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说讲茶(易武的七村八寨)

提到易武茶,我的脑海里第一时间就浮现出古六大茶山、还有“班章为王、易武为后”等。易武作为普洱茶的源头产区,有着1000多年的茶叶种植历史,是云南非常著名的古茶区。最具特色的易武七村八寨也被众多茶人、茶客熟知,我们走进易武的七村八寨,了解一番它的寻常之处。

易武古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东接老挝,南西北三面则与瑶区、勐仑、象明和曼腊毗邻,即古六大茶山的东部片区。“易武”一词在傣语中,其意是“美女蛇居住的地方”。易武茶区普洱茶产量高,茶质上乘,备受茶友们的喜爱,易武茶区知名的山头七村八寨。

七村: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张家湾村。

八寨:刮风寨、丁家寨(瑶族)、丁家寨(汉族)、旧庙寨、倮德寨、大寨、曼洒寨、新寨。

老梁说讲茶(易武的七村八寨)(1)

麻黑,是易武茶绕不来的村落,现有古茶园面积3000多亩、茶叶产量近50吨,成名早,交通便利。在易武众多古茶山中是面积最广、产量最多的一个村,跨越世纪的麻黑茶王树如今依旧意气风发,受众多人追捧。这些让麻黑成为了易武的一个标杆茶类,但同时也因此引火上身。我曾好奇的问过一些的做茶的大家“为什么都不做麻黑茶?”,他回了我一个讳莫如是的表情,说你懂得!

不,我不懂!

也是在很久之后我才明白,这个不做麻黑茶,或者应该说不做麻黑茶是不做狭义上的麻黑茶。麻黑茶被分成广义和狭义这两个概念,狭义的麻黑是指麻黑村公所的麻黑寨,广义的概念是麻黑村公所所直辖的地区,比如把“麻黑”这两个字替换成“漆大树”“落水洞”“刮风寨”“荒田村”之类的。麻黑茶过去很长时间作为易武茶的定价标准和风向标,但也不知为什么这两个字总是带着有点不好的意思。200多年前建寨,麻黑是一个被少数民族认为是贬低性称呼,历史更迭,麻黑现在是汉族村落,但是市面上对它的定义又成了“又麻又黑的茶”,究其原因说来也是哭笑不得,麻黑的茶名声不好竟然是因为---麻黑的茶太好了。

麻黑古树茶是以阴柔见长,是江内茶中上品。叶面宽厚、墨绿、条索紧结、匀整、黑亮超群、香气尤为突出、茶气足、茶汤透亮清明,糯,柔,花果香馥郁,蜜香焦糖香明显。麻黑村在易武众多山头当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大家都知道易武茶的特点是“香扬水柔”也因此有着“易武为后”之说,而麻黑就是“香扬水柔”的典型代表。

所以说想了解易武茶,一定要先喝麻黑茶。

老梁说讲茶(易武的七村八寨)(2)

高山村,因居高山顶峰,故取名为高山村,海拔1200多米,四季云雾缭绕。高山村是纯彝族村落,当地人称之为“香堂人”,高山村的故事茶园生态保持得相当的好,差距是没有经过矮化的,属于自然生长的状态,茶树高大基本都需要搭架子攀爬才能采摘。近几年高山村的名声逐渐壮大,进村收原料的茶商很多,高山村当地彝族的制茶工艺在这几年有非常大的提升,加上优质的原料,高山村的古树茶产品走俏,供不应求,火热度在未来几年应会持续上涨。

高山村古树茶有一股淡淡的花香,茶饼周正匀整,色泽乌黑绿润,茶叶肥厚,条索非常漂亮紧结较长,完整度好,冲泡后,汤色金明黄透亮,有一种花香,香气优雅,滋味甘醇顺滑带甘香味,密香浓郁持久,杯底留香,挂杯持久,空杯留香,香气极为出色,余韵悠长,典型易武茶。苦涩度低,使人心旷神怡,集于舌尖和上颚,之后迅速化开,茶气浓厚贯喉而入,舌根两颊泛甜。

高山寨村民好客,彝族有“客人长主三百岁”的俗话,所以你想来喝茶吗?

老梁说讲茶(易武的七村八寨)(3)

落水洞村,原来叫曼落,是个汉族村落,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寨中有个大洞,连接到易武边缘的河流,因地势差就算是常年下雨也不会涨水漫出来。落水洞距离易武仅7公里,海拔在1400米左右,是易武众多茶山中,普洱茶历史悠久的寨子之一!落水洞的茶树是经历过矮化的,植被比较茂密。茶人来到这里可以去的村子里最有名气的茶王树所在地,据说该茶王树有着800多年的树龄。产量少,百年以上的古茶树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海拔、气候、生长环境得天独厚,采摘标准及制茶工艺都是独有的。需求是决定价格的首要因素,越来越多茶友认识到古树茶的原生态健康、独特的口感滋味和韵味,因而名山头古树茶的价格连年上涨。

落水洞的古树茶最为突出的是其品质,纯手工的制作工艺使春茶条索紧实,干茶外形呈黑灰色,白毫显露,冲泡出来的茶汤汤色金黄透亮,口感甜润,蜜香馥郁,香气微扬,舌这一点易武茶中落水洞表现得极为突出,汤质醇香浓厚,韵味无穷,滋味也是甘淳鲜润,喉韵显,舌底生津,口感在后期存储转化过程中尤其突出,其口感会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老梁说讲茶(易武的七村八寨)(4)

曼秀,是一个纯汉族的村楼,到麻黑和刮风寨必定经过曼秀,曼秀种茶和做茶的历史也是很悠久的。在以前大量的茶商闻风而来易武,曼秀村也逐渐形成,在民国时期盛极一时的“泰来祥”老字号就是出自曼秀。曼秀的茶树基本都是经过矮化的,海拔平均在1650米左右,生态环境好,周边植被丰富。

曼秀的茶具备了易武茶所以的特点,是标准的大叶种茶,条索灰褐显毫、香气较好、茶汤略带金黄,汤质较滑厚,回甘十分持久。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好茶,曼秀茶如同曼秀这个名字,温柔而甘甜,香气高扬,水路细腻,软而不弱,回甘生津持久绵润,蜜香甘冽,品后喉咙极为舒畅。无苦,微涩。柔和顺滑,香高韵绵。回甘快而持久,生津不绝。

曼秀,一味好茶,一方好地,静待识物之人来品。

三合社村,是纯彝族的村落,与麻黑古茶园隔河相望。种茶历史悠久,三合社村古茶园最大的特点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极好,茶园和森林混生,属非常原始环境。

三合社村的茶在易武片区的涩感最明显,也正是这种涩感,使得茶叶的香气最突出,生津回甘较好,香气持久,挂杯的冷香是迷人的蜜香。新茶的话按紧条工艺做,茶汤会略带红亮,按抛条工艺来做,茶汤金黄油润。

三合社的茶历久弥新,具有高扬之气,愿等有缘之人相品。

易比村,种茶历史悠久,清朝的老字号“安乐号”就出自这里,“瑞贡天朝”的牌匾可不仅仅是只有车顺号才有的,相传清光绪年间李开基曾带着易比的茶,进京参加殿试的赶考。可是路途遥远,最后耽误了考试时间。最后他便托人把自家制作的茶叶敬献给了光绪皇帝。之后,光绪皇帝钦命头品顶戴云南等处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捷勇巴图善吏为李开基题写了《瑞贡天朝》的大匾,易比的茶从此殊荣加身,得万千羡慕。但可惜的是这个大匾在1949年火灾中被毁了。易比村的海拔在1225米,植被保护较完整,生态环境平衡,大气无任何污染,古茶树、古茶园四周森林茂密,山清水秀,养分充足,极有利于茶树的自然生长。

易比村的茶条索匀整,粗壮,茶面油润,显毫,汤色金黄明亮,冲泡后香气高扬滋味纯正,茶气足,回甘生津好,杯底有浓郁蜜香,香气持久,耐泡度高。易武山的韵味非常明显,入口醇和柔滑。

来易比不上一泡易比的古树纯料茶,就相当于少了一次心灵之旅。

老梁说讲茶(易武的七村八寨)(5)

张家湾村,历史上的易武,因出产清朝皇帝饮用的贡茶而闻名于世,是茶马古道的源头集镇,在抗战以前,六大茶山北部的茶商相继去越南莱州都要经过张家湾村。海拔1300米以上,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土壤砖红,微呈酸性,适宜于茶树的生长,生态环境优越。

张家湾的茶松紧适度,多呈灰褐色,显毫,冲泡后,茶汤橙黄透亮,滋味醇厚有回甘带有类似新鲜甘蔗汁的甜香。没有刮风寨刮风,更没有曼松的张扬,易武张家湾茶是一款低调的好茶!放置一段时间,会闻到较强的甜香、花蜜香。泡茶在盖碗顶部聚集,稍淡之后显出一种粘性持久的异香。

张家湾不仅仅是普洱茶出众,就连白茶的口感也是极具特色的。有时间了,可以来这里静品。

刮风寨,一个听起来足够大气,还有些许江湖气的名字,和老挝接壤,海拔1203米,这里的生态环境良好,地下矿物质丰富,说都是甜的。刮风寨有50平方的原始森林中生长的古树,其中绝大部分是没有经过矮化的,都分布在国有林当中。

刮风寨古树茶茶入其名,入口冲击力强如大风过境,水路柔滑细腻中藏着强劲却内敛的茶气,甜醇中含天然浓郁的蜜香,苦涩而含蓄,喉韵绵延悠长。尤以后期变化之美见长,新茶初品甜味当先,喉韵深,香气足,后期变化汤水厚实,滋味饱满,苦底和涩味退去,陈香之韵渐出,后期陈化之王。

老梁说讲茶(易武的七村八寨)(6)

从老班章,易武麻黑,易武刮风寨中评定出,总分最高的“刮风寨”。

瑶族丁家寨,瑶族丁家寨又分为上寨和下寨,位于易武到曼腊的老路上,这条山路也是曾经易武往江城方向茶马古道的的一段。著名的弯弓茶大部分便是由瑶族丁家寨采摘制作,弯弓是茶园的名字,丁家寨是寨子名,丁家寨是近几年的茶叶集散中心,作为国有林的弯弓茶这几年风头正劲,价格高,古树品质也是很高的,

丁家寨普洱茶叶片较长,条索匀整,粗壮,茶面油润,显毫,冲泡后香气高扬,纯正,易武山韵味非常明显,花香浓郁,香气持久,汤色金黄透亮,茶汤细腻,滋味醇厚,茶气柔而刚,韵味悠长,入口生津,回甘快速,叶底肥嫩厚实、耐泡,丁家寨的山头韵还算明显,汤色蜜黄透亮,基本无水汽味道,口腔留存度不错,甜蜜感保留时间较长,是易武茶区中难得的极品。

爱茶之人难求之茶,遇上了可一定要细细品味再分享哦。

汉族丁家寨在张家湾旁,即老丁家寨,与瑶族丁家寨相区别,老到300年的岁月,溯源至石屏。先辈因为原先居住的地方交通不便,所以他们从山上搬迁下来、选址在这里,寨子依山势而兴建、扩张,道路极窄,坡也很陡,且弯多,或许是这个原因,汉族丁家寨的规模并不大,仅有38户人家。可是,即使这样挤一挤,也挤出了一个在普洱茶行业大名鼎鼎的寨子。丁家寨汉族寨茶园——香椿林和一扇磨,香椿林茶友不太熟悉,一扇磨这几年倒是名声在外,这两个古茶园片区是古六大茶山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人工栽培古树茶片区之一。

丁家寨古树茶条索匀整,粗壮,茶面油润,显毫,冲泡后香气高扬,纯正,山韵味非常明显,入口醇和柔滑,生津、回甘快速,汤色蜜黄透亮,甜蜜感保留时间较长,口腔留存度不错。总体来讲茶气劲足,茶质稠厚稳重,叶底柔韧俊秀,十分耐泡。

老梁说讲茶(易武的七村八寨)(7)

旧庙,旧庙寨和新寨两寨相距3公里,是同一种民族,相同的茶文化传承,相邻的茶园,相同的制作工艺,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制茶人的心情和技术。

旧庙寨古树茶茶叶条索匀整,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饱满,茶汤有厚重感,品后润口,香气偏厚重。

新寨,虽然名字比较“新”,但新寨其实是易武茶区最古老的一个少数民族寨子,在当地他们自称“本族”,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新寨少数民族的祖先是最早发现并种植普洱茶的“濮人”,他们对茶叶的态度始终保持着尊重敬畏,直到现在每年春茶开采前,村民会在祭师的带领下举行隆重的祭茶祖仪式。

新寨古树茶叶条索匀整,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饱满,水浸出物含量高,茶多酚含量则相对较低,水溶性糖和氨基酸的比例较高,因而茶汤的刺激性较低,甜味明显,滋味柔和,刚接触普洱的人更容易接受。茶汤有厚重感,口中很甜润,吞咽后舌面有涩感,涩感能慢慢化开,舌尖回甘迅速均匀,口腔有清凉感,体现为饱满而醇和,是普洱茶“至柔”之典型代表。新寨茶有个小小的缺点,香气不是特别显,但并不是没有,只是没有易武其它茶区那么高扬,它的香气是下沉的,杯底香不是特别明显,茶汤的甜度非常高,饱满丰润。

旧庙寨的茶和新寨极为相似,几乎分辨不出差别,但近几年普洱茶行情水涨船高,要想买到真正的旧庙茶,还得亲自去当地品尝。

老梁说讲茶(易武的七村八寨)(8)

倮德寨,易武乡一个产普洱茶的小产区。虽然知名度不是很高,但当地的自然环境保存得非常好。倮德寨地处偏远,乡村道路交通困难,经济发展落后。属于山区,隶属于倮德村委会行政村,是距离乡政府最远的一个村委会。咸丰年间以前,茶园东接曼乃,西部连接象明乡曼拱,均有普德土司辖管。因托德、整董及其倚邦土司彼此是亲戚,还有联姻,倮德土司更为“势大”。

倮德寨的茶外形非常漂亮,条索紧结,显油润,茶毫多且明显,这得益于当地茶农精湛的制茶技艺,香气滋味比普通的生普明显是要更优质。冲泡后,茶汤橙黄,蜜香型,滋味醇和,有回甘生津,香气纯正,香气较足,喝完茶后杯底留香味,滋味醇和,喝后回甘生津舒适。

曼洒位于勐腊先曼腊乡(2004年并入易武镇),东面与老挝交界,西南面与象明、易武乡毗邻,乡政府驻地曼腊距易武街31公里,距州府景洪市147公里。曼洒茶山包括曼乃、曼腊、曼洒等村委会,与易武茶山有着相似的发展历史。茶山起源于三国,明末清初以来,师屏县汉族“奔茶山”到达曼洒等地,大力发展茶叶生产,促进了茶山的繁荣。清代中期茶园面积达到1万多亩,茶叶产量达200多万吨。

曼洒村产的茶叶条索紧结、匀整、乌黑油亮。茶汤橙黄透亮、滋味醇和、回甘生津、香高、汤感细腻轻柔,茶汤喝到口中很快就化去,回甘生津较好。香气很柔,甜软,悠长的杯底香气持久、口感细腻、水路顺滑。

老梁说讲茶(易武的七村八寨)(9)

大寨,道光年间建立过关帝庙,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再次新建,如今庙宇已毁。不过,庙宇基台还是很完整,石块之间没有任何一点石灰,但却镶嵌得异常紧密,可见修建之精妙。光绪初年,大寨曾有二百多人家,摘茶时节茶多人多,异常热闹;民国初年,大寨开始有七八家茶号了。

大寨茶,茶芽毫显露肥壮,条索松紧适度,色泽乌润,汤色淡黄明亮,滋味甘醇,香气高显,叶底肥嫩完整柔软,整体协调性非常好,层次感极其丰富,茶气很足,稳定性好,比较耐泡,闷泡之后滋味并不明显加强,回甘迅速,生津快而丰,喉韵深沁。香气高扬。

老梁说讲茶(易武的七村八寨)(10)

易武是普洱茶源头地区,是云南著名的古茶区,种植茶叶的历史至少有1000多年,易武茶山包括易武正山、慢撒茶山、曼腊茶山在内,面积约750平方公里,为古六大茶山中最大的茶山。易武是著名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也是普洱茶老茶“号级茶”的发源地。“六大茶山,易武占一山半”,易武茶山的面积在六大茶山中居于首位。易武普洱茶素有“香扬水柔,刚柔并济”的美誉,易武茶是典型的大叶种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