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当年对白岩松的描述非常到位(白岩松不会吧爆红网络)

近日白岩松的这段关于房价和就业的演讲视频爆红于网络,在他所讲述的观点中,房价和幸福感息息相关,高房价能带来幸福感,因为压力是动力的源泉,正因为它遥不可及,所以有利于年轻人奋斗,于是白岩松的这番话,激起了很多网友的强烈不满,因为白岩松,身为一个有房有车有老婆的成功人士,并不能和当代的年轻人共情。

王朔当年对白岩松的描述非常到位(白岩松不会吧爆红网络)(1)

现如今,找对象、买房买车成了大部分年轻人奋斗的目标,但是这三样东西对于很多人来说,确是遥不可及,要知道白岩松不仅是央视的主持人,还兼职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收入远超绝大多数普通人,而他的儿子今年也已经二十多岁了,北京户口在外留学,一出生就把绝大多数的人甩开了十万八千里,有人说白岩松所说的幸福感,是因为他希望年轻人也和他一样觉得幸福,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特别是年轻人,更是在网络上痛斥他的言论,随后有网友给她定下“三宗罪”,一时间白岩松深陷舆论争议。

王朔当年对白岩松的描述非常到位(白岩松不会吧爆红网络)(2)

其罪一:不知民间疾苦,只要一说到白岩松,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这位著名的央视主持人是许多人的偶像。他的言辞犀利,才华横溢,是真正的成功人士。在这个电视媒体越来越落寞的时代,白岩松成为了一面不倒的旗帜,几十年来央视的熟人换了一批又一批,而他却依然站在这个位置,甚至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这背后的努力和智慧非比寻常,众所周知白岩松的出身并不好,之所以能从草根变成今天高高在上的主持人,得益于高考和自身的努力,1985年白岩松考入了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在校期间因为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央视工作,于是他这一干就是30多年。白岩松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一句话:别怪高考太无情,高考是世界上最简单最公平的成功之路!正是这条路让他走出呼伦贝尔大草原,走向央视这个大舞台。在央视工作的这么多年,很多人喜欢他,也有很多人不喜欢他。因此他的争议不比任何人少,然而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人觉得他所说的话渐渐有种高人一等的感觉,而且总是带着淡淡的疏离感。2015年6月9日,河北沧州肃宁县发生一起4死5伤案件。在这次采访中,白岩松说:是什么让这个52岁的老人举起枪支,造成两名警察“死亡”。此外在他的诸多言辞中,充满了对嫌疑犯的同情。节目一经播出后,就引起了广大群众的愤慨。后来他回到学校演讲。有人曾针对这件事向他提问。白岩松回答称,警察的愤怒大多来自于他们长期以来的委屈和压力。做那一期节目的时候,距离事件的发生只过去了几个小时,一切都还没有结果。所以采用一种更中立的观点。然而他的解释并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因为法律上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定义,在侦查机关立案侦查之后,提起公诉之前,对涉嫌犯罪人员的称呼。既然老人已经确定了犯罪事实,就应该称他为嫌疑犯。令人失望的是白岩松在经历了舆论风暴之后,不仅没有认真反省,反而用新闻的客观性当做借口,试图掩盖自己的错误,让无数人寒心。

王朔当年对白岩松的描述非常到位(白岩松不会吧爆红网络)(3)

其罪二:客观不等于冷血。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有将近7万名同胞遇难,全国各地的民众都非常揪心。许多记者和主持人在广播时都几次哽咽,四川卫视的主持人宁远,在报告死亡名单时声音颤抖,央视记者赵普在播报灾情时也差点落泪。就在我们都被宁远和赵普的真情感动流泪时。白岩松却对此评论说:作为主持人和记者,在报道新闻时不能把自己的情绪传播给受众。于是这些优秀的爱国主持人,成了白岩松所说的“不合格”媒体人。新闻的客观性确实很重要,但是新闻也同样需要温度和人性。只要是人都会犯错,只要是人都有七情六欲,如果新闻只需要客观性就够了,那为什么不用人工智能取代播音员呢?这样既不会出错也没有感情,同年央视邀请地震专家采访。白岩松扎起节目中给大家介绍了很多地震知识,说了专家的话让专家无话可说,于是有人认为白岩松这是喧宾夺主,在专家的面前显摆自己的知识。而王朔对白岩松的评价是,他的真诚自以为是,内心却充满了做作,王朔是谁?竟然敢如此评价白岩松。

王朔当年对白岩松的描述非常到位(白岩松不会吧爆红网络)(4)

1958年王朔出生于江苏南京。他是大陆著名的作家和编剧,也是京圈公认的领袖和灵魂人物,他的很多多代表作都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就拿身份来说,白岩松和王朔有共同点。他们都是著名的文人,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白岩松以“媒体人良知”的形象,一直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白岩松就会上一次热搜。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舆论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他的言论进行理性思考。其中王朔对白岩松的评价是毫不留情的。他说白岩松其实并没有什么独特的见解。事件起因是王朔在一天清晨看到了白岩松的电视采访。此时,白岩松正在介绍他的新书《痛苦与幸福》。当然,他自己的经历也会牵涉其中。王朔坦言,见到白岩松的第一感觉就是非常自满。在采访中,白岩松不仅没有直视镜头,更没有直视提问者。而这种行为不像是在采访,更像是自言自语。在白岩松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听到一些非常积极的话语,如“必须”、“永远”等,他把自己塑造成了伟大的先驱者形象,其实这恰恰反映了他自满和自大。正如王朔所说,除了“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求助”的社会共识外,白岩松的价值观念值得考量。作为一名有良心的记者,他无疑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主持人和评论员之一,也是老百姓眼中的业界良心之一;新闻产业可以说是一个不容易做的产业他们是聪明的记者,敢于在框架内讲真话的人不多。太左太右都不行。但似乎只有他一个人坚持留在这个平台上,得到了主流的认可。这背后的努力和智慧非同寻常。

王朔当年对白岩松的描述非常到位(白岩松不会吧爆红网络)(5)

其罪三:突破底线冒犯公众。2015年,白岩松的长篇自传集《白说》问世。然而大家在看完后却觉得非常失望。这本书的写作水平实在不配白岩松的美誉。更重要的是,没什么好说的。豆瓣书友不客气地反击:说了那么多,真白说了。当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央视主持人一个接一个地换了,但白岩松始终站出来。他一定有什么事。他一向以说话能力著称。在今年的疫情期间,医疗用品一再短缺。白岩松在直播中直接问武汉市相关负责人:医疗用品都去哪儿了?他直截了当地问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正是这样的记者,才让他屹立央视多年而不倒,然而对于一个“媒体人”来说,说多就是错多,白岩松对自己非常自信,他多次在各地发表演讲,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然而随着他的演讲越来越多,那些支持他的人却变得越来越少,反对他的人则越来越多,因为大家渐渐发现了和白岩松本质上的不同,很多支持他的人都是因为他“敢于发声为民请命”,而这些支持他的人只是普通人,其实白岩松的很多言论像是心灵鸡汤,别人很多年前就厌倦了这套东西,耳朵也听过快要起茧了。然而他忽略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好糊弄了,住房和婚姻是基本而现实的民生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讲点心灵鸡汤就能解决的。而给观众灌输鸡汤不是一种激励,反而是一种催眠。它不是“药”治不了病,反而会让人变得麻木,正因如此。他的那一句“不会吧”,在很多人看来充满了讽刺,甚至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这种高高在上的话语权,缺乏对他人的基本尊重,白岩松他真的了解民间疾苦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