坚持花两个小时写论文,边写论文边在教学中佐证教法学法。我渐渐学会了用科研的思路去审视教学过程,认识并解决教学实践中发生的问题,比如在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如何积极有效地组织发散思维的课堂活动等。最终该论文年在全国核心刊物《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发表(2000年第5期)。

三、引领前瞻。怎么才能写成一篇既点亮教学特色又能超越课堂体验超越时空的论文?那就要求文章内容既有传承性又有创新性。在这篇论文中,我大胆地把自创的拓宽学生发散思维的新奇思路(如通过两幅意义相反的简笔画的创设调动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写进去,这些内容因其新奇、创造性,让论文历久弥新。

课题研究重在选题

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 杨明生

提到课题,一线教师都说有“三怕”,一怕课题立不了项,二怕不知如何研究,三怕课题结不了题。也有人说,一位教师只要参与到一个课题的全过程研究之中,不仅可以把所有“怕”字都解决了,甚至还会上瘾。

课题立项,重在选题。选题选得好,就容易立项,一旦课题立了项,课题研究就成功了一半,后续的工作就是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在方案和报告中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和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形式,剩下的就是对照课题研究方案实施研究的事了。

中小学教师的选题主要从以下诸多方面着眼: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比较)研究、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实验(改进)研究、教育文献研究、教学实践模式探索性研究、教育教学活动形式创新与应用研究、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中小学生教育(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研究等。无论打算选择哪个课题研究方向,往往都需要从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建议中小学教师做课题研究,不要贪大而全,而是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角度进行选题。

课题立项申请书完成后,还要进行查重,主要看看别人有没有做过类似的研究。别人没有做过的课题,立项的可能性会大很多。我们必须学会在基于问题解决导向和课题立项导向上做出恰当的取舍。别人已经做过的课题,如果我们自己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完全可以进行一些后续性研究工作,但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或角度,成果形式也应有所不同。对于别人已经做过并取得一定成果的课题,这只能说明别人的问题解决了,而并不代表我们的问题也解决了,我们也还有研究的必要性。切记我们做课题研究并不是完全为了立项,但也不主张进行重复性的研究。

李镇西说:“把难题当课题,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教育科研。”中小学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只要是难题就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这样的课题研究也是最有价值的。

从“小课题”入手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樱桃园镇谷疃小学 杨占国

一线教师在做课题研究时,最忌选题过大,比如《“双减”模式下的线上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就不是我们一线教师能独立完成的,而更应该是集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在内的团队通力协作。对于一线教师特别是刚刚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青年教师,不妨从小课题入手。

“小课题”指的是以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以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研究。一线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当事人”“实践者”,如果能够自觉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话题,进行持久关注,不断反思,运用教育科研方法,进而取得课题的研究成果,这样既助力教育教学实践,也成就了课题研究。

老师们俯下身去,把眼光放低,就能够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学习习惯差,成绩也不好,但在一次诗歌朗诵会上,他朗诵的诗歌特别棒,给了我和同学们一个大大的惊喜,也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他学习成绩不好,诗歌朗诵却做得那么好?有了这个疑惑后我深入去了解,发现这个孩子原来喜欢阅读,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于是我就对这个情况作为一个课题去研究,从而形成了一个小课题。

课题研究选题确立的三原则

哈尔滨市铁岭小学校 于璐

确立选题要遵循实践性原则。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棘手的问题,如: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理解问题有困难。经常性地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思考如何设计教学过程能让学生顺利完成课堂学习。其实这就是确立选题的实践性原则:为解决实践问题而确立选题内容。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想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在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思考,思考力就得到提升。而仅仅一个班级实践又缺乏广泛性,所以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同年级各班间进行平行研究,也可以跨学年间进行不同年段研究,数据有对比,又有广泛性,这样的课题研究也有实际意义。

确立选题要遵循普遍性原则。

课题不易过难,也不易过偏,要适合大众,值得普遍推广。比如: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德育与心理健康研究等,这是普遍会遇到的问题,值得研究。

确立选题要遵循深刻性原则。

课题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如果仅仅是为了获得学术认可,那就背离了做课题的初心。通过课题研究,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一步步深化课题。起初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而他们又十分依赖教师的教学。这种状况如果持之以恒,学生的能力就不会提高。因此我确立研究课题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研究,我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关键的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所以我再次确立研究课题为“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这样选题有了深刻性,研究方向也更加明确。

课题研究的“三部曲”

江苏省睢宁县古邳中学 朱烁红

优秀教师的成长一般经历“课堂――课题――课程”三部曲,这个成长历程最核心的应当是“研究”。青年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解除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也有“三部曲”。

首先,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每位教师的兴趣不同,选择的研究领域一定会有差异;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别人的路径可以借用,但是别人的兴趣真的不一定适合于你,这就是为什么网上那么多的经验没有打动你的原因。只有自己感兴趣,才会坚持做,并且可以不断做出新的品牌来。十多年前,我们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时,尝试让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师生都很乐意参与其中,申报了县级课题《“夜话访谈”与学生“历史梦”的新研究》;两年后,市教育局推行“学讲计划”改革,与我们的课改合拍,我们申报市教研课题《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生“历史梦”的新探究》;再深度研究,又申报为省级教研课题《分享学习与历史教学改革研究》。这样一来,我们的课题研究有价值、有厚度,有推广价值。

其次,要选择自己愿意实践的课题。课题研究要有实践支撑,缺少实践的课题研究将会是空中楼阁,画得再好不实用,更不能有效指导他人,甚至可能误导他人。

教育实践是一个比较艰苦的历程,要有吃苦精神。无论是资料搜集整理,实践实验数据分析归类,实验结论、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对象的调查、比较,答辩论证、专家指导、开设公开课、讲座,还是研究成果整理、鉴定,都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需要研究者沉下心来,摆脱外界的浮躁干扰,真研究、研究真问题,才会有真的收获。

再者,要选择自己有条件参加的课题。现在的教育课题有国、省、市、县、校级别,有教研室、规划办、电教馆、社科室、教育学会等多部门,有重点与非重点、大课题与子课题等,一般来说,青年教师可以选切口小、易于操作的课题先尝试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