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童年合照(邓超自曝因叛逆父亲一夜白头)
有许多家长抱怨: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个行走的炸弹,说不得,骂不得,父母无意之间一句话,就会挑起战火。”
从个头来看,青春期的孩子与大人差别没那么大,但在情绪管理方面,却与成年人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叛逆、冲动、情绪化呢?
这不一定都是孩子的错,一切都有科学解释。
下面这张脑部发育图,代表了不同年龄人脑的发育,从左到右,依次为:5岁、青春期前期(9-12岁)、青春期(13-19岁)、20岁。
脑部发育图中,黄色、红色的区域代表“尚未发育完全”,而蓝色、紫色的区域代表“发育成熟”。
正是这种发育的不均衡,导致孩子青春期“情感”与“理智”间常常发生矛盾。
他们有着与成年人一样的情绪,但在管理控制上,却远远不够成熟。
所以别怪青少年爱冲动,因为他们有时也是身不由己。
1.
青春期的孩子,害怕成为别人的复制品,更想证明自己是独一无二。
邓超曾在节目中自爆,自己12岁之后,“叛逆到令人发指”。
绿色的头发、奇异的服装、看起来另类的耳钉、长长的小辫子......那个年龄的他,希望自己成为人群中的异类,越奇特,他就觉得越有个性。
他不去上学,甚至疯狂的爱上了跳舞,是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年”。
父亲越管束,他就越反抗,似乎铁了心要和家里人对着干,两个人的关系一度冷到冰点。
直到他离家出走,父母带着全家的积蓄找他,半个月后,邓超见到父亲时,父亲的头发已经白了。
当时,邓超以为,以父亲平时对自己的样子,肯定是要挨打挨骂的。
但父亲一改之前的教育方式,而是试着当一个“朋友”,不再逼着他做不喜欢的事,而是用耐心、智慧,引导他,鼓励他实现自己的梦想。
“试试看,万一走狗屎运呢?”
“如果不行,我们就逛逛北京,看长城去!”
一步一步,拉着他考上了中戏。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的“你应该怎么做”,而是父母的理解与信任。当父母过于执着的向孩子证明什么是对的,这个方法就错了。
海姆.G.吉诺特说,十几岁的孩子对不请自来的关注和建议感到愤怒。
在这期间,父母如果仍然站在高位对孩子指手画脚,甚至伤害他的自尊的话,有些孩子甚至会用“危险行为”来“惩罚父母”。
之前就发生过一则悲剧,14岁男孩,被母亲当众扇耳光后,从楼上一跃而下,到现在都让人历历在目。
青春期是最美好的时期,但却也是最敏感的时期。
有时候,父母的话他都懂,只是嘴硬不认错,父母的喋喋不休和变本加厉,会一下子激发他的逆反情绪。
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很难,一边要担心孩子会不会走上弯路,一边又害怕自己的教育方式会伤害到他。
但这却又是每个孩子与父母的必经之路,无法代替,没有捷径。
2.
作家麦家忆起儿子的青春期说:
“陪伴他,说得难听一点,就是陪伴一头老虎,你得小心翼翼。”
青春期的孩子,心思变幻莫测,父母不懂,没关系,只要暂时的放下自己的评判标准,放下控制,放下指责,放下自己以为的“对”,陪伴左右,适当引导,多加鼓励。
今年高考,宁海中学一个叫赵启琛男生,被许多媒体评为“励志黑马”。
因为刚入学时,他常常是班级倒数第一,但却在高考中以705分的成绩,逆袭考入清华。
一个“差生”是怎么变成“高材生”的呢?
他也曾压力大、睡不着觉,也曾申请走读,想要逃离片刻。
但他在谈及自己的逆袭时,说:
“坚持的信念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我妈从来不因我的成绩不理想而责骂我。在我迷茫失落的时候,她总是不断鼓励我,支持我。”
父母的鼓励给了他巨大的信心与勇气,被鼓励的孩子,会更加有底气去实现目标。
英国知名心理学家曾在书写道:
“一个经常得不到肯定的人,他的潜能仅能被开发到20%-30%。
而一旦得到肯定,潜能将会被开发到50%。
如果这个肯定来自于家庭,那么他的潜能将会被开发70%-80%。”
人性的本质,是渴望被赏识的,正确的赏识,能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所以,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有时候不要太苛刻,也不要太吝啬自己的夸赞。
父母无需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争个我高你低。
父母要做孩子的引路人,带着智慧,带着温情,陪伴他共同打败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