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措施(半月谈基层治理智库报告)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今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发布,20项举措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及各市、县(区)迅速制订实施方案,一幅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在之江大地徐徐展开。
基层也有诸多困惑:怎样吃透中央精神、结合政策要求与本地实际,把共同富裕目标转化为可落地的具体政策和行动计划,系统化、机制化推进共同富裕?
从2019年开始,半月谈基层治理智库与同济大学国家现代化研究院合作,以宁波市奉化区为样本展开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研究。浙江省获批共同富裕示范区之后,调研组又加入“共同富裕”研究视角。
在多元目标和复杂挑战面前,奉化找准关键性指标,找对问题和痛点清单,集成化改革、体系性推进共同富裕,初步探索出“推进共同富裕工作法”。其工作法可总结为12条方法、48个具体抓手。其中,有的已经产生可见、可感的实效,有的在结合实践不断丰富完善,有的则是针对当下短板以及未来发展作出的长远性谋划,它们从不同层面折射出基层对共富的思考与探索。
“奉化样本”
选取奉化做为研究样本,是因为奉化在浙江乃至全国都有一定代表性:
其一,奉化地貌构成大体为“六山一水三分田”,2020年城镇化率为60.02%,与全国平均水平大致相当。奉化山海特色明显,全区陆域面积127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1平方公里,西部处天台山脉与四明山脉交接地带。东北部地势平坦,河网纵横,土地肥沃,属宁奉平原,是水稻和经济作物重要种植区。
奉化江在奉化区穿城而过 蒋建国 摄
其二,奉化既具备较好的共富基础,也存在一定数量的低收入群体。2020年,奉化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964元,在浙江省89个县市区中排名第58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69。奉化的大堰镇、溪口镇属于宁波的欠发达乡镇,面临着农民增收压力。
“十三五”期间,奉化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
一方面,经济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33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685亿元,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从第78位上升至第71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
另一方面,民生支出提速。5年财政民生支出283.6亿元,占总支出的76.4%。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1%、7.8%,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赛迪顾问发布的“2021中国幸福百强区名单”,通过就业收入、消费供给、科教文卫、智慧治理、和谐共享、生态绿色六个一级指标共计19个二级指标,对全国898个市辖区的幸福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估,奉化排名第33位。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位于奉化萧王庙街道 周昱全 摄
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势头,为奉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看到成绩,更要找到短板,这是奉化区委、区政府推进共同富裕的出发点。为寻找“问题清单”,课题组将原有研究模型中的发展、治理两个维度,调整为发展、共富、治理三个维度,见下图:
图1:新模型下的县(区)域空间
根据奉化区“找短板,找痛点”的要求,课题组梳理出奉化区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问题清单”。同时,根据清单探索“推进共同富裕工作法”,找差距、补短板,形成共同富裕的12种能力,见下图:
图2:“十二力”示意图
图3:课题组负责人、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吴亮在2021雪窦山全球智库论坛上介绍推进共同富裕工作法的模型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
“推进共同富裕工作法”
奉化区“推进共同富裕工作法”,可梳理总结为12法48策:
工作法1:机制先导,通过系统化制定“三化”工作机制,形成全区协同的执行力
奉化区委书记高浩孟在尚田街道西岙村夜访 奉化区供图
奉化的做法是,以全面系统的思维、集成化的方式推进各领域改革联动,构建“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清单化”的工作推进机制,通过环环紧扣的机制联动,形成全区协同推动共富建设的强大执行力。
1.工作项目化。
奉化制定了新动能培育等七大重点行动、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等28项子行动、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等122项任务,重要任务都有具体项目支撑。项目化使共同富裕的推进有的放矢,工作进度可跟踪、效果可检验。
2.项目责任化。
奉化推进共同富裕的每项任务都有明确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每个单位根据其所负责的具体项目,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推进手段、保障措施、进度安排、验收标准、预期目标,确保每个项目有序推进。
3.责任清单化。
在全力对标落实浙江省共同富裕四张清单(重点任务清单、突破性抓手清单、重大改革清单和典型案例清单)的基础上,奉化制定了目标任务清单和十大标志性工程清单,将责任转化成具体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一目了然把共同富裕关键点呈现出来,使每个部门既能明确自己的任务,也能了解其他部门单位的分工,增强了组织内部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4.“周一夜访”制。
2020年,奉化区创新实施区领导“周一夜访村(社)”活动,变坐在机关“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夜访采取“个别走访、重点约访、定点接访、集中座谈”等方式开展,直面矛盾纠纷,纾解民忧民困。区委常委会定期专题听取夜访村(社)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
5.“三色督查令”。
奉化区列出工作作风拖沓、敷衍应付等3类9种“病症”,视情给予蓝橙红三色督查令。收到“蓝色督查令”,相关负责人必须在限定时间内作出书面检讨,列出详细整改举措;如果项目进度依旧多次滞后,负责人会收到“橙色督查令”,其将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进度严重滞后的,签发“红色督查令”,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约谈主要负责人,严肃问责。
通过这套制度设计,奉化逐渐形成了“清单晒起来、流程走起来、数据跑起来、监督紧起来、治理强起来”等的工作闭环。
工作法2:搭廊建道,通过促进要素资源双向流动,强化发展要素的供给力,解决发展要素的涵育、流动和配置问题
“3号青创大走廊”俯瞰图 奉化区供图
2019年,长三角人均GDP已达1.83万美元/年,进入“城镇化”和“逆城镇化”同步的历史性时期。地处宁波都市圈南部的奉化,如果无法挖掘新内生动力,将被大型、特大型城市“抽干”;反之,通过发现自身的独特吸引力,建立内部联通凝聚、外部互动的要素网络,就可以实现与大城市分工同生。
奉化通过廊道建设,挖掘自身特色,建立起城与乡双向赋能的机制、通道,解决城市增长区及其农村腹地之间的两极分化问题,更推进全域在同一个空间结构、政策体系内发生强关联,催化城乡社会、生态、经济和文化的共生共长共富路径。
6.交通廊道。
推进宁奉城际铁路和机场快速路等两大通道的有机整合,上面是快速路,中间是城际铁路,这一设计不但节省了土地,还有效推动奉化融入宁波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在交通廊道建设过程中,奉化优先将站点连接乡村:宁奉城际铁路奉化境内有5个站点,其中方桥站、琎琳站、南渡站的出口就是美丽乡村;机场快速路在奉化境内设7对出入口,其中有5对位于乡村。这一“特殊安排”改变了城乡的时空关系,实现了“城”与“乡”的快速切换。
7.文化廊道。
以雪窦山为核心,整合溪口雪窦寺以及城区岳林寺、中塔寺等佛教寺院和文化遗迹,并依托溪口民国文化古镇及寺周自然山水,有机融合山、镇、村、寺、田的文化因子,初步形成“三带”“十组团”城乡文化廊道。同时,借助甬舟一体化发展的千载难逢机遇,全面推进雪窦山普陀山“两山”旅游合作,建立起与上海、杭州以及全球的文化廊道。
8.旅游廊道。
围绕山海旅游资源优势,深度打造“四季花香”和“海韵渔歌”旅游风景线,推进国家级旅游景区改造升级,创建宁波湾省级旅游度假区、水墨马头景区、翡翠湾渔文化公园3A级旅游景区,沿线打造省A级景区村庄,建立城与乡有机连接的旅游廊道。同时,加速推进宁波滨海健康旅游小镇、宁波湾滨海华侨城文化旅游项目、“时光宁波”文旅小镇等项目,强化整体旅游线路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为打造宁波乃至长三角南岸旅游廊道搭建更多平台。
9.产业廊道。
能否将总部基地搬进乡村,能否在美丽乡村中聚合产业创新要素,一直是奉化思考并大胆探索的命题。中交未来城是奉化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目前正按照城乡“定位不同、功能互补、有机融合、同样美好”的理念,探索以村庄为载体,推动都市圈产业要素融入乡村,城市产业向乡村区域的纵深发展,构建适应乡村空间形态的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乡村连接长三角大都市资源要素的产业廊道。
10.科创廊道。
奉化通过建立分布式投资基金,探索科技创新要素整合新路径,打通与宁杭京沪深等地合作的空间廊道,吸引优质科创要素,其中以“3号青创大走廊”最为典型。青创大走廊起点位于机场南路鄞州与奉化交界处,以轨道交通3号线为主轴,串起沿途生命科学城、中交智慧城、智能制造城、茗山科技城、滨海低碳城五大平台。奉化的目标是到2022年,青创大走廊人才总量达到16万名以上,培育亿元以上科技型企业1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45%以上。
工作法3:改革集成,通过系统化构建县域改革界面,聚合城乡融合的改革力,破解城乡二元发展的问题
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滕头村外婆桥夜景 傅旭涛 摄
在奉化推进建设共同富裕过程中,集成化改革是其鲜明特色,目标是推进条线管理与区块执行的集束式改革。这种集成既是问题的集成,也是资源的集成,更是方法的集成。
11.建立“试验性”政策集成界面。
奉化以此来推动各条线的政策和改革的集中化。如推进“试验村”乡村集成改革,奉化从资金保障、鼓励工商资本投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用地、加快农村旧村改造、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等层面分别出台了相关文件,形成了政策的一揽子集成。
12.建立“下沉式”载体集成界面。
奉化以此促进各项改革创新举措在基层实现有效叠加,对“试验村”充分授权、赋能。例如,整合金融、保险、邮政、快递收寄、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寄售等便民服务资源,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农村便民超市、农村淘宝店等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打造村级“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
13.建立“场景化”要素集成界面。
系统谋划若干城乡融合发展的“场景试验”,形成“政策工具” “技术工具”的整体解决方案。例如,萧王庙街道作为宁波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试点乡镇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首个改革试验区块,围绕“书香桃源剡东古镇”建设目标,打造了以滕头为代表的生态型村庄,以青云为代表的古韵型村庄和以林家为代表的景观型村庄三种模式。
工作法4:绿金挖潜,通过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机制,挖掘生态转化的自然力,解决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的问题
大堰镇油菜花盛开时节俯瞰图 奉化区供图
箭岭村村民用餐厨垃圾制作有机肥和酵素 奉化区供图
2020年4月1日,在浙江考察时指出,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奉化既是宁波城区最大“绿肺”(森林面积在市六区中最大),也是最大“水缸”(仅亭下、横山两座水库就占到了海曙、江北、鄞州、北仑日供水的27%)。如何将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变为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始终是奉化各级干部们思之念之和最想解决的重大任务。近年来,奉化坚决落实“两山论”,将绿色低碳作为主攻方向,打造标杆项目,深挖“绿金”潜能。
14.打造生态“爆款”村。
箭岭村是奉化的一个山区村落。这里山水交融、空气清新,常住人口约300人,其中60岁以上约80%,是典型的山区老龄村。2017年10月以来,在乡贤人士刘安芬的倡导下,经村两委会商讨后,箭岭村用餐厨垃圾制作有机肥和酵素,着力打造浙江省首个零污染村庄。仅4个月时间,箭岭村垃圾量锐减70%以上,资源回收利用率达80%,每年节约村庄环卫经费支出4.66万元,有机肥和酵素还用于村水稻试验田,变废为宝。2020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至121.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较2019年增长25%。
15.建立特色生态产业链。
今年5月,奉化发布了全国首个生态环境教育特色小镇规划方案。根据规划,奉化区拟以大堰镇为试点,以“生态环境教育 ”为路径,推动生态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文化创意、体育休闲、数字科技等产业融合,建设集生态研学、博物会展、自然体验等为一体的乡村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空间,到2025年建成生态环境教育完整产业链,努力让生态价值在共同富裕建设中的效能最大化。
16.打造生态经济基本单元。
系统开展“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庭院”“美丽走廊”“美丽河道”“美丽风景线”建设。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资规部门确保全区用地指标的15%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发挥好小城镇连接城乡、带动乡村的节点作用,逐步实现美丽经济点向美丽经济带延伸。
17.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新机制。
基于自身良好的生态基底,奉化着力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绩效考评机制,规划在水源保护区和山区推行以GEP核算为核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考核评价体系。同时,探索推动区域碳汇交易试点,全力推动大堰、溪口等地跨越发展,力争到2025年生态补偿金额超过3亿元,进一步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使绿色生态价值成为共同富裕建设的核心“本钱”之一。
工作法5:乡村再造,通过场景化驱动美丽乡村功能注入,培育后富群体的创富力,让乡村成为价值链的起点
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滕头村新建的滨水景观带 奉化区供图
长期以来,造成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乡村缺乏价值创造能力,导致优质要素持续流失,乡村空心化、贫困化。在推进共同富裕建设过程中,奉化意识到很多乡村不是没有资源,而且缺乏发现、整合、挖掘资源价值的理念和机制,没有找到激活乡村的开关。
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主战场之一是“三农”,短板弱项也在“三农”。奉化抓住“三农”这个关键,分类开展靶向攻坚,逐一破除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束缚,把乡村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逻辑起点、产业原点,使乡村独有的生态价值、情感价值、空间价值日益显现。
18.持续推动村庄、农房改造,夯实乡村的美丽基底。
2020年,奉化农村住房改造攻坚战强势打响,44个梳理改造、15个整村改造和23个风貌提升项目加速实施,完成农房拆旧978.4亩、建新66.3万平方米,惠及农户4058户。5万多亩田园和全域村庄完成新一轮环境整治提升,后畈村荣膺全国文明村,滕头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新增3A级景区村庄11个。“十三五”期间,奉化改造城乡危旧房近550万平方米,超过“十一五”“十二五”总和,2.5万户居民搬离危旧房、住进新楼房。其中,启动全区98个农村住房改造项目,受益农户数量达到10722户。
19.推动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下称“三权”)分置,处理好宅基地的保障功能与资产功能关系。
在尚田、溪口、大堰等镇(街道)开展试点,开展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确权颁证,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农民房屋使用权,建立规范高效的宅基地“三权”运行机制,逐渐形成归属清晰、权能明确、保障有力、权益充分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农民可自愿选择原址留存、村镇集中安置或货币补偿购买商品房等方式,盘活闲置的农房资源。
奉化“三权”分置有三大创新之处:
其一,尊重农民意愿,探索闲置宅基地使用权通过土地超市等平台规范流转。
其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宅基地资格权,且符合建房条件的,允许按家庭户为单位申请宅基地建房,可申请与非本村村民及乡贤能人回原籍创业合作建房,有效盘活闲置的农房资源。农户符合宅基地和农房有偿退出条件的,鼓励自愿有偿退出。
其三,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为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健康养老等产业,由村集体统一组织或同意,经村集体出面与社会资本投资者或由村集体、农户、投资者三方签订联营共建协议,可依法依规对闲置宅基地或老旧农房进行新建、改建或重建。
20.鼓励土地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
农村土地经营权以村集体为单位统一向土地承包大户流转,如奉化西坞东陈村、山下地村等,由村两委会出面,把村里愿意流转的农户承包土地先统一流转给村集体,然后由村里按照统一的价格,划分区块再租赁给种植大户。整村连片长期流转既可以稳定土地流转关系,也方便种植大户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此外,奉化区支持发展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的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励农户以土地(林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与企业、工商资本开展合作经营。
21.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
在坚持村级集体经济所有制改制不变、法律主体不变、经济组织功能不变、财务管理体制不变前提下,按照农村集体所有的原则全面推进股改工作,由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股权实行静态管理,生不增,死不减,可继承,可内部转让,基本实现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全覆盖。同时,完善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运行机制。股份经济合作社参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三会”治理机制,股东(代表)大会是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权力机构。
22.以平台建设为支撑,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奉化着力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业强镇、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园等产业融合平台,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农民合作社、示范性家庭农场,推广一批农业技术,全方位推动乡村资源的价值发现和变现。以尚田镇为例,该镇位于宁波都市圈最南端,结合自身特色重点打造富硒草莓文创园、特色精品水果融合发展区、茶文旅融合发展区。尚田镇还创建了宁波市首个以“乡村创业”为主题的青农创客服务平台,通过引进专业团队、政企合作,为旅游从业者、青农创客及特色乡村服务,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工作法6:优化分配,通过精细化打造分配新工具,提高社会分配的调节力,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税务部门工作人员上门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税务政策辅导 奉化区供图
就浙江而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但作为县域的奉化,一次分配调节抓手相对偏少,财政压力相对较大,当地缺乏大规模、高营收企业,高收入群体的规模也并不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奉化选择尽力而为、创新路径,通过精细化打造分配新工具,以化整为零的方式,提高对社会分配的调节力。
23.一次分配保就业、促增收、开门路。
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农民唱戏的来料加工新模式,积极引导村(社)参与管理、企业提供来料加工业务、职业经纪人统筹调度,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全区预计可新增来料加工从业人员1500人以上(其中低收入农户500人以上)。
24.尽力做好低收入托底。
即使财政支出压力很大,奉化依然咬紧牙关,通过财政手段进一步改善低收入群体境况。例如,推动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人均月收入认定标准放宽至低保标准的2倍,逐步将符合条件的非户籍常住人口纳入教育专项救助。
25.大力发展福利慈善。
奉化把加强慈善组织建设,引导奉化乡贤、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作为三次分配的主要发力点。预计到2025年,当地慈善组织达到5家以上,实现村(社区)慈善工作站全覆盖。
以滕头村为例,在初次分配上,依托滕头村下属50多家企业,确保全体适龄村民充分就业,保障基本劳动收入;二次分配上,按照“基本福利靠集体”的原则,村民每人每月可享受1500元福利金,退休村民每人每月收入不低于4000元,这部分资金全部由村集体开支,来自于村集体经营收入;三次分配上,滕头村成立常青养老基金、教育基金,其中常青养老基金募集资金1300多万元,款项全部由先富起来的滕头村民自发捐款,捐款额从5000元到318万元不等,所有款项有村老年协会管理,用于改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工作法7:精神赋能,通过推动文化共有和精神共富,彰显价值导向的文化力,解决“脑袋富裕”问题
奉化区首届礼堂文化节“美丽新农村”乒乓球总决赛 奉化区供图
共同富裕既包括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包括文化文明的繁荣兴盛;既包括物质富裕,也包括精神富有。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怎样既鼓“钱袋”又富“脑袋”,奉化开展了一系列探索。
26.培育共同富裕精神文化,建立健康积极的财富观。
建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级联动文明实践网络。传承利义并重、以民为本、崇善厚德等追求大同共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并将之转化为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文化精神动力,在全社会营造互帮互助、共生共享、共创共富的奉献创富氛围。
27.推进文化服务供给城乡一体、走深走实。
构建城市文化中心、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礼堂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区15分钟标准公共文化服务圈,创新公共文化运营管理体制。实施文化礼堂三大工程,探索“共享礼堂”建设,持续打响“礼堂文化节”特色品牌,通过统分式运作、竞赛式参与、自发式提升,打造奉化农村的“全民运动会”,实现文化礼堂“大门天天开、活动天天有、百姓天天乐”。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加大政府购买力度,鼓励各类团体、民间艺人将文化服务有效输送到农村。
28.提炼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实现文化铸城。
持续推进文化品牌标识做大做强,不断扩大佛教名山影响力。探索市场化办节模式,充分运用新闻报道、旅游营销、文化赛事等多样载体,提升雪窦山、桃花品牌美誉度。持续推进文化事业产业提质提效,创作更多既富有时代标识、又蕴含奉化精神的精品佳作。
29.打造以共富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共富企业”“共富乡村”“共富社区”等基本单元。
通过打造滕头、金峨等一批全国叫得响的共同富裕先进典型,使之成为营造共同富裕人文场景和社会氛围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激发全社会争当共富先锋模范积极性,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工作法8:数字重塑,通过数字化引领多维革新,提升数字驱动的重塑力,解决发展和治理的工具、动力问题
“浙里惠渔”多跨场景应用,助力数字治理 奉化区供图
数字化正史无前例的对产业、生活、治理带来革命性重塑。强调,要主动应变、化危为机,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变革催生新的发展动能。奉化认为,数字革命不仅重塑了政府、社会、企业和人的关系,关键是能够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最后一公里,让“城”与“乡”在一个数字空间内,彻底扁平化、一体化,这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集成化工具。
30.数字赋能促转型。
奉化传统制造工业密集,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利润不断减少,如何加快企业转型,成为当地工业经济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奉化出台一系列惠企新政,鼓励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生产、管理、仓储等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实施“一产业一政策”,针对服装、气动、厨卫三大行业,重点扶持第一批32家重点企业加快打造智能产业集群。2020年,奉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制造业增加值11.7亿元、增长23%。
区委副书记、区长胡永光带队赴企业开展“三服务”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奉化区供图
31.探索数字公共服务新途径。
作为浙江省八大渔业捕捞强县之一,奉化谋划实施“浙里惠渔”一站式渔业数字服务应用,以精密智控系统为切入口,打通政府、企业、渔民全数据链,推动渔业治理和服务模式重塑,实现渔业安全、渔民富裕。该系统预警准确率和预警及时率达90%以上,渔船碰撞率降低70%以上。目前,奉化正深化推进企业码专区2.0应用建设,新上线服务大展馆、用人帮查应用场景,提高数字化服务数量、质量。
32.实施五年提质倍增工程。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奉化认准了一条路径:就是要以数字化推动经济现代化,形成数据资源驱动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为此,奉化一方面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行动,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以竞争机制为手段,着力攻克一批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聚焦加快推进云弧数字经济产业园、宁波瑞嘉通讯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硬核支撑。到2025年,奉化计划新建数字化园区5个,打造“未来工厂”5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0家,数字经济总量突破7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
工作法9:民生同城,通过一体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准,增强公共服务的融合力,解决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问题
奉化首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设计效果图 奉化区供图
2016年11月,奉化撤市设区。在“进城入市”过程中,奉化与中国大多数县域一样,既面临宁波、杭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又要解决过去县域内乡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底子薄、投资软硬件差等现实难题,同时还要满足大量未来人口民生需要。
奉化以撤市设区为契机,对标宁波主城区社会民生配置水平,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奉化标识度的民生保障品牌,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让发展的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33.把提升民生福祉放在首位。
推动城乡居民教育、健康、生活、文化等公共服务事项与宁波城区接轨,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十三五”期间,奉化每年民生支出几乎占预算支出的八成,累计基本完成116个社会民生同城化项目,超过“十一五”“十二五”的总和。在建设品质新城区的同时,奉化把最好地段、最美景观、亲水岸线用作公共空间、留给市民,留住最美乡愁。
34.让“新奉化人”共享发展成果。
作为典型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入型城市,奉化现有户籍人口47.8万人,流动人口22.3万人,流动人口(即新奉化人)已成为奉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奉化按照务工人员缴纳社保时间长短分批次推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未能录取的学龄儿童可以进入三所民办公助的学校就读,对民工子弟学校和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社保、工资、年终奖、设施设备购置、公用经费等给予补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基本能够与当地城乡居民一样享受同等义务教育。
35.优化就业创业环境。
奉化通过出台新一轮促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保障重点群体充分就业;探索完善面向全职业人群的工伤保险制度,通过开通工伤认定网上申请和劳动能力鉴定网上申请程序,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覆盖更多领域的一线职工;针对平台从业模式的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新业态从业者,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从源头保障从业人员工伤权益和保险范围。目前,已探索建立政府牵头、多部门协作的“X 1 4”工伤预防常态化工作机制。
36.建设高质量社会保障“安全网”。
通过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构建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已建成以职工、城乡居民两大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覆盖各类群体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保障范围持续扩大。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从2015年底的88.3%提升至2020年底的99.3%,残疾人、低保人员等群体精准扶贫率达100%。此外,奉化探索多缴费、长缴费的激励机制,稳步提高居民保障水平。
37.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
建立救助对象精准识别、动态管理机制,按照认定一户、参保一户的要求,确保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和符合困难群众资助参保率;针对困难群众,全面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将大病保险合规医疗费支付比例提高至80%,建立困难群众高额医疗费用预警机制,确保群众不因病因意外致贫返贫。
工作法10:产业扩链,通过模式化输出产业造血能力,扩大先富群体的带动力,解决先富群体“帮富”“带富”问题
滕头乡村振兴学院邀请导师专家到湖南新田县乌下村开展项目指导帮扶 奉化区供图
“完善先富带后富的帮扶机制”,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的机制建设目标之一。意见还明确要探索建立先富帮后富、推动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估体系。
奉化立足东中西部比较优势,通过构建系统性的机制、平台,持续推进智力支援、产业支援、人才支援、项目支援、规划支援,模式化输出产业造血能力,下好共同富裕一盘棋。
其中,作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村,奉化滕头村与全国地乡村结对帮扶,探索出“连锁滕头”“生态飞地”的创富模式。
38.构建东中西联通的产业通道。
利用本地苗圃产业优势,滕头村在十几个省份投资建设园林苗圃基地,总面积相当于30多个滕头,实现了滕头苗木产业链东中西联动。例如,安徽省潜山县、郎溪县等苗木基地不仅苗木产业好,红火的乡村游、农家乐也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绿色帮手”。
39.“三帮”盘活当地资源。
滕头村的帮扶不仅不是单纯给钱,引进产业,而是通过因地制宜推动项目帮扶、资金帮扶、人才帮扶,盘活当地资源。例如,吉林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具备特色旅游资源,滕头村发挥在乡村旅游、村庄规划、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指导红旗村公司化运作旅游产业,深入挖掘朝鲜族特色文化,提升旅游业态,帮助村民增收脱贫。
40.传导授业解惑式帮扶。
为更好先富帮后富,奉化成立滕头乡村振兴学院,系统输出共富经验、模式。学院整合省市“兴村治社”名师资源,设计90余门特色课程,在田间设课堂,创立融体悟实训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全方位传授,全方位指导,推广具有浙江特色、宁波特质的基层党建、乡村治理、村庄发展等好经验。学院已在新疆库车、贵州黔西南、吉林珲春等地筹建分院,逐步形成覆盖广泛、辐射全国的培训服务体系,累计有15000余人次来学院学习。
工作法11:共治共享,通过资源下沉和简政放权,提升四治融合的和谐力,解决基层治理水平不高的问题
奉化区方桥街道专职网格员走访辖区居民 奉化区供图
贫富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共同富裕蕴含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在绘就共同富裕壮丽画卷的过程中,社会治理是一块重要的“压舱石”。政府可以发挥助推和促进作用,精巧设计相关机制,同步提升低收入群体物质生活水平和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也可以让市场主体、社会组织或民众自治组织也可能成为制度供给者,形成团结奋进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奉化近年来探索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新路径,完善了基层治理体系,实现了以“治理”促“致富”,以“共治”促“共富”。
41.推动资源力量向基层下沉,改革向基层延伸。
高标准推进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建设,聚焦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五大工作制度建设”,建立受理、分流、交办、督办的全流程、全闭环工作机制,社会治理形势风险研判机制,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等,健全“全流程”矛盾化解机制,变矛盾“中转站”为“终点站”。着力培育理论宣讲员、文明督导员、乡风巡访员、文化指导员、志愿领航员“五大员”,打通基层“神经末梢”,制度实施以来共发现问题93530个,逐一解决。
42.激发自治活力。
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原则,深入实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探索建立健全村(社区)民主提事、议事、理事、办事等制度,让居民自主管理“家务事”;完善“一肩挑”后的村(社区)治理机制,加强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代办点建设,深化小微权力清单、村级云监督平台和“村民说事”“乡贤参事”等自治制度,推动基层减负长效化,构建多方参与、多元投入的社会组织体系。
43.深化法治建设。
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和执行,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行“综合查一次”,构建全覆盖的整体政府监管体系和全闭环的行政执法体系。全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健全司法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发展公共法律服务,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44.推进“智治”支撑。
奉化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与“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两网融合,组建综治工作平台、市场监管平台、综合执法平台、便民服务平台,实现社会信息数据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的“一门式”管理。实现“每一片土地都有人精细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贴心服务”。
工作法12:党建强基,通过构建区域化党建联合体,壮大党建的基层组织力,解决稳固基层组织底盘的问题
金溪五村庆祝区域党建联合体成立三周年 奉化区供图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加强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发挥好党的作用,抓好党建这个伟大工程。
奉化通过构建区域党建联合体的方式引领乡村振兴,建立起先富带后富、强村帮弱村的制度安排。其基本逻辑是,以区域性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阵地共用、资源共享、事务共商、服务共推等为联接纽带,以适度公共服务下延和公共财力保障为支撑,把强弱不均、禀赋各异的相邻村庄揉成共富整体。
45.共筑组织基础。
以省、市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为龙头,组建区域党建联席会议,明确优秀村组织书记为召集人,其他村支部书记为成员,一月一碰头、一季一商议,共议区域大事、共享发展经验。针对一些弱村普遍存在的青壮年外出多、村里耕地少、产业基础薄弱,资金、人才、思路等“先天不足”的问题,建立由区域强村联合帮扶弱村的长效机制。
46.共绘区域规划。
打破现有村落地理边界,围绕村镇建设、产业布局、交通路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休闲旅游等进行整体规划,推动区域经济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47.共抓队伍建设。
建立区域党建联合体“师徒帮带”机制,展开班子建设,规范组织生活,强化基层党组织队伍凝聚力,一步步将“散沙”聚起来。对选派的第一书记驻村督导员、大学生村官等工作力量优化整合,邀请优秀支部书记分享好的思路做法,激励广大村干部对标晋位、增强干劲。
48.共育发展资源。
通过强村辐射带动、产业众筹发展、村镇治理联动等方式,激发区域内强弱不均、禀赋各异村携手发展,有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解决了当前农村跨村治理运转机制不畅、发展资源融合能力不强等问题。全区依托滕头村乡村旅游、金峨村花卉苗木等强村的产业优势,辐射带动100多个成员村,一批集体经济薄弱村有了较好收益。
党建强,人心聚,乡村兴。目前,奉化区已建立“强村带动”“产业纽带”“文化共建”“项目联动”“服务共享”等“区域党建联合体”44个,覆盖行政村240个,增强了区域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极大地提升了乡村振兴的“造血”功能。
以金溪五村为例,五村以“党建引领、区域联动、互学共促、抱团合作”为原则,成立奉化区首个区域党建联合体。依托区域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五村书记定期召开区域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区域事务。在现有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上,通过编制区域党建联合体整体规划,“金溪五村”谋划推动区域经济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实现村镇建设图、产业布局图、交通路网图、公共服务图、社会管理图、休闲旅游图“六图合一”,生态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拓展,区域各村村民人均收入明显提高,实现各村由经济薄弱村到富裕小康村的美丽蝶变。
调研后记
共同富裕不是撒胡椒面,不是各领域平均发力,而是要聚焦核心问题,抓好“牛鼻子”。本质上看,奉化探索推进共同富裕的工作法也是一个抓“牛鼻子”的过程。即将制约共富的问题、挑战不断“归一”,直至发现问题背后的共性原因和深层次根源,然后对症下药、精准发力。
从研究的角度看,共同富裕涵盖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十二工作法”与“十二力”的定性、分类、指向和逻辑关系还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但从实践的角度看,它们已在基层生动上演,并且正在成为县(区)域单元建设共富美好社会的重要支撑。
为此,我们建议,围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面临的共性问题和挑战,在集体土地入市、生态价值核算等关键领域,以试点的方式进一步向县(区)域单元赋权赋能,让奋战在一线的改革者们能够调配更多资源,在更立体的空间内大胆试、大胆闯。我们也坚信,随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深入推进,之江大地会蹚出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富裕新成果、新路径、新模式。
来源:半月谈基层治理智库与同济大学国家现代化研究院联合调研组
调研组顾问:尹成杰(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江波(原同济大学副校长)。
课题组组长:吴亮(同济大学国家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
课题组成员:任峰、杜衡、涂圣伟、许元荣、杨久栋、刘振中、宫超、刘浩、吕艳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