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郓哥后来怎么样了(水浒谈郓哥水浒中最傻缺的少年)

一一读《水浒传》系列之

很多读《水浒传》的人认为,武大郎之死是他不该娶了潘金莲这个淫妇。但我认为,潘金莲固然是块臭肉,免不了会引来绿头苍蝇,而武大郎之死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他还遇上了乔郓哥,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傻缺小子。

郓哥何许人也?书上说他出生军家,又生在郓州,所以叫郓哥。年方十五六岁,靠买点果品养活老爹。按常理来说,这是穷人家的孩子,应该非常的懂得人情世故,不但该知道生活的艰难,还应该学会看别人的脸色。但我们来看看这个老幺儿都干了些什么?

一是不知道感恩。书上说,西门庆经常赍发郓哥些盘缠。西门庆不差钱,这样对待一个买水果的孩子,也等于打发讨口子吧!可这个讨口子娃娃,为了“赚三五十钱”,居然要去坏了恩人的好事。如果不是王婆凶蛮地拦打住,郓哥撞了西门庆的好事,我估计西门官人那能将武大郎踢得吐血,能将武松手中的钢刀踢飞的脚,也能将这个傻得不透气的二五眼娃儿踢他爹的个半死,要不就不是西门庆了。

二是不知道谁厉害。因为挨了王婆老大耳刮子的一顿暴打,又丢了他的水果,郓哥就猪油蒙心了,居然激怒武大郎去捉西门庆的奸。郓哥在阳谷县混日子,难道不知道西门大官人是黑白两道通吃不说,还有一副好拳脚,就算王婆不舍命拦截,武大郎加上郓哥也不是他的菜,一脚一个,还不是被踢个王八偷西瓜的结局。可见郓哥这娃儿是真傻、真缺还真愣。

三是不“乖觉”。书上说郓哥生得乖觉,但我觉得他一点都不机灵、不聪明。他撺掇武大郎去捉奸,却不分析后果,西门庆这样厉害的角色,就是被他们捉住了又能怎样?为什么不劝武大郎等武松回来再去捉,不是更有胜算?应该说,武大郎去捉奸不成反受伤,又丢了性命,这郓哥是始作俑者。

当然,郓哥也不是一无是处。对家庭来说,他孝敬老爹;对社会公德来说,他有正义感,挑了事,也不怕事,当武松找到他时,他很干脆地说:“只是一件,我的老爹六十岁,没人赡养。我却难相伴你们吃官司耍。”

呵呵,把吃官司当“耍”也是让人醉了。这个时候却想到老爹没人赡养了,当武松给了他五两银子后,他立刻说了实情,还豪气牛逼地说:“便到官府,我也只是这般说。”但我估计他这样一半是怕武松,知道不说不行,另一半则是看在钱的份上。说到底郓哥还是个爱财的市井孩子。

水浒传郓哥后来怎么样了(水浒谈郓哥水浒中最傻缺的少年)(1)

攀枝花的木瓜树

《水浒传》电视剧中却把他塑造成一个多么有正义感的人,这是违背施大爷创作初衷的、牵强的败笔。

要说郓哥这娃儿也算运气好啊,碰到武松把西门庆杀了,还得了些武松的银子。只是不知他再回到阳谷县讨生活时,别人会怎么看他,他夜里会不会做恶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