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让谁去说服太后杀田蚡岳丈 西汉武帝时期两大外戚首领的覆灭

不论是司马迁还是班固,写史时都喜欢将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放在一起来写。关于窦婴的记载见于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传》、班固《汉书·卷五十二·窦田灌韩传》。“窦”就是魏其侯窦婴、“田”就是武安侯田蚡、“灌”是灌夫、“韩”是韩安国。

汉武帝让谁去说服太后杀田蚡岳丈 西汉武帝时期两大外戚首领的覆灭(1)

窦婴与田蚡(影视剧照)

窦婴的死与两个人密切相关,一个是司马迁将其与窦婴一同列传的武安侯田蚡、一个是班固将他们列入同一传的灌夫。

01 窦婴其人

窦婴这个人物是笔者比较喜欢的一个历史人物,在西汉时期也是重要的一个角色,虽不及田蚡显贵,但是其在历史中的分量远远高于同为外戚的田蚡。

窦婴是汉文帝刘恒皇后窦氏二哥的儿子,汉景帝刘启的表哥,汉武帝刘彻的表叔。

窦婴很有才具,人品也不错,因此景帝时期深得他们外戚集团首脑窦太后的器重,认为他是“窦家”最有才能的一位晚辈。

此处笔者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外戚”:对封建皇帝而言,有“三族”跟自己最亲近。一是父辈这一族,这是最亲近的一族,是血统关系;二是母亲这一族,是血缘关系;三是妻子这一族,是亲缘关系。血统关系称为“宗室”,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都称为“外戚”。血统关系才能被封王(最高爵位,但是也是最危险的皇位觊觎者),外戚最高爵位只能封侯。此文涉及的主角窦婴和田蚡分别代表了血缘关系外戚和亲缘关系外戚。

在汉文帝时期,窦婴长期担任重要诸侯国吴国的丞相,并且颇有建树。

回京任职后却与非常器重他、喜欢他的姑妈窦太后发生了巨大冲突。

窦太后有两个亲生儿子,一位是汉景帝、一位是景帝弟弟梁王刘武。刘武深得太后宠爱,也非常能干,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景帝能迅速平定“七国之乱”梁王居功至伟(详见第6集),故而窦太后一直算计着景帝千秋后能将帝位传给梁王。作为“妥协”,太后曾对景帝言,“等梁王千秋后再把帝位还给景帝的儿子”。景帝对此也是深感苦恼。

一次梁王入京,皇宫举办盛大家宴,酒酣耳热之际,景帝突然冒出一句“千秋之后传梁王”!此言一出,举座皆惊!但这让太后高兴得合不拢嘴,迅即要主持正式的“承诺仪式”。梁王更是觉得喜从天降,喜不自禁。

笔者分析,景帝可能是被这个事情压抑得太久了,又无处发泄,家宴上这事儿更是萦绕于怀,酒喝多后也就随意一说,没想到却让自己下不来台!因为自古“君无戏言”。

我们可以想象,家宴上那帮为景帝生了儿子的皇后贵妃美人们当时是多么的紧张和失望。

就在全场气氛几乎凝固之际,窦婴站了出来。捧着一杯酒走向景帝,口称“圣上醉了,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来来来,罚酒三杯、罚酒三杯!”

景帝马上借着楼梯下楼:“对对对,喝醉了就容易乱说话,该罚该罚!”

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但是窦婴因此却被太后和梁王恨之入骨,不仅罢免了窦婴的官位,而且还被除了窦氏门籍、不得入朝。

就这件事,笔者在此不惜笔墨,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说明窦婴这个人是死心塌地维护景帝皇权的;其二,为其死前拿出景帝赐予他的“免死遗诏”做一个铺垫。

景帝三年,诸侯王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反,并且纠集了其余五个诸侯王一起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前期来势汹汹直逼京城。(详见《趣说二十四史》专辑第6集)

用人之际,景帝一直想启用窦婴,但是忌于太后而不敢自专。恰恰此时,太后告诉景帝“我们窦家就属他最能干,起用他吧,一切恢复如常,我也就是生他的气而已”。

窦婴因此拜为大将军,景帝赐金千金。按理说这是皇帝的私下赏赐,可人家窦婴是怎么处理这笔重赏的呢?

“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

这些金子连家门都未入,直接用于对立功军士的奖励。这足见其不仅不贪而且即便属于自己的也可以不取,一切以大局为重,这与田蚡形成鲜明对比!

一年后,“七国之乱”平定。景帝想想不论是太后一直想让梁王接自己皇帝的班还是“七国之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没有立太子,让相关人员产生了不应该的妄想。由于薄皇后无子,就立了栗妃之子庶长子刘荣为太子,并且任命窦婴为太子太傅(太子老师)。教育太子读书、做人,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汉武帝让谁去说服太后杀田蚡岳丈 西汉武帝时期两大外戚首领的覆灭(2)

三年后,太子被废。窦婴觉得太子虽然说不上有多贤明,但是也没有犯什么过错,力争,无果。一气之下隐居山林。我们可以看出窦婴确实是一个有品德、重情义的人。

笔者分析,刘荣被废有三个原因:第一,刘荣确实比较平淡,无峥嵘相;其二,其母栗妃过于跋扈和浅薄(这也是她儿子都是太子了,但是自己还不能担任皇后执掌后宫的原因);其三,年龄幼小的刘彻与众不同之处逐渐凸显;其四,刘彻母亲王美人(“美人”比“妃”低一级)处处显得善解人意且处处以大局为重,只管付出不论回报——这深得景帝和窦太后喜欢。(王美人这个人很不简单,此处不叙。)

02 田蚡其人

田蚡是王美人(刘彻母亲)同母异父的兄弟,汉武帝刘彻的舅舅。对汉武帝而言,从亲情上来讲远远近于窦婴。舅舅和表叔的差距还是明显的。

田蚡这个人非常好学,这也是王美人最喜欢这个弟弟的地方,且能言善辩脑袋瓜子灵活。不过,景帝不太喜欢他,觉得他太“油”了一点。因此,早年他实在没有沾上这门皇亲的什么光。在窦婴如日中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与景帝老师、著名政治家晁错平起平坐时,他还仅仅是一个“郎官”。

按照汉制,郎官是个什么东东呢?就是一帮皇亲国戚的子侄或远房亲戚,如果有才能(当然其实很多也无才无能),就到朝廷“秘书处”挂个“郎官”的职务,领一份不高的薪水,也没有什么具体工作,但是至少进入了体制,并且是离“中央”很近的位置,容易进入皇帝的视线。

田蚡的崛起是随着王美人地位的变更而变化的。首先是刘彻被立为太子,母以子贵,加上她处心积虑累积的“贤德”名声,很快就当了皇后,母仪天下。

刘彻即位后,按照王太后(王美人)的意思,田蚡担任了太尉;按照太皇太后窦氏的意思,窦婴担任了丞相;按照武帝自己的意思,老师卫绾担任了御史大夫(副丞相)。田蚡管军队、窦婴管政府、御史大夫管司法,“三公”形成最高权力机关。

此处,笔者讲一个正史不记的插曲:田蚡因为喜欢女人,同他有共同爱好的密友韩安国(后来成为武帝肱骨之一)总结出了一套“实战性”很强的“房中术”。因为他会钻营,脑子又够用,在刘彻高兴时他时常拿出舅舅的身份同刘彻交流“房中术”,这一点深得刘彻喜欢。

由上,我们可以给田蚡一个画像:聪明好学、机敏但不能干、贪财喜色、善于揣摩他人心思。也就是说,不论是从能力、人品、格局上来讲,他同窦婴都不在一个段位。

03 窦婴之死

由于奶奶太皇太后窦氏的干预,刘彻第一次“更化革新”(更改国家用人体制及礼仪的改革)失败,窦婴、田蚡及卫绾“三公”全部被罢官。实际执行者王蔵等更是掉了脑袋。

失意时,窦婴与著名的“江湖人士”兼地方豪强灌夫有了更多的交往。严格讲灌夫算不得一个纯粹的江湖人士,因为在平定七国之乱时也担任过军职,且身先士卒,立了不少战功。后来因为性格太直,与太尉田蚡产生矛盾,被免职。好酒,且多次因醉酒犯事。

两个失意者在一起自然十分亲近,相见恨晚,整日泡在一起。

太皇太后窦氏去世后,田蚡在王太后的安排下担任丞相,而窦婴依然赋闲在家。

武帝元光四年夏,田蚡娶燕王女为夫人(估计正室已去世,史书不记),田蚡姐姐王太后下诏大操大办,费用后宫报销,列侯宗室必须往贺。

窦婴自然在列,不去都不行。原本他要是一个人去,也不会有事。或许命当如此吧!

路过灌夫家门时,他下车邀约灌夫同往。

“走,一起去喝两杯。”

“田蚡一直不安逸我,算了,不去!”

“那些事早就过了,翻篇了,男子汉大丈夫,提得起放得下,去吧。”

于是硬拉着灌夫同往。

主人、丞相、武安侯田蚡敬酒时,大家都站起来非常客气的答礼饮酒。魏其侯(虽然已无职务,但是贵族爵位还在)窦婴敬酒时,其余人就是半推半就,礼数与对待田蚡完全不同。

灌夫实在看不惯这些人的势利眼表现。于是满酒起身先敬主人田蚡。

“来,丞相,我们整个满杯。”灌夫强颜欢笑。

“我喝多了,半杯。”田蚡身子都没有动一下。

“您是贵人呀(暗含讽刺,讥田蚡靠姐姐上位),要得,那您就半杯吧。”心底已是怒火中烧,但还是不敢对田蚡发作。

依次敬到临汝侯,临汝侯正在与名将程不识耳语,只是同他举了一下杯子,不仅没有站起来而且看都不看他一眼,继续同程不识耳语。灌夫怒不可遏。

“你个龟儿,平时说程将军这里不是那里不对的,今天怎么像女人样说起悄悄话来了?!”

确实一介武夫,这话不是把程不识一起骂了吗。(程不识这个人,是一位正直的职业军人,但是很能忍。)

程不识等碍于窦婴面子,没有理会他。可作为主人的田蚡必须站出来了。

“程不识将军和李广将军曾经同为宫廷卫尉,护卫皇宫安全,你这老不死的说这话将李广将军置于何地?”田蚡怒道。

“今天在匈奴的战场上哪里还听得到过程不识和李广?”灌夫对答。

这下,又把李广得罪了。李广因为“命数”原因虽终生未得封侯,可是其地位相当高、也相当受人尊敬——包括武帝。

窦婴一看事情不对,就要拉着灌夫要走人。

这时的田蚡也是鬼火冒。

“这个宴席是太后安排的,要是我个人的宴请也就算了,灌夫无礼闹席,犯‘大不敬’之罪,拿下!”

就这样,灌夫以“大不敬”罪被收监。原本也罪不至死,无奈被太后知晓,那他哪里还有得活?

此时,唯一可能救出灌夫的只有窦婴——利用他尚存的政治影响力。

窦婴老婆确实还是厉害。说道:

“今天灌夫得罪的可是除皇上外最不能得罪的两个人,太后和丞相,你这样强出头不是把我们家族推向诛灭九族的险地吗?”

“灌夫为我而死,我不能不救,更何况我今天的一切都是自己挣来的,不是靠外戚身份而得,一切都没有了又算得了什么?人不能不讲义气!”

武帝刘彻其实是不想杀灌夫的,也想做个顺水人情,给窦婴这个面子。无奈此事太后已经介入。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开常委会议,宫廷辩论裁决。并通知太后安排专人旁听。

虽然彼此不满,但这还是窦婴与田蚡第一次正面交锋。

廷辩上,窦婴主要指责田蚡卖官鬻爵、贪污受贿、强占民地、声色犬马等等。

这些,武帝其实是知晓的,不过他听起来还是很过瘾,因为从来没有任何人可以当众揭露他这位舅舅、太后安排的丞相的丑事。故而面带微笑、轻松愉悦。他其实心里已经有了打算:灌夫即无爵位也无官职,平头老百姓一个,关一关就放了。

可是当田蚡反击窦婴的言语一出,他的脸色就逐渐变得凝重。

“卖官鬻爵哪个丞相没有干过?至于我好女色,声色犬马,那是我的福气,谁叫我是皇亲国戚,皇亲国戚享受一下不可以吗?”虽无赖倒也在理。武帝默许。

“可你这位本该闲着的昔日丞相可没有闲着,成天同灌夫这些江湖豪强窃窃私语,说朝廷长道朝廷短的,甚至还时常评论圣上,你们究竟是想干什么?是想造反吗?”

当时,武帝正在打击地方豪强,加强中央集权。

田蚡的言语虽然没有证据,但是窦婴与这帮人过从甚密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因此触动了武帝的敏感神经。

最终,武帝借太后之手不仅杀了灌夫而且也产生除去外戚精神领袖窦婴的想法,但确实也于心不忍。

窦婴知道灌夫被杀后,感觉到了自己面临危险,于是叫人传话武帝他有先帝赐予的遗诏。并将家里保存的遗诏交给了武帝,遗诏上有九个字: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就是说万一出现什么不测,可以把这个交给皇上,至少可以保住性命。

汉武帝让谁去说服太后杀田蚡岳丈 西汉武帝时期两大外戚首领的覆灭(3)

可是,武帝在机要档案室查找另一份存档却没有找到!这也成为了窦婴之死的最大“谜团”。找不到存档有几个可能:

第一,消息泄露,太后和田蚡在武帝查询之前取走了存档;

第二,武帝找到了存档,但故意说没有;

第三,景帝只给了窦婴一份,根本没有留档的一份;

第四,窦婴自己制作的假诏。

不管怎样,找不到留档的一份诏书,窦婴出示的诏书就是“假诏”,就是株连九族的死罪。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就是武帝想借机杀死窦婴;如果说是第三种,那么就是景帝要让窦婴“出示诏书之日就是他掉头之时”。但是,从前述窦婴在宴请梁王家宴上,景帝酒后失语,而窦婴冒死解围及景帝任命其为太子太傅上来看应该不可能。反之,景帝赐予其这份诏书恰恰是因为家宴上的事而对窦婴感恩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说是第四种,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一,窦婴没有那个胆子;第二,还要去存档并添加存档记录,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综合上述,唯有第一种可能性最大——消息泄露,太后和田蚡在武帝查询之前取走了存档。

汉武帝让谁去说服太后杀田蚡岳丈 西汉武帝时期两大外戚首领的覆灭(4)

总之,一代名臣窦婴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弃市而斩,罪名是假传先帝诏书。这是西汉时期继晁错被杀后第二位被帝王杀死的著名政治家。

04 田蚡之死

窦婴死后的第二年,田蚡突然变得精神恍惚,整日神神道道,说有鬼要抓自己去见阎王。于是家人请了“能看见鬼的‘专家’”到丞相府查看,看后告诉田蚡家人,“窦婴及灌夫带领一帮小鬼整日围着田蚡要命”。

汉武帝让谁去说服太后杀田蚡岳丈 西汉武帝时期两大外戚首领的覆灭(5)

没多久,田蚡也“不知所以”的就死了。

因为一件“酒后酒桌言语闹事”的小事,导致了武帝时期两大外戚领袖的死亡,最终受益的肯定是一心加强中央集权的武帝。不过其过程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后人思索、借鉴、自省的地方。这才是读史的最终目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