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

在第18个记者节到来之际,记者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了解到,截至11月7日,全国共有228327名记者持有有效的新闻记者证。

据统计,新闻记者按媒体类型划分,报纸记者83884人,期刊记者6198人,通讯社记者2844人,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电影制片厂记者134250人,新闻网站记者1151人。

新闻记者证是我国新闻机构的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使用的有效工作身份证件。作为记者身份的唯一合法认定证件,记者证不仅在采访活动中为记者正名,同时也保障了被采访者的权益。

记者记录时代,谁又来记录记者?岁月尘封了历史,斑驳的记者证恰恰是记者最好的代言人。在第十八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中国期刊协会《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主编段艳文为网友展示了他珍藏的多个记者证。从民国时期的记者证,到2015年首批中央新闻网站记者获颁记者证,一张张记者证印证着一个个媒体人的职业生涯故事,构成鲜活的新闻发展史。这里摘选一部分记者证,综合央广网等媒体报道,小编和网友一起盘点记者证的发展史——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1)

中国期刊协会《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主编段艳文和他所收藏的记者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2)

记者证(民国时期发证)

据史料记载,“记者”一词最早出现在1899年《清议报》第7期。 那么具体什么时候有“记者证”的呢?这个记载寥寥。不过可以明确的是,最初的“记者证”多由新闻机构自主发放,有的也由兵团或党派宣传部印发。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亦无统一的“记者证”。所以当时的记者证一般还都是由所属新闻单位签发。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3)

记者证(1959年发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4)

记者证(1960年发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5)

记者证(1963年发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6)

记者证(1964年发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7)

记者证(1965年发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8)

《大公报》记者证(1965年发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9)

新华通讯社记者证(1967年发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10)

《光明日报》记者证(1969年发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11)

记者证(1969年发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12)

记者证(1970年发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13)

记者证(1971年发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14)

记者证(1972年发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15)

记者证(1979年发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16)

《工人日报》记者证(1980年发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17)

记者证(1981年发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18)

记者证(1985年发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19)

记者证(1985年发证)

1987年1月,国务院决定撤消国家出版局,设立直属国务院的新闻出版署(2001年更名新闻出版总署,2013年整合到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20)

记者证(1987年发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21)

记者证(1988年发证)

1989年,新闻出版署颁布《关于重新核发记者证的通知》,开始发放首批全国通行记者证。这也标志着,中国记者行当开始有了标准“身份证”。

在首批“记者证”的发放中,除了“国内统一刊号”、报社期刊等的正式记者编辑外,还允许对兼职记者发“特约记者证”,数量不超过本单位记者的10%—15%(100人以上不超过10%,100人以下不超过15%);特约撰稿人和通讯员则明确禁止发放记者证和特约记者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22)

特约记者证封面(来源:央广网)

1998年记者拥有唯一“身份证号” 每5年换发一次

1998年5月,新一批记者证开始换发。这一代的记者证由新闻出版署统一印制编号。也就是说,从那时开始,记者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号”啦!对号入座,更加方便监管。同时,其申报资格也有了变化:扩大新闻机构外延,将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电影制片厂划入发证范围;扩大特约记者证发放量,无论单位规模统一不超过本单位记者的15%;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电影制片厂不发放特约记者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23)

1998版记者证封面(来源:央广网)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24)

1998版记者证内页(来源:央广网)

1998版记者证共发放50万本,中央和地方媒体的证件设计有明显颜色标识区分。此后,记者证要求5年更新一次。

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对记者证实施重大改革

1、对遵纪守法、学历(大专以上)、从业资格(或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编制内、经新闻机构正式聘用、从事采编工作一年以上)有明确规定,诸多情况不发放记者证,如“在新闻采编活动中因违法或因违规违纪受过严重处罚的人员”;2、记者证定名为“新闻记者证”,取消特约记者证;3、更新样式设计,封面增添国徽;4、增设年检制度。可以明显看出,对记者行业的管控日趋严厉。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25)

2003版记者证封面(来源:央广网)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26)

2003版记者证内页 (来源:央广网)

另外,还特别注明“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互联网站采编人员暂不发放新闻记者证”,此外,运用国内先进的9项技术防伪,并引入社会监督,建立记者证管理、核验网络系统,将记者证申请、审核、注销、吊销、年检等环节全部放在“中国记者网”,社会公众、组织机构也可通过该网核验记者证真伪。这一版记者证共发放16万本。

2009年,按照“新闻记者证每五年换发一次”的规定,记者证再次统一换发。此时的新记者证已由人民币印刷企业完成印制,证件封皮由原来的蓝色改为咖啡色,封面烫有银色的国徽和“新闻记者证”的中英文,封底烫有银色的新闻出版总署英文简称“GAPP”和“新闻记者证”的英文“PRESSCARD”。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27)

2009版记者证封面(来源:央广网)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28)

2009版记者证扉页,朱红色带国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圆章格外醒目 (来源:央广网)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29)

年度核验标志 (来源:央广网)

2008年国务院印发三定方案,将广电新闻单位记者证的监制管理划入新闻出版总署,因此2009版记者证还囊括了广电系统,共发行24万本。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30)

记者证(2007年发证)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31)

记者证(2008年发证)

2014年记者证采用最高规格防伪技术 手机即可鉴真伪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32)

2014年换发的新闻记者证新闻记者证采用了最高规格的防伪技术,只要用智能手机扫一扫,就能够辨别真伪。2014版记者证(来源:央广网)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33)

照片下面新加了二维码(上图红圈处),扫描一下就能辨别真假(来源:央广网)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34)

2014版(左)与2009版(右)对比(来源:央广网)

此外,它还有很多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一:个性化水印防伪纸张

每页纸都是暗藏有SAPPRFT标志的专用水印纸。暗含有色荧光纤维,并埋有红色荧光安全线。

·创新设计二:紫外光红色荧光防伪

记者证有三处红色标志,一是地图上首都位置的红色五角星,二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印章,三是记者证核发专用章,用紫外光照射时,能明显看到这三处发出红光。

·创新设计三:多页激光打孔编码

对每本记者证进行编号,确保每一本都独一无二。

·创新设计四:年检页首次采用无色光谱彩色印刷技术

年检页首次采用无色光谱彩色印刷技术,天坛、北极哨所、西沙群岛、红其拉甫,钓鱼岛五张照片在自然光和紫外光下,页面呈现完全不同的效果。

2015年网媒记者“持证上岗”

2015年11月6日,首批符合资格的新闻网站采编人员拿到了热腾腾的记者证,网媒记者从此正式“持证上岗”了!11月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京联合举行首批新闻网站记者证发证仪式,为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14家中央主要新闻网站的首批594名记者发放新闻记者证。今后将本着“周密实施、分期分批、稳妥有序、可管可控”的原则,逐步扩大发证范围,逐步覆盖符合资质要求的其他中央新闻网站、地方主要新闻网站。

正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姜军所强调的,将新闻网站记者纳入记者证管理范畴,填补了记者证管理办法中对于网络类别的采访编辑人员新闻实践上的法律空白,为新闻网站记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充分体现了依法治网的精神。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35)

记者节感言夹缝中蜕变的特约记者(记者节里看记者证)(36)

附段艳文:高级经济师,出版物发行师,中国期刊协会《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主编,中国期刊协会期刊民营发行(营销)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期刊运营与创新,新闻出版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