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来之则安之怎么反驳(老话说得好既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的本意是既然来了,就要使他们安顿下来,后来也用于表示既然来了,就要安心在这里待下去之意。此俗语出自《论语 季氏》。

孔子不同意季康攻打颛臾,而冉有和季路都是季康的家臣。冉有和季路替自己辩护说:“老师啊,攻打颛臾可不是我们的主意,季康大夫非要攻打,与我们何干?”

既来之则安之怎么反驳(老话说得好既来之)(1)

孔子摇了摇头,说:“冉有,你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作为季康大夫的家臣,他要做错事,你不去帮他避免,还有什么用呢?关在笼子的老虎、犀牛闯了出来,难道说看守没有责任?收藏在匣子里面的龟板、玉石破损、残缺了,能说保管人员没有责任吗?你们两个现在作为季康的家臣,充当的就是看守和保管的角色呀!”

冉有被训斥了一顿,被迫说出了心里话:“老师,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颛臾挨着季康的领地,如果季康大夫现在不去夺取它,将来会后患无穷啊!”

孔子听了冉有的无理狡辩,很是生气,严肃地对冉有说:“如果远方的百姓来投奔自己了,就要通过各种办法使他们安定下来,这才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你们反而帮助季康谋划攻打颛臾,制造混乱,真是没有道理!”

(本文摘自团结出版社《老话说得好》,江涛编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