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慢时光随笔(夜读从前的日子很慢)

暑期里,很多家长头疼孩子“机不离手”。可你是否想过,当大人每天“钻”进手机不能自拔时,又如何要求孩子远离屏幕?用手机把自己解放了,手机就把孩子捆绑了。在手机之外建立一片充满乐趣和知识的天地,比简单地向手机说“不”更有意义。今晚的文章,不仅适合小朋友,也说给每一个“大朋友”听。

从前的慢时光随笔(夜读从前的日子很慢)(1)

儿时,我们没有手机,

却有着最无忧无虑的快乐。

我们的童年,

在做什么呢?

我初中一二年级之间的暑假,父亲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我《孟子》。雷先生介绍他的得意学生丁则良来。丁先生学识丰富,不只教我《孟子》,还给我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是我在学校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学到的。下一年暑假,他又教我另一半的《孟子》,所以在中学的年代,我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节选自《父亲和我》/ 杨振宁

我的小学就读于一所乡村学校,而我的家就安置在那所学校里头。学校有一块操场,还有三面用土基围成的围墙。一到寒假和暑假,那块操场和三面围墙就成了我的私人笔记本了。我的手上整天拿着一只粗大的铁钉,那就是我的笔,我用这支笔把能写字的地方全写满了。

有一次,我用一把大铁锹把我父亲的名字写在了大操场上,我满场飞奔,巨大的操场上只有我父亲的名字。父亲后来过来了,十分茫然地望着我。我大汗淋漓,心中充满了难以名状的兴奋与自豪。残阳夕照的时候,我端详着空荡荡的操场和孤零零的围墙,写满字的空间实在是妙不可言,看上去太美。我真想说,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很像样的作家了。

节选自《写满字的空间是美丽的》/毕飞宇

我正经练字是在小学五年级暑假。我的祖父不知道为什么一高兴,要亲自教我这个孙子。每天早饭后,讲《论语》一节,要读熟,读后,要写一篇短文。另外,还要写大字、小字各一张。屋子分里外间,外间是祖母放置杂物的地方,房梁上挂了好些干菜和晾干了的粽叶,我就在干菜、粽叶的气味中读书、作文、写字。

祖父叫我临的大字贴是裴休的《圭峰定慧禅师碑》,是他从藏帖中选出来,裴休写的碑不多见,我也只见过这一种。裴休的字写得安静平和,祖父所以选中这部帖,道理也许在此。

小学六年级暑假,我在三姑夫家从韦子廉先生学。韦先生每天讲一篇桐城派古文,让我们写篇大字。韦先生是写魏碑的,曾临北碑各体,他叫我临的是《多宝塔》。《多宝塔》是颜字里写得最清秀的,不像《大字麻姑仙坛》那样重浊。

读初中后,父亲建议我写写魏碑,写《张猛龙》。他买来一种稻草做的高二尺,宽尺半,粗而厚的纸,我每天写满一张。

《圭峰碑》《多宝塔》《张猛龙》,这是我的书法底子。

节选自《写字·画画·做饭》/汪曾祺

时间过得飞快,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节选自《和时间赛跑》/林清玄

一到放暑假,家里就闹哄哄的。于是,父亲便为我们安排暑假生活。

暑假里大多数日子是大热天,户外赤日炎炎,不宜多逗留。这时父亲常常躺在藤椅上读鲁迅的小说,让我们围在身旁听,更多的时候父亲让我们写作文练笔。

李叔同曾写道:“回忆儿时,家居戏嬉,光景宛如昨。”父亲安排我们度暑假的往事至今记忆犹新。儿童时代的趣事,将永远保留在我的记忆中。

节选自《暑假——父亲丰子恺轶事》/丰陈宝(丰子恺长女)

如何正确管理“手机时间”

日益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

一部小手机

藏着做父母的哲学

也藏着孩子的未来

别让手机偷走孩子的理想与未来

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

放下手机 多陪陪孩子吧

来源:阅读公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