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指数(心理健康的隐形杀手)
【环球科技】撰文 安妮特·卡梅雷尔(Annette Kammerer) 翻译 戚译引,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心理应激指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心理应激指数
【环球科技】
撰文 安妮特·卡梅雷尔(Annette Kammerer) 翻译 戚译引
羞耻是我们普遍经历过的一种感受,当一个人违反了自己认可的某种规则时,他就会产生羞耻感。
我们都有感到羞耻的时刻。有时是因为无意中说错一个常见词而被嘲讽,或是穿着泳装的样子被同伴讥笑,也可能是说谎时被心爱的人揭穿。羞耻是一种令人不舒服的感受,当我们认为自己在被他人审视,并因此感到不安的时候,我们就会打心底里感到羞耻。
羞耻常常会让我们感觉自己很渺小、很糟糕,甚至希望能够消失。尽管羞耻是一种普遍出现的情绪,对于这种情绪在精神健康和行为方面的影响,过去却一直不很明确。现在,研究人员在回答这个问题方面已经有了不少进展。研究发现,羞耻感不仅不利于个人的心理健康,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羞耻感对个人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破坏力。有耻感倾向的人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并且更不愿意在社会交往上做出合理的改变。但与之相似的内疚感,却反而可以促使人们采取积极行动,做出补偿。
1.耻感过度有害健康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FreeUniversityofBerlin)的哲学家希尔格·兰德韦尔(HilgeLandweer)认为,要让一个人感到羞耻,需要同时满足多个特定条件。首先,当事人必须意识到自己已经违背了某种规则。另外,他或她还需要认同这一规则具有约束力,应当遵守,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逾越规则才会令人感到不适。当事人甚至只需要想象他人的评价即可,而不需要反对者在场。谈到羞耻,人们常常能想到这样一幅画面,某位家长质问孩子:“你好意思吗?”事实上,我们可能已经完全内化了这样的训诫,以至于童年时期父母对我们制定的规则和期望,在成年之后仍然持续影响着我们。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GeorgeMasonUniversity)的琼·坦尼(JuneTangney)研究羞耻已经几十年了。容易感到羞耻的人格特质被称为耻感倾向(shame-proneness),坦尼与美国休斯敦大学(UniversityofHouston)的龙达·L·迪林(RondaL.Dearing)以及其他人合作开展了许多相关研究,他们发现具备这种特质的人往往还具备低自尊的特质(这意味着一定程度的自尊可能能够保护我们免于感到过度羞耻)。坦尼和迪林等研究者还发现,耻感倾向也会增加一个人产生其他心理问题的风险。这种倾向与抑郁之间的关联尤其强烈:在一项大型荟萃分析中,研究者回顾了过往108项研究,其中共涉及超过22000名志愿者。对这些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耻感倾向与抑郁之间存在明确相关性。
在2009年的一项研究中,当时就职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ofToronto)的塞拉·德鲁贝伊斯(SeraDeRubeis)和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University)的汤姆·霍伦斯坦(TomHollenstein)研究了这种人格特质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这项研究对140名年龄在11到16岁之间的志愿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那些耻感倾向较强的人也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的症状。随后,美国贝勒大学(BaylorUniversity)的托马斯·A·费尔古斯(ThomasA.Fergus)和同事在2010年指出,耻感倾向也可能与焦虑障碍有关,例如社交焦虑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等。
2.青少年最容易感到羞耻
2010年,由瑞士伯尔尼大学(UniversityofBern)的乌尔里希·奥尔特(UlrichOrth)领导的一个心理学团队开展了一项研究,调查了超过2600位年龄在13到89岁之间的志愿者,其中大多数人生活在美国。他们发现,男性和女性在耻感方面的表现有所不同。另外,年龄也可能影响着的耻感倾向:青少年是最容易体验到这种感受的群体;在中年时期,耻感倾向会不断减弱,直到50岁左右;最后在老年阶段,人们会再一次变得容易感到尴尬。在少年和青年阶段,人的自我认同仍未完全形成,并且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受到较高的期待,需要遵守所有外界规则,因为这将决定他们在社会中的定位。由于无法确定要如何应对这些期待,他们可能更容易感到羞耻。而到了中年时期,我们的人格变得稳定,外界规则的影响也减弱了。但进入老年阶段,我们开始担心自己的身体机能和外貌不断衰退,我们的自我意识就再次增强了。
3.羞耻与内疚
曾经有人猜测,人类之所以会感觉到羞耻,是因为这能给我们的祖先带来某些演化上的优势。例如这种情绪可能会鼓励个体遵守社会规范,争取得到认可,从而促进整个群体的发展。
但是坦尼和其他研究者认为,羞耻感并不利于人们在社会交往上做出合理的行为举动,反而是与羞耻感有一定相似性内疚感,能够促使人们更适应社会生活。人们常常将羞耻和内疚混为一谈,但它们其实并不是一回事。与羞耻不同,内疚发生在我们违背了道德、伦理准则,并为此批评自己的时候。其中的区别在于,感到羞耻的时候,我们会以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如“我干了件糟糕的事情!”);而感觉到内疚的时候,我们消极看待的是一种特定的行为(如“我干了件糟糕的事情!”)。我们感觉到内疚,是因为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负面影响,并且我们认为自己应为此负责。
在2005年的一篇论文中,坦尼和合作者们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假设一个有耻感倾向的人前一晚喝得太多,第二天上班迟到,受到了批评。这个人可能会想,‘我真是个失败者,我就是无法打起精神按时上班’;而在同样的情境下,一个有内疚倾向的个体更可能会想,‘我为迟到感到非常抱歉,我给同事们带来了不便’。羞耻的感受令人痛苦、具有破坏力,它会打击一个人自我认同的核心,并且可能引发自我挫败,拒绝积极生活,从而造成恶性循环……相比之下,内疚感虽然也令人痛苦,却不像羞耻感那样具有破坏力,它可以促使个体做出积极的改变,来弥补过失。”
进一步来说,内疚表明一个人具有共情能力,这种特质非常重要,它代表一个人能否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能否做出利他行为,以及能否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事实上,只有把自己放在他人的立场,我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另一个人造成了痛苦或伤害,从而产生内疚的感受。无法共情的人也就无法感到内疚,幼儿往往就属于这种情况。内疚阻止我们伤害他人,鼓励我们建立符合共同利益的关系。当感到内疚的时候,我们将目光转向外部,设法逆转自己造成的伤害。而感到羞耻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转向内部,这使得我们自己内心情绪翻涌,却更少地留意周围所发生的事情。
201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清晰地指出了内疚与共情之间的联系。当时在澳大利亚乐卓伯大学(LaTrobeUniversity)的马特·特雷比(MattTreeby)和同事们率先进行了一项研究,评估志愿者感到羞耻或内疚的倾向。他们让363名志愿者观看各种面部表情,判断一个人的情绪是生气、悲伤、快乐、恐惧、厌恶还是羞耻。实验证明,和有耻感倾向的志愿者相比,有内疚倾向的志愿者观察得更加准确,能更好地识别他人的情绪。
当然,羞耻和内疚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共存的。对许多人来说,内疚也能引发一种羞耻感,因为引发内疚的行为也违背了他们自我遵守的规范。随着我们进行不良行为的意愿的增强,不良行为目击者数量的增多,或受影响的个体对我们重要性的增加,内疚和羞耻也就更容易同时出现。如果受害者排斥或指责了我们,我们的羞耻感也会增强。
4.耻感的来源
在《圣经》当中,裸体是羞耻的来源之一。比如,有一个章节这样描写亚当和夏娃:“当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而当他们违抗了上帝的命令,吃下智慧树的果实,这种感受就发生了改变,他们开始为当着对方赤身裸体而感到羞耻:“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织裙子。”
《圣经》中对裸体和羞耻感的诠释仍然深深影响着西方社会的规范和习俗,这些外界规范决定了我们要如何面对人的身体和性欲。对于一个人是否可以、能用何种方式、在什么场合、在谁面前赤裸身体,我们的观念在几个世纪以来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违背规范的时候我们仍然会产生同样的羞耻感。
摆脱内疚感常常比克服羞耻容易一些,这一部分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提供了许多赎罪的途径,比如道歉、支付罚款和坐牢等,但是羞耻感却能够持续很长时间:给别人道歉远比接纳自我要容易得多。
某些形式的内疚也会具备与羞耻倾向同样的破坏力,比如所谓“自由浮动的”内疚(即与具体事件无关),以及对不受自己控制的事件的内疚。不过整体看来,羞耻往往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因此对于父母、教师、法官和其他人而言,如果想让破坏规矩的人改正自己的行为,更有利于社会,那么最好不要羞辱他们,而是要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违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并请他们为此采取行动,做出相应的补偿。
(本文作者安妮特·卡梅雷尔是德国海德堡大学心理学系的心理学家和名誉教授。她也是一名执业心理医生,并为年轻的心理医生提供指导。)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20日14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