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国对李斯的评价(堂堂大秦帝国宰相李斯)
一个人的结局,可以从他的性格和生活背景,得出大概,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秦帝国对李斯的评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秦帝国对李斯的评价
一个人的结局,可以从他的性格和生活背景,得出大概。
我们先来分析这个人的性格。
《史记—李斯列传》将李斯的一生交待得很清楚。
“年少为郡小吏”说明他是有心从政的人。
这里还交待了一个故事,李斯看到厕所和粮仓里的老鼠,碰见危险的时候截然不同的反应,就已经感慨“人之贤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在这时候,他就已经意识到平台的重要性。
后来他从师荀子,学的是什么呢?学习帝王治理天下的学问。
按照我们现在的思路来看,李斯这个人,就是现在的凤凰男。
他学有所成之后,“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
这个人,他清楚天下局势,清楚自己脚下的路该怎么走啊。
这样一个人,他想要的是什么?是改变自己的阶级。从《李斯列传》中,多处体现他对阶级的执着。
他到了秦国,先是在吕不韦手下,成为吕不韦的舍人。
“不韦贤之,任以为郎。”
吕不韦当时麾下多少各国客人?他李斯却能脱颖而出,得到肯定。这足以说明,他是个人才。我们再后面,“李斯因此得说,说秦王曰………”他得到了和秦王说话的机会,并且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先是被封为长吏,后又成客卿。
到这里,李斯的路,顺顺当当。一路上从一个楚国上蔡郡小吏到秦国秦始皇封的客卿。史书并不会对这其中的艰辛做多少细致的描写,但我想啊,一个普通人,没有可以仰仗的资源,小学六年,初中高中六年,大学四年,十年读书,考研,硕博……这个历程能不能带入?
但是人生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李斯在为自己的阶级改变做奋斗的时候,就碰到了第一个障碍。
韩国派郑国给秦国修渠道,其实是做一个间谍工作,后来被发现了。这时候,秦国那些王族大臣就到秦始皇面前说:六国来的人都是坏人,他们都是想来离间秦国的,应该把客卿都驱逐。
这都是利益相争,每个国家不管是安定还是处于战乱中,不管是处于发展还是强盛时期,肯定会出现的这个问题。那么这种问题出现,李斯怎么去面对呢?
他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谏逐客书》,这是一篇很精彩的文章,简单来说,李斯讲从秦穆公时期,你秦国就是用外国的人才,秦穆公用的百里奚(齐),蹇叔(齐),秦孝公用商鞅(卫),秦惠王用张仪(魏),秦昭王用范睢(魏),等等等等……这历代用的都是别的国家的人才一步步成就了你秦国有统一天下的能力,你现在要赶走这些人,这不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办法!
这篇文章真的很精彩,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所以李斯他是从秦国要一统天下这个观点出发,他是迎合了秦始皇要追求的东西,当然他成功地让秦始皇废除了逐客令,而且,他升官了,升到廷尉。
能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去奋力争取,想尽办法,他李斯不升官真是天理不容啊。
二十年后,秦统一天下。
这其中,李斯的功劳不敢说有百分之八十,但肯定占有百分之五十。
到了这里,李斯被任命为丞相。
他达到了年少时想要追求的,这里贴一段他学业所成之后辞别荀子的话。
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我一直就说了,他对权利财富有极大的渴望,一个人最怕没有想要的东西,他有想要的东西,敢去争取,现在也都得到了。
郡县制也是他提出的主张,秦始皇巡游刻字,是他写的小篆。
再贴一段,秦统一后李斯的地位。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骛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注意,这是李斯第一次“喟然而叹”,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因为感慨,而深深叹气。他为什么叹气?叹气是因为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他开始担心了。一个人最怕的不是奋斗的时候受了多少苦,而且他最终能够享福的时候,有人把他拥有的剥夺了。如果李斯从来没有得到这些,郁郁不得志,他会叹息的是这个吗?所以,从这里就已经可以预见他的结局了啊。有了害怕的东西,就必定会被自己害怕的东西吞噬。
李斯现在已经进入了晚年,如果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他可以安享晚年。但是,历史对法家之人,似乎都不太温柔。
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的时候死了,死的时候,只有李斯,赵高,胡亥以这三个重要的人知道。
这个时候,李斯碰到了他人生中第二个坎。他前半生除了秦始皇逐客令那次,是走得顺风顺水,一路开挂的爽文男主角,这一次他又会做怎么样的决定?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赵高。所有的毁灭,所以的导火索,都是从这个人开始。
赵高是为了一己私利,要把胡亥推上帝位,他劝说了胡亥之后,又去劝说李斯,李斯一开始是不同意的,那赵高怎么跟他说的呢?原文太长,我说一下他劝李斯的核心观点,第一点,胡亥是他赵高认为的明君(鼓吹胡亥有多好)。第二点,如果扶苏当了统治者,重用蒙恬、蒙毅,你李斯地位不保,不仅这样,你的子孙后代,也会失去荣华富贵。
就这两点,第一点让李斯心里有底,觉得自己没有辜负秦始皇,第二点,我说过了,你要去剥夺一个人幸幸苦苦奋斗得来的东西,就是要了他的命啊!
所以最后:
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高乃报胡亥曰:“臣请奉太子之明命以报丞相,丞相斯敢不奉令!”
这个赵高!我要是扶苏,我死之前也要一巴掌呼死他!!
好了,这是李斯第二次发如此叹息,而且他还哭了。
其实我觉得,他内心对秦始皇还有秦国是有很重的感情,毕竟是他陪秦始皇一路走来,他的一切也都是秦始皇给的。秦始皇死,他秘不发丧,也是为了稳定,怕生出事端。他不是不忠不义之人,只是在利益面前,他选择的是保全自我。其实我猜测,他会同意立胡亥,有很大原因是赵高对胡亥为人的描述。他肯定想不到后果会那么严重,严重到最后,竟然要他以命相抵,竟然足以毁灭一个帝国。
继续说,到了这一步,秦始皇死了,赵高盯上了李斯的位置,他就像当年的李斯,当年李斯让秦始皇用反间计离间六国。现在,赵高也用计离间李斯和胡亥之间的关系。
李斯是一个对秦国有很大功劳的人,要撼动他的地位,赵高只是用了简单的离间。这也是秦统一一直惯用的计策。
那么李斯为什么会落入赵高的圈套?他真的不是不忠不义之人,他去劝谏胡亥。
在“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这样一个情况下,他多次想要跟胡亥单独谈话。他上书揭发赵高的短处,但是胡亥会相信他?根本不会!赵高是胡亥的老师,胡亥之所以会篡位是赵高怂恿的。胡亥这个天真的孩子,把李斯说赵高的话全部告诉了赵高。
这下,李斯必死无疑!
这样赵高查办李斯,把他抓起来,关进监狱。这时候,李斯又一次仰天长叹了。这是他第三次叹息。这次叹息什么,后悔了,后悔当初帮着赵高诈立二世。
后悔有用么?就和大多数挪用公款的人一样,和大多数贪污受贿的人一样,一旦迈出那一步,存的那一丝侥幸心理,惶惶不可终日。
赵高给李斯安了谋反的罪名,李斯上书,拦在赵高手里,最后胡亥亲自来看他,他反而认罪了。绝望至此,回想起当年在秦始皇身侧,一起统一六国的时候,会不会午夜梦回的时候恨不得追随秦始皇而去?
李斯死得惨,可以说是他自己一步一步把自己推向这个结局的。
当然,这和秦国的严刑峻法分不开关系。
只是我想说,从李斯一生的事迹,到他晚年下场,我觉得他肯定在自己当丞相的时候,就有想过自己会有悲惨的结局,但他陷于权势,无法自拔。秦始皇骗自己,自己不会死,自信过头。李斯也自己欺骗自己,胡亥会是一个好皇帝,自信自己能像侍奉秦始皇一样对待胡亥。他们真是同道中人。
这样一个从低阶级,从一个黔首一路到丞相,他在巩固自己阶级的时候,必定会犯糊涂。生于乱世,他的结局,从他决定去一个更大平台的时候。从他知道,谁能让他达到自己梦想的时候,早就注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