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报考条件新规定(教资报考人数10年翻66倍)

大多数家长看到身旁的老师所享受的待遇时,都会劝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考老师,但是老师在和学生们谈起职业理想时,却会劝学生们不要来做老师,同样的都是成年人,却有不同的心境,这是为什么呢?

或许教师工作就像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而外面的人想进来,各自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着,却难以实现,也有学生受老师的熏陶,并不看好教师这份工作。

教资报考条件新规定(教资报考人数10年翻66倍)(1)

不过,先不说以后到底要不要从事这份工作,在大学期间做好准备总是没有错的,而且按照现在大学生的表现来看,大家似乎都对教师工作充满了热情,从教资报考人数就能看得出来。

教资报考人数10年翻66倍,嘴上说教师难做,还争先恐后报考?

随着教育质量的提升,国家对教育人才的门槛也越来越高,现在大多数中小学校安排的都是本科学历以上的老师,让专科毕业的学生有种迷茫的感觉,也是现在大家都在提升,自己以专科学历,到中小学历教怎么也少了点说服力。

教资报考条件新规定(教资报考人数10年翻66倍)(2)

现在想考研,学生那么多,本科学历也没有那么吃香了,一般好的一、二线城的幼儿园,都会招收本科学历以上的幼师,所以学生们还是挺难的。

不过,本着在大学期间考证越多越好的原则,很多学生都报考了教师资格证,据数据显示教资报考人数在10年间翻了66倍,从最初的17.2万人次涨到了21年的1144.2万人次,光是从数据来看也是挺夸张的。

教资报考条件新规定(教资报考人数10年翻66倍)(3)

当然这些学生虽然不可能全都从教,但是这也说明了学生们对教师的向往,是啊,这样一份体制内工作,又有固定的假期,还稳定,社会地位还高,谁能不喜欢呢?

可能看到这些数字以后,也有很多学生觉得教师工作太难,太难了,可是在很多人抱怨嘴上说着教师难做的同时,也还在争先恐后的报考,你是其中一员吗?

教资报考条件新规定(教资报考人数10年翻66倍)(4)

不管是不是都说明了这份工作有多吃香,所以那些觉得教师工作辛苦的人,也可以转变思路了,这么多人都喜欢这份工作是有道理的,学生们也不要被这些数字吓到,该备考还是要备考,早点考到手,毕业后也多一种选择。

眼看着考教资越来越难,学生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尤其是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说,有许多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盯上了教师工作这个香饽饽,教资笔试90多分的大神比比皆是。

教资报考条件新规定(教资报考人数10年翻66倍)(5)

可能学了教育学的师范生们在面试的时候会更吃香一些,但是在专业方面,未必比得过专业性强的学生,例如物理,化学等专业,一些与中小学学科相关的专业毕业生考研,比考教育学上岸压力更小一些,跨考教育学专业的大学生太多了。

所以说,能取得教师资格证,相对来说也比较难,希望学生们想考教资,不是因为眼下找个事做,而是真心想成为教师。

教资报考条件新规定(教资报考人数10年翻66倍)(6)

已经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要注意,有两类教师相对比较辛苦

代课教师比较累显而易见,相对于拥有编制的正式教师来说,代课教师真的很辛苦,工作量相同不说,晋升空间也更小,如果一直没有编制,在工作幸福感上也会差一大截。

五险一金的差距就不说了,在其他方面的差距也很大,福利待遇也没有正式教师那么好,所以说代课教师还是比较难的,如果不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轻易做代课教师,还是先考编比较好。

教资报考条件新规定(教资报考人数10年翻66倍)(7)

再就是乡村教师,有些学生毕业后想考特岗教师、参加三支一扶或西部计划,自然是想在将来考编制的时候更容易一些,或者是直接取得编制,但是也更辛苦。

要是想直接拿到编制就要留在当地,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很难吃苦地坚定选择在基层,所以如果不是出身农村比较容易适应环境,或是本地的生源,最好不要轻易报考这些有与乡村教师有关的岗位了,不然真的很消磨热情。

教资报考条件新规定(教资报考人数10年翻66倍)(8)

当然,如果在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晋升空间,而且学历也有限,特岗教师也是一种选择,主要看毕业生们怎样权衡利弊了。

写在最后:其实大学生们还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教资报考人数成年上涨,而且上涨得这么快,或许与将来非师范生从教难有关,这是一种趋势,让专业的教育人才投身教育事业,总比外行人来插手更好,所以抓住机会早日上岸,还是眼下毕业生的最该注意的事情,你怎么看?

教资报考条件新规定(教资报考人数10年翻66倍)(9)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