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规划(贵州五化)

正当全省农村产业革命在黔中大地火热推进之时,主业是农产品深加工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同步上演一场“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大戏——组织化、规模化、特色化、高端化、一体化“五化”发展模式,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生态特色食品是脱贫攻坚第一产业,以发展精深加工带动农业生产,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产品加工工业化、规模化发展,实现以工带农、以工促农,推动产业扶贫。但是我省农产品加工工业化水平偏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49%,低于全国60%的水平。

令人欣喜的是,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省食品工业通过创新实践,探索出了组织化、规模化、特色化、高端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并在广泛实践中结出累累硕果——

通过“组织化”发展模式,政府公共品牌“多彩贵州水”整合众多小企业做大贵州水产业,行业龙头联合打造“黔茶联盟”带动黔茶出山。

通过“规模化”发展模式,安顺油脂集团整合分散小油脂作坊形成亿元级农产品加工企业,贵州宏财集团打造加工企业带动做大刺梨产业。

通过“特色化”发展模式,味莼园成为扎根贵州86年的本土“老字号”,“凯里酸汤”从地方味道走向大众餐桌

通过“高端化”发展模式,航天乌江用“超临界萃取”技术生产“鹦鹉森林核桃油”成为网红产品,惠诚食品推动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端化,把“安全与健康”做到极致。

通过“一体化”发展模式,贵州贵茶(集团)公司高原绿茶“绿宝石”走向世界,而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公司的“老干妈”辣椒酱更是风靡全球。

“五化”发展,全面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贵州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正迎来明媚的春天。

激发内生动力实现规范化集团化发展  

——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组织化”发展之实践

利用龙头企业、产地资源、标准、品牌等为平台纽带,将分散的食品加工生产组织起来,以孵化、联合、联盟、竞合等方式共同发展,推动发展主体组织构建的自我革命、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小规模、分散化”食品生产加工主体向规范化、集团化的现代法人体制转变,实现技术、信息、资金、品牌、市场等资源的共享,增强整体竞争力和食品经营主体的市场“议价”地位,引领和带动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

【组织化发展模式】

生产集中度提升与“小、弱、散”并存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强调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农村产业革命,着力推进茶叶、辣椒、刺梨等十二个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主业是农产品深加工,是用好农村产业革命成果,助推全省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接一连三的重要渠道,是生产组织化特征表现最为突出的产业。  

全省食品加工骨干企业不断壮大,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19年,食品产业前10家龙头企业完成产值78亿元,占规模以上食品工业总产值的12%。但从全行业情况看,大部分企业属于中小企业,规模在10人以下,小、微型企业和小作坊仍然占全行业的65%以上。  

发展、孵化、联合、联盟,实现“小规模、分散化”食品生产加工主体向规范化、集团化的现代法人体制转变。

小而散、多而弱是我省生态特色食品企业的框架特色。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有效的规模效益,严重制约了竞争力的提高。而产业组织机构的不合理,形成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小、散、弱的现状。

毕节市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规划(贵州五化)(1)

面对小、弱、散这一现状,我省从壮大现有企业主体、龙头企业带动、整合做大做强、搭建孵化平台等路径入手,以解决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小、散、弱的现状。

现有的企业主体是我省食品产业发展多年积累下来的财富,壮大现有企业主体比外延扩展模式更为简便,见效更快,使我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壮大龙头,培育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促进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向多品种、多档次、深加工和高效益方面发展

企业生产规模的大小决定着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龙头企业可以集中管理、技术、信息、人才、资金等优势,降低开发、原料、销售等成本,集中力量生产拳头产品、骨干产品、理顺产品的结构档次,形成合理的生产规模,主动适应市场并带动相关企业发展。

为提升营养餐供应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建立中央厨房,实行统一原料采购、加工、配送,精简了复杂的初加工操作,操作岗位单纯化,工序专业化,有利于提高餐饮业标准化、工业化程度,是餐饮业实现规范化经营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规模基础上产出规模效益,让家庭厨房劳动社会化,更科学地保障餐桌的安全。

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却总是无法解决“一流原料、二流技术、三流价格”的困扰。为此,我省以搭建孵化平台破题力促产业发展,进入孵化平台的企业可以依靠平台内先进的技术,对现有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优化组合,有效降低平台内企业物耗能耗和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市场份额。

多彩贵州“黔途无量”,生态食品“黔力无限”

未来,我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还将进一步提升组织化程度,持续带动产业发展,有效整合省、市、县三级资源并进行“一企一策”进行重点培育11户龙头企业和38户高成长性企业,打造一批生态特色食品龙头企业。同时,推进专精特新“小巨人”遴选和培育,促进中小型企业做优做精,培育80户食品企业上规入统。

毕节市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规划(贵州五化)(2)

组织化发展实践之典型案例1  

多彩贵州水:行业龙头联合打造聚合平台

“公司做饮用水系列产品已经有15年时间,虽然深耕行业多年,但公司在近年来的发展还是受到了局限。”贵州苗西南饮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关银说,幸亏加入了贵州省天然饮用水行业协会并依托协会打造的“多彩贵州水”公共品牌,才打破了企业原有发展瓶颈,公司全年完成产值也在近两年实现了强劲的增长。  

“贵州省天然饮用水行业协会的成立,为破解贵州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小、散、乱及各自发展的局面提供了有效支撑。”4月1日,贵州省天然饮用水行业协会秘书长肖明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道。  

谈起贵州天然饮用水产业的发展,肖明记忆深刻,“贵州天然饮用水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有200多家企业、200多个品牌,处于无序发展阶段。经过20余年积淀与发展,现已基本形成几家龙头企业与800多家中小企业构成的产业发展格局。但质量不高,品牌影响力弱,产品结构不优,一度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肖明介绍:贵州800余家具备生产资质的饮用水企业中,80%企业产值低于5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仅有47家,占比为5%。仅有北极熊、贵州泉等为数不多的几家本土水企产值过亿元。而全国包装饮用水规模以上企业多达500余家,名牌企业更是占据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  

一方面,水产业两级分化严重,各级梯队间差距较明显;一方面,800多家中小水企业竞争,力量分散,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难以做大做强产业格局。  

正因如此,2016年6月,由贵州北极熊实业有限公司、贵州泉铁松水业有限责任公司等23家饮用水骨干企业发起,行业服务机构、科研单位共同参与成立的贵州省天然饮用水行业协会破茧而出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而协会在经过近四年的发展已拥有会员单位200余家。  

肖明说:“贵州天然饮用水产业要改变面临的各项难题,就是要发挥协会的力量,把大家粘合在一起并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  

2019年5月,协会通过召集专家团队对全省100多家水企业,数百个饮用水资源,及产业发展进行全面调研后。一部具有贵州特点、特色的“多彩贵州水”T/GZSXH——(贵州省天然饮用水行业协会产业标准,下称《标准》)正式问世,此标准是贵州水行业统一标准,也是贵州水行业统一公共品牌——多彩贵州水标准。  

“这项以省级协会制定的团体标准,在全国天然饮用水行业中属于首创。至此,贵州天然饮用水产业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将结束从各自为政到建立行业标准、统一发展新阶段。”肖明说。  

品牌是产品的品质、价值、文化的认知。建立统一品牌,成为贵州水产业提质转型,统一发展的关键。  

为此,贵州正式启动“多彩贵州水”公共品牌建设活动,还专门制定了《多彩贵州水公共品牌培育实施方案》,提出了坚持“多彩贵州水”公共品牌 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培育体系;坚持“高端化、特色化、差异化、定制化”的品牌发展定位;坚持“品牌战略统一、市场形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宣传推广统一”的品牌建设思路。  

目前,“多彩贵州水”品牌商标已授权全省19家饮用水企业,覆盖9个市州。品牌授权使用的企业已将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广西、云南、沈阳、兰州等大中城市。

组织化发展实践之典型案例2  

黔茶联盟:国家公共品牌旗下的标准化小企业

三月采茶茶叶香,清明过了雨前忙。细雨中,位于贵州省湄潭县的茶山显得更加青翠欲滴。  

“今年,是我跟茶叶打交道的第25个年头,过去我们内部都是相互诋毁、互相杀价、各自为政。很多茶企的市场以就地原料茶批发、代加工为主,企业小、散、弱情况突出,而这些情况导致无序竞争使企业举步维艰。”望着眼前连片种植的茶叶,贵州智慧黔茶产销联盟发起者、创始人、总经理金循说,如今,我们因贵州智慧黔茶产销联盟而抱团发展,集群亮剑。  

金循其实还有一个身份: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自1996年创办兰馨以来,金循始终执著于产品品质,其旗下的“兰馨”品牌名优茶产销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连续多年位居贵州前列。  

虽已名列前茅,但金循也吃够了“单打独斗”的苦头。“区别于其他地区、其他产业,在黔茶产业领域,单家企业的规模扩张每向前走一步都格外困难。”金循说,我们公司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也进入了“瓶颈期”和“天花板”。经过走访调研我发现,如果要让公司和贵州茶产业进一步做大,就必须兼顾更多的中小微型企业和更多种植茶叶农户,让大家形成合力,唯有如此,大家才会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改变发生在2014年,那一年,对于贵州茶产业而言是具有里程碑式的一年。那一年,贵州全省的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了696万亩,正式超过云南成为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  

借此契机,并乘着《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政策暖风,金循在那一年发起成立了贵州智慧黔茶产销联盟。这是贵州第一个致力于打破地域狭隘限制和“小而全”成长瓶颈,主张多家茶企业抱团发展、优势互补、利益共存、风险共担的黔茶产销联盟。  

“贵州茶企要生存要发展要壮大,不单成熟的茶企业要整合资源、集团发展,年轻的初创的中小微型茶企业更需要抱团取暖、集群亮剑,才能打破成长瓶颈。”时至今日,金循依然记得联盟成立时的初衷。  

如今,黔茶联盟已经有130余家茶叶企业。联盟采取“联盟 企业 核心基地 合作社 农户”的一体产业模式,让黔茶资源汇聚成一股团结的力量,将分散、弱小、零乱的众多中小型茶企和茶农整合起来、结合起来、联合起来,围绕“结盟千家茶企,共举千亿产业”宏伟愿景,走集群发展和集约发展之路。  

同时,联盟还将实施“中小茶企业技术提升计划”,散乱繁多的中小茶企业太多,政府也没办法好好扶持,通过联盟打包,可帮助解决技术、生产设备等难题,同时解决销售问题。  

联盟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拥有产业工人5000余人,带动农户8万余户,建立核心示范基地6万亩,辐射带动农户茶叶基地40余万亩,带动农户实现茶青销售收入10亿元,户均增收2.25万元。  

金循介绍,未来,联盟还将从做好散茶大单品、做强品牌双翼、做宽茶产业全产业链条三个方面为切入口,做好国内国际大宗贸易,不断满足各种消费者对茶叶的差异化需求,让黔茶释放出更大的聚合效应,市场效应,经济效应。 

组织化发展实践之典型案例3  

红赤水食品产业园:标准厂房里的企业集群

4月2日,笔者在赤水红赤水食品产业园看到,在一排排标准产房里,集中了赤水市的16家各种食品生产企业。  

“凡是入驻产业园区企业产品,都要统一品牌、统一包装销售,形成标准化加工到统一品牌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抱团做大品牌,又使得食品的安全性得到有力保证。”红赤水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德斌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生产企业必须要有严格规范标准确保安全。王德斌作为从业多年的企业家更是深谙此道。  

红赤水集团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以生产竹笋类、菌菇类、休闲肉制品为主,拥有“红赤水”“桫椤妹”“自然传奇”“艾园”四大品牌,200多个味道独特的单品。2018年,公司产品年销售产值1.08亿元,2019年年销售产值达到1.8亿元。  

“公司能有现在的规模全靠2016年时的成功转型。”王德斌说,那一年,因为公司自身发展优势及市场前景需要,公司开始规划并建设红赤水食品产业园。  

为什么在2016年就想到建设产业园?  

面对笔者的提问,王德斌说:“那时在赤水有很多做竹笋食品加工的企业,但却存在生产成本高、技术不过硬、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销路不畅等问题。那时我就在想,如何能够把我们的赤水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真正的形成合力达到重拳出击的效果。”  

为此,王德斌在经过了多次调研、考察后,提出了为相关生产企业提供标准化厂房、水、电气以及相关环保生产许可等服务,使入驻企业减少生产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资金的投入进入统一园区进行生产运营,并按照食品质量安全严格把关,集中产品产地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使生产食品从原材料、生产工艺流程、销售层层监管统一管理,实现农副产品标准化加工集约化生产的想法便被提了出来并在随后不久付诸实施。  

目前,产业园一二期工程基础设施、设备采购及相应配套工程建设完成,建成标准化生产用房8万多平方米,16家食品生产企业入驻产业园,按照红赤水标准化统一管理,正常营业。  

同时,公司还对入驻产业园企业进行资源整合,让入驻产业园区企业产品统一品牌、统一包装销售,通过建设特色食品品牌创新、孵化基地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孵化,形成标准化加工到统一品牌销售为一体的完整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使得食品的安全性得到强有力的保证。  

此外,产业园还对有技术、有市场资源想创业,资金不足的业主进行考察,通过考察的业主将由红赤水对其孵化培育发展,充分发挥公司的市场主体作用,解决了他们资金紧缺创业难、分散创业抗风险能力的困境,使其在园区共同发展,逐步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解除了创业者市场、销售等的后顾之忧,培育一批企业做大做强。  

王德斌介绍道,未来,公司还将继续打造生态竹食品产业集群,通过招商选商入园,汇集各种特色食品生产厂家入驻产业园区共同发展,使其与赤水竹产业发展融汇贯通,形成基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形成集农旅结合、观光体验、园区购物为特色的国家级生态竹食品产业园,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规模化发展模式】

规模化生产在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没有规模,就没有产业布局的区域化和聚集发展,就没有生产加工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也难以实现产业发展的现代化。推动生态特色食品规模化发展,就要利用政策推动、创新驱动、项目拉动和市场带动,输入了海量的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现代要素,推动生态特色食品企业加快整合并购、不断进行扩能技改、持续进行效率变革,实行流程化、机械化、标准化、自动化生产,迅速提升生产能力,做大产业规模总量,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带来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随着全省“农村产业革命”的深入推进,全省投产茶园601万亩,茶叶产量达42万吨;辣椒种植面积511.1万亩、产量582.79万吨;刺梨种植面积176万亩,鲜果产量6.6万吨。农产品大规模产出,推动食品加工向工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发展迫在眉睫。  

紧密结合农村产业革命,以发展精深加工带动农业生产,以工业装备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产品加工规模化发展,实现以工带农、以工促农,是我省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是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实现规模化发展目标,我省各地进行了大量探索,并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路径。  

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规模化生产。如,贵州油制辣椒生产,近年来,加大辣椒制品加工技术与工程技术的研发力度,重点攻克油制辣椒调味品自动化关键设备研究与应用、发酵素辣椒制品的工业化加工技术及装备、检验检测技术及设备,推动食品行业流程制造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实现行业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生产。  

通过实施“千企改造”工程,提升工艺、改良设备,迅速扩大产能。采用现代先进工艺技术,提高生产能力。我省近年来持续实施“千企改造”工程,通过政策引导,让工业企业更加关注大数据、“互联网 ”、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不断培育新的业态和提升传统业态,推动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实现规模化生产。启动实施省级“千企改造”工程的龙头企业和高成长企业224户,涉及项目245个,总投资1399.38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74亿元,投产后能够实现销售收入1416.32亿元,新增税收142.12亿元。  

通过产业并购整合,做大规模。支持省内外龙头及骨干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强强联合”或“抱团取暖”的方式迅速做大做强。采取兼并、租赁、委托代工及引入战略合作者的方式,实现规模化生产。  

这些有益的探索,为贵州食品工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样本,有力推动了贵州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贵州的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一方面能够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带动更多的扶贫产业,让更多贫困农户依托产业脱贫致富。  

目前,我省食品产业规模化发展正呈现出良好态势,正在经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从提供能量向满足能量、营养、健康等复合需求转变,从分散的、单一的、互不关联的初加工,向规模化集群发展转变。  

2019年,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企业完成产值1083.9亿元,规模以上生态特色食品企业771家,10亿元级企业3户,龙头企业规模化生产能力不断提升,龙头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规模化发展实践之典型案例1  

贵州宏财集团:龙头带动做大刺梨产业规模  

“面积从20万亩到57万亩,产值从零元到2.7亿元,盘州刺梨产业在短短3年间规模迅速扩大,其关键做法就是政府平台公司建立龙头加工企业拉动全产业链发展。”贵州宏财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波说。

毕节市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规划(贵州五化)(3)

宏财集团刺梨生产线

成立于2004年的贵州宏财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地方政府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2016年,盘州市明确由宏财集团牵头发展全市刺梨产业,该集团成立全资子公司——贵州宏财聚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刺梨产业。

“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对刺梨市场进行了深入调研,并从顶层设计上对公司发展做出定位。”李波说,贵州刺梨拥有广阔的市场,而规模化经营是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刺梨产业的必要条件。

李波介绍,公司采取“党建 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模式负责刺梨产业发展,即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合作社成为社员,公司与合作社以7:3的股比签订合作协议(合作社占30%的股权中,25%属农户所有,5%属村集体所有)。

龙头企业发挥其资金、技术、市场优势引领产业发展,在前期产业投入、产品加工、品牌打造、市场开拓方面持续发力;

合作社充分发挥其连龙头带农户的桥梁优势作用,承接企业的管护任务、集聚农户手中的各类资源、有效组织农户进行种植、管护、采摘;

农户积极发挥其生产的主体作用,围绕做强做大刺梨产业协同发力、相互依存、同步发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同时,公司按照2元/斤的价格对鲜果进行保底收购,并负责垫付土地流转费、种苗费、种植费、管护费和农资费,在产业发展到第8年,即公司收回全部成本后将培育完整、成熟的产业逐步移交合作社经营管理。

“只有保障了农户的利益,把农户利益与公司利益相连接,才能在种植端实现规模化发展。”李波表示,刺梨产业已于2018年实现部分初挂果,2018年与2019年两年共收果12410吨,覆盖17万户52万人、其中贫困户3万户7万人,农户每年可实现亩均增收2210元。

目前该公司产能达20万吨,共有榨汁、饮料、口服液、果脯、原汁、精粉、啤酒和含片等9条生产线。打造刺梨栽培技术规程、刺梨鲜果、刺梨浓缩汁等产业团体标准15项,饮料、果脯、口服液、含片、原汁等企业标准5项。同时,公司还建立中国刺梨产业研究院,研发食品、保健、护肤等刺梨产品近50项。

李波认为,目前在刺梨产业中实现规模化发展,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包括种植,加工和销售。种植端是标准化基地、标准化采摘以及标准化收购。加工端则是标准化厂房、标准化生产。销售端的标准则是行业内的标准,即在“贵州刺梨”这个公共品牌下进行推广和销售。

“标准建立了,产能上来了,就要看市场。”李波表示,刺梨口感现在还没有被大众消费者所接受,这也表明大众对刺梨的认识还不足,政府和企业应当加大刺梨的宣传,让刺梨家喻户晓。

规模化发展实践之典型案例2

安顺油脂集团:用工业标准打造油脂行业旗舰

4月2日,笔者来到位于安顺市西秀产业园区的安顺油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看见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粕库车间一股清香的菜籽油味道阵阵入鼻,工人们借助传送带卸、装菜籽饼;进出车间里,技术人员全神贯注保障设备正常运转;菜籽油产品库房内,工人们搬运忙碌。

很难想象,短短7年时间,安顺油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能迅速扩大生产规模,从十余家小作坊联合体一跃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贵州省油脂行业旗舰,这当中究竟有何秘诀?

“我们走的是一条依托工业标准整合小企业的规模化发展道路。”安顺油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常青说。

脱粒、去壳、磨碾、蒸坯、包饼、上榨。这是多年来小作坊内简单的榨油工艺,虽然凭借良好的口感、香味及优质的原材料,安顺菜籽油在两广、重庆等地赢得了一席之地,但小作坊的加工方式让安顺菜籽油的市场竞争异常艰难。

“2013年以前,安顺榨油小作坊上千家,这些小作坊同台竞争带来直接后果就是产品质量不过关,榨油标准不统一。”汪常青说,随着品牌效益在人们消费观念中的日渐深入,国内大中型城市和大型食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已经被知名的油脂企业所占领,安顺油脂行业不能再走随意分散、缺乏规划的老路,必须从“单打独斗”转变为整合资源的集聚化发展。

2013年,安顺19家农民小作坊抱团,以自然人身份,联合安顺市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安顺市工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21家股东组建的混合股份制公司。

成立后的企业开始建设标准化厂房,同时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工业化的手段,采用冷炼菜籽油全自动高效提取方法专利技术进行有效提取毛油中的胶黏液、磷脂蛋白及其他有机无机杂质,这不仅克服菜籽油需冒泡、冒烟等不足,同时还保持了菜籽油特有的香味,提高了菜籽油的高附加值。

“联合以后成立的公司集产、供、销于一体,主要从事食用植物油及植物油料代购、加工、销售,植物粕购销,农副土特产品购销等。”汪常青说,2019年,安顺油脂集团完成工业产值9000万元,销售收入约8500万元,利润在500万元左右。

汪常青表示,安顺油脂集团能成为贵州省油脂行业的旗舰,是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和政策引导作用,协调统筹各类资源是结果。一方面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运作模式,与安顺市油菜种植优良无污染的农户签订菜籽收购合同,有效地带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并自身打造5万亩以上的有机菜籽种植基地,以保证原料纯正、货源充足,拒绝转基因技术,加工生产绿色有机食品,不仅能够保证原料纯正。另一方面启动产业联盟带动发展战略,与“牛来香实业有限公司”“贵州安顺旧州邓幺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安顺市特色风味小吃店”以及“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省内外大型用油食品加工厂联盟,带动农业、工业的横向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在省内树造企业用得放心,老百姓吃得安心的“放心油”典范。

汪常青认为,在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道路上,人才资源,资源供给以及保质保量这三方面尤为重要。人才为规模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资源供给充足才能实现产能达标。保质保量才能激活“贵州油,放心油”的品牌效益。

规模化发展实践之典型案例3  

湄潭竹香米业:智能化工厂提升产业规模

4月2日,笔者走进贵州省湄潭县竹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稻谷通过运输带,进入脱粒机,开始精制过程,从原材料到成品米,三十多道工序都在智能化生产线上完成,全程只需要两人进行把控。

毕节市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规划(贵州五化)(4)

竹香米业厂区

“机械化、智能化改造,让我们的产能猛增,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湄潭县竹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谢召兰道出企业规模化发展的“秘诀”。

贵州省湄潭县竹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湄潭县永兴镇绿色食品工业园内,成立于2012年,由原竹香米厂改编而成。如今该公司已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百佳粮油企业,拥有恒温烘干塔、日产400吨自动化生产线等先进设施,可年加工稻谷12万吨,各类高、中、低档精制大米8万吨,总资产达2亿元。

“公司创建初期只有四五台打米机,每天只能产10余吨米。如今日产200余吨米,而且是全自动、智能化的生产线,米从进入机器开始到制作到包装前,只需要两个工人进行把控。”谢召兰介绍,正是因为有了规模化发展才成就了今天的竹香米。

规模经营是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把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现代的科学技术融合起来,推进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谢召兰表示,所谓规模化发展,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盲目扩张。在发展过程中,公司注重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以品牌效应带动公司业务拓展,大大提升了公司口碑,许多客户慕名而来,主动要求合作。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共同推动公司业务做专、做精、做强。面对一条漫长的农业产业链,无论是上游资源还是下游的销售渠道等,都要规模化。

“解决当地粮食企业规模小、档次低、管理水平差、竞争力弱的落后局面。公司实现规模化发展后,质量的把控更加严格,我们可以从农户种植到收稻再到工厂中的生产和出厂达到全程可追溯,让百姓能够吃到安全米、放心米,这也是我们在竞争下还能有更大发展的原因之一。”谢召兰说,规模化的发展也提升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公司产品从原来只卖到周围几个县,发展到拥有线下广东、云南、湖南等十余个省份的销售网络,线上网络更是早已覆盖全国。

据了解,今年该公司将继续进行品牌升级,加大市场的广告投放力度,预计全年产值将达到五个亿左右,发展基地12000亩,带动2500余户农户脱贫增收。#脱贫攻坚#(来源/贵州日报 记者/李玉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